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横市镇云山村生态宜居产业兴旺,带着山野味道的有机蔬菜远销海外
香港人也爱吃这把红菜薹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禹 通讯员 谈宇
春暖花开时节,各色小菜争先恐后地上了人们的餐桌,其中鲜嫩的菜薹最为可口诱人。“嗞啦——”一声猪油爆响,经由厨房大师傅的翻炒,一盘脆生生、油亮亮的红菜薹顷刻端上了桌。记者近日就在宁乡横市镇的一家路边小店里,品尝到了春天的滋味。
“我们这儿的红菜薹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口感脆嫩爽滑,别说在长沙市场走得俏,在海外也是抢手货!”看到记者不停下箸,小店老板娘热情地为家乡做起了广告。原来,好吃的红菜薹出自横市镇云山村,一家企业去年流转了该村近800亩土地,专门出产优质的菜薹、菜心,主要面向海外市场销售,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港澳地区。
怀揣着对美食源头的好奇心,记者在云山村党总支书记李秋良的指引下,来到萼林农业的蔬菜基地,只见大片大片黄色、白色、紫色的花,在平阔的田野中绵延无尽。正当记者被眼前的花海陶醉时,田野中传来一阵大婶子、小媳妇的欢笑声,原来是在基地里负责摘菜薹的当地农妇们。
“这些开花的菜地,实际上是摘完菜薹了的,准备等天气晴朗再翻耕。”一位姓喻的大婶告诉记者,不远处大片绿油油的菜地,才是她们的工作场地,每人一天能挣七八十元。记者注意到,农妇们人手一个菜篮子,三五成群来到菜地里,一边熟练麻利地采摘着肥实脆嫩的菜薹,一边大声地拉着家常。
混在一群摘菜薹的农妇当中,身为男性的谢友才有点“害羞”。今年63岁的谢友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为老婆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需要看护,他只能放弃外出打工的念头,可是一家老小穿衣吃饭的开销在哪里挣?在镇村负责人的介绍下,谢友才应聘到萼林农业,由于他原来就是种菜的一把好手,又懂得一些施肥治虫的技术,公司给他开出了一个月3500元的薪水。71岁的贫困户周水清身体硬朗,是五口之家当中唯一的健康人,她在基地负责除草、栽秧,一个月能拿到2000多元。
家门口就有活干,工资水平还不低,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记者了解到,目前有150多名村民在蔬菜基地打工,其中不少人是上了年纪的大娘、大婶,而像谢友才一样的贫困户有64户,占到全村140户贫困户的近一半。如今,萼林农业发放给村民的工资平均每个月有2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老弱村民、贫困户的就业和生计问题,500元/亩合计40万元的土地流转收入按时到账,还给村里带来了10多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村民也很淳朴善良。”萼林农业的邓老板告诉记者,2018年下半年,蔬菜基地出产了约38万公斤菜薹、菜心,经过精选、打包,每公斤批发价在10元以上,受到了海外消费者的青睐。
“现在云山村的特色农业种植,形成了有机蔬菜、优质烟叶、中药瓜蒌三大板块,今年将按照市场需求扩大种植面积。‘三驾马车’跑起来,村民口袋鼓起来!”李秋良信心满满地介绍。记者漫步在风景如画的村间小道,只见生态共养的稻虾基地、农旅结合的休闲农庄已在筹划建设,山坡荒地上种植了成片的椪柑、砂梨、水蜜桃等果树,深深呼吸一口被春雨滋润过的新鲜空气,仿佛能够闻到丰收季节时的瓜果飘香。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张禹
编辑:向宏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