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助力孟加拉国考古取得重大突破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龙文泱 编辑:李晓玲 2019-04-09 11:45:00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首次海外考古合作,助力孟加拉国考古取得重大突破

——千年古城“走出”传说

纳提什瓦遗址中的神殿。(资料图片) 贾英杰 摄

湖南日报记者 龙文泱 通讯员 陈琳玲

受孟加拉国邀请,从2014年底开始,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孟方考古专家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国的毗诃罗普尔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这座原本仅存在于文献和传说中的孟加拉国三朝古都终于“走”进现实。发掘成果表明,该遗址是南亚次大陆最后一个佛教中心,在全球范围内都比较罕见。

作为我国首批进行海外考古援助的考古机构,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了人才、技术、设备、经费等全方位的支持,不仅帮孟加拉国考古工作实现了重大突破,也让中国考古学的理论、方法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同。

4月8日,从孟加拉国回到家乡不久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专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湖南首次海外考古取得重大成就

“孟加拉国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和中国乃至湖南都有紧密的文化联系。”中方考古队领队柴焕波研究员介绍,孟加拉国是佛教的重要发源地,玄奘西天取经,曾到访此地。明朝政府曾在该国的吉大港设立官厂,作为郑和船队的基地。出生于毗诃罗普尔的佛教大师阿底峡是西藏后弘期佛教的开山祖师。湖南楚汉墓葬的出土文物中,常见的琉璃珠、蚀花肉红石髓珠等物品,也经常在孟加拉国被发现。孟加拉国出土的陶瓷,有一些是湖南生产的。

负责城址调查的李意愿副研究员告诉记者,联合考古队发掘出寺庙建筑、佛塔、道路、排水设施等大量遗迹,出土了大量陶器,初步厘清了遗址的历史沿革。在最近一次考古发掘中(2018年12月至今年1月),探明了毗诃罗普尔古城的范围(护城河的发现)、城内文化遗存的分布及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布局等情况。

“从全球范围看,发现这个级别的大遗址实属罕见。它使毗诃罗普尔古城作为孟加拉国三朝古都的推测得到证实;深埋于地下的遗迹本身体现了宗教建筑的变迁,具有佛教文明的普遍价值;古城作为阿底峡的故乡,在中孟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柴焕波认为,这些重大主题联系在一起,使遗址充分具备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

中国考古学理论方法赢得国际同行认同

在孟加拉国考古,困难和压力比在国内大许多。

考古队成员莫林恒副研究员说,孟加拉国的社会环境不是很安定,外国人容易成为恐怖袭击目标。“中国大使馆时刻关注我们的安全,孟加拉国的合作伙伴把我们当作家人一样保护,让我们安心了许多。”

考古工地的食宿条件不好,没有干净的自来水。湿热的环境蚊虫很多,有一次,李意愿被咬得浑身是包,又奇痒难忍,他把自己抓得满身都是血。

“对于考古人来说,这些都可以适应。”莫林恒和李意愿坦言,“让我们压力巨大的是,经费有限,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出最大的成果?”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专家们发挥中国考古工作者擅长地层学、类型学研究方法的优势,利用现代技术装备和高科技考古手段,一步步实现突破。

受到理念和技术限制,孟加拉国一两年仅能发掘遗址面积一两百平方米。差不多的时间段里,中孟联合考古队发掘遗址面积达到一两千平方米。

在纳提什瓦发掘区揭露出一组塔院和僧院的综合体,其中神殿2号形态独特,在孟加拉国尚属首次发现;晚期遗存则是以一座十字形中心神殿为主体的金刚乘建筑。它们反映了佛教建筑的重要变迁,遗存的完整性和叠压关系的清晰性为南亚次大陆佛教考古提供了重要标尺。

纳提什瓦发掘区的地层中出土了中国瓷片,它们具有明确的地层关系,联合考古队据此初步建立了陶器年代学序列,填补了孟加拉国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今年4月,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即将完成,这将是孟加拉国有史以来第3部考古专刊报告。

……

“通过实践,中国考古学的理论、方法得到了孟加拉国和国际同行的认同。”柴焕波介绍,经过近5年的合作,孟加拉国从最初的寻求资金支持,逐渐变成了对工作方法和学术研究的重视,投入了大量资金。最新版的《孟加拉国史》中,吸收了中孟联合考古发掘的前沿成果。古城中,纳提什瓦发掘区遗迹体量极为壮观,具备了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良好条件。孟加拉国希望中国支持考古遗址公园和博物馆的建设,将该地打造成当地民众的休闲场所和外国游客的观光目的地、中孟友谊的又一里程碑。

莫林恒透露,受越南方面邀请,今年4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专家将赴越南,中日越三国合作发掘当地一处汉代遗址。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龙文泱

编辑:李晓玲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