华声在线2月26日讯(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贺佳)2月25日,省委书记杜家毫来到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慈利县、永定区,调研检查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谢建辉参加调研检查。
【坚决打赢打好小水电整治这场硬仗】
2月25日下午,省委书记杜家毫考察江垭水电站。
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在湖南开展环保督察时,指出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不到位,存在非法采砂和违规水电项目等环境违法违规行动。25日下午,杜家毫来到江垭水电站,实地调研水库防洪排涝、蓄洪灌溉、发电等功能,督导检查大鲵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
截至目前,该市涉大鲵保护区的29个采砂项目已全部取缔关闭;拆除网箱25.37万平方米、拦网31.77万平方米;34个水电站关闭退出,拆除发电设备43台套。杜家毫说,做到“两个维护”,必须知行合一。抓好大鲵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既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各级领导干部是否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主动担当作为,变“要我改”为“我要改”,以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契机,抓住国家电网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的机遇,打一场小水电整治的硬仗,对不具备防洪灌溉功能、不承担饮水安全职责的小水电站一律关闭退出,切实保障当地群众用电稳定安全,更好地恢复大鲵栖息环境。
【一定要把大鲵保护好】
2月25日下午,杜家毫在白虎堂溪放流大鲵。
大鲵又名娃娃鱼,其在地球上活动的历史可追溯到3亿5千万年以前,有“活化石”之称。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首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的设立,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周边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科考调查数据显示,大鲵野生资源由2008年的2000尾左右,增加到2013年的一万尾左右,呈稳定增长态势;设在保护区内的湖南省大鲵救护中心已累计迁地保护野生大鲵及其子一代3万余尾,成为全国最大的大鲵野生种质资源基因库。
25日下午,杜家毫一行来到武陵源区文风村白虎堂溪,实地考察大鲵保护区缓冲区原生环境,并人工放流了多尾大鲵。在湖南省大鲵救护中心,杜家毫详细了解野生大鲵救护、生存分布、人工繁育等情况。他叮嘱当地和救护中心负责同志,一定要把大鲵这个珍稀物种保护好,加强对野生大鲵出苗点的生态保护治理,争取把大鲵救护中心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大鲵繁育、科普、培训、保护基地。
【加快向现代旅游城市迈进】
2月25日下午,杜家毫听取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情况汇报。以上图片均为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罗新国 摄
调研中,杜家毫充分肯定张家界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他说,当前,张家界的道路更畅通了,环境更优美了,产业基础更雄厚了,人气也更旺盛了,要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理念贯穿城市建设发展全过程,把工作重心从“硬化、绿化”等硬件建设转到“美化、净化”等软件提升上来,更加注重细节管理,提升城市品质,朝着打造现代旅游城市的目标加快迈进。要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村民住宅规划建设管理,加大污水和垃圾治理力度,让民俗风貌更好地融入山水风光。要发扬斗争精神,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着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贺佳
编辑:廖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