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小“飞雁”能筑巢——记娄底市公安局人事科科长孟飞雁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俊 编辑:李晓玲 2019-04-08 10:07:21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日报记者 周俊

见习记者 邹娜妮 通讯员 王志强

不施粉黛,警服笔挺合身。4月2日,孟飞雁同往常一样穿着一双旧运动鞋,第一个到达办公室。因为个子小,身型偏瘦,她一坐下来便被电脑显示器挡住。这位“拼命女郎”,又开始以饱满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天。

从警18年,娄底市公安局人事科科长孟飞雁衔泥筑巢,始终用“情”坚守在组织工作上。一项项加强组织管理的新举措、一个个选拔任用的大任务、一桩桩关爱干部的暖心事,孟飞雁用小小的身躯彰显着一名组工干部的担当作为。

“创意达人”情怀深

娄底是全省万人警力比最低的市州,解决警力紧缺问题是迫在眉睫的大事。

孟飞雁看在眼里,急在心头。2008年,在编制无法增加的情况下,她带领全科室人员首创编制警务动态管理微改革,使全市公安局的编制在全局总量范围内跨警种、跨层级调控。

“鸡蛋总量不变,哪个篮子需要更多蛋糕,就从另外的篮子里‘借用’过来,从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达到效果最大化。”孟飞雁用通俗的语言向记者解释道。

近年来,在警务动态管理微改革的驱动下,娄底市公安局为娄星分局调剂政法专项编制,面向全国公开选调民警36名;调剂分局专项编制,引进DNA检验、射击、散打、搜排爆等专业人才101名;选调具有丰富办案经验的业务尖子20人,充实到经侦、刑侦、治安等实战部门;调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4名,倾斜到网技、情报、科信等警种急需岗位。

该项微改革有效弥补了警力的不足,有力强化了实战第一线,在全省公安机关“微改革、微创新”比赛中摘得银奖,并在全省公安系统推广实施。

善于创新,是孟飞雁的标签之一。为了规范管理全市警务辅助人员,她主动起草《娄底市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办法》,与团队反复修改完善后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使娄底的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有章可循。该办法也是全省第一个管理警务辅助人员的规范性文件。

“女版包公”不徇私

不化妆、不穿高跟鞋,工作时表情严肃,加上常常把头发随意盘在脑后,她被同事笑称为“女版包公”。

被称为“包公”,更是因为她“眼睛里容不得沙子”。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方方面面的“打招呼”,她从不含糊。

2012年,娄底市公安局进行干部人事调整。方案明确,任何一个岗位都需3人以上报名,否则取消竞聘。

孟飞雁的丈夫易旭辉作为信息技术的骨干民警,是竞选信息通信科科长的有力人选。谁曾想,因为易旭辉业务能力太强,所有可以竞聘这个岗位的人都选择了其他岗位,避免与他竞争。最终,报名竞聘人员不够数量,她丈夫也因此“落榜”。

而孟飞雁正是方案的执行者,在整个人事调整过程,她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秉公处理。事后同事问她是否后悔,她笑着说:“严守纪律是做好组织工作的根本保证。再说了,我老公技术过硬,组织不会埋没他的。”果然,在之后的一次竞聘中,易旭辉成功竞聘信息通信科科长。

从事公开招录16年,孟飞雁从未发生过因把关不严、操作不当或自办“人情”案等造成上访、信访事件。

“拼命三郎”甘奉献

2016年,36岁的孟飞雁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二个宝宝。

时值暑期公开招考民警,孟飞雁挺着6个月大的孕肚,在办公室和体测现场来回奔波,仍和平常一样加班加点。

领导关心她,要她休息几天。她只休息了半天,第二天早上又第一个走进办公室。

孩子生下来,坐完月子还不到一个月,孟飞雁为了给一名民警落实工伤评定,回到办公室先后赶制了多份文件,交给刑侦支队。

“产假休完了?”见到她时,支队政委袁小玲一脸惊讶。

“还没呢,送完文件我就回去休息。”她笑起来,一溜烟小跑至下一个房间。

“警察是特殊职业,受伤几率很高,我们组工干部多做点,一线民警心里才踏实。”这只“小飞雁”把每名同志都装进了心里。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俊

编辑:李晓玲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