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春光明媚,站上湖南省长沙县第一高楼——小天城的天台极目远眺,惊叹于眼前的风景:往东,一架接一架飞机在黄花国际机场起落,两年时间,这里打造出一座新城——40平方公里的临空经济示范区;往南,连片的白墙蓝顶标准厂房,是上汽大众的生产基地,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生产线,每60秒就能下线一辆汽车,年产值突破300亿元;往西,浏阳河蜿蜒而来,流经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在梨古镇转身后留下一湾风情;往北,6000余亩淡蓝色水面的松雅湖波光粼粼,折射出“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温度和质感。
40年来,长沙县从一个有县无城、封闭落后的农业县,一路进入全国百强、十强。2018年,长沙县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全国排名第五、中西部排名第一。改革开放为长沙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乡村在变
开慧镇葛家山村的刘爱前正在自家的小院子里晒太阳,聊起现在的好日子,她爽朗地笑了。她家的3亩田流转给了葛家山村委会土地合作社,由金山粮油股份有限公司种植。
40年前,长沙县开慧公社竹山大队张家塝生产队,在湖南第一个实行“包干到户”,成为湖南的“小岗村”。刘爱前作为生产队妇女主任,参与了23户人家发起的“包干到户”。那一年,大家第一次吃上了饱饭,家里也第一次有了余粮。
郁郁葱葱的山林果园、白墙灰檐的农家庭院、美丽干净的乡间油路、业态丰富的民俗商业街……在果园镇浔龙河村穿行,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幅不同寻常的秀美乡村画卷。2009年,从浔龙河村走出去的企业家柳中辉,踏上回乡创业之路。全村605户居民,他一户一户地上门走访,听取各方意见。经过几十次方案修改,村民们达成共识,放弃原来分散居住的房子和土地,进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如今,村民集中安置,按照“前临街道,下有门面,后有院子,旁有菜地”的设计方案分得新房,实现水、电、路、气、网的全方位配套。“城镇化的乡村,乡村式的城镇”,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声名鹊起,吸引投资高达22亿元。
变民宿资源为资产,变农民为合伙人。开慧镇锡福村在原村支书黄茂存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成功尝试。锡福村引进长沙慧润乡村酒店管理公司,采用“村委会+企业+农户”的新型公司化运作模式,发展民宿产业。营业以来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营收近千万元,收入按村委会10%、企业30%、农户60%的比例进行分配。集体增收,农民致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今天的长沙县,组组通公路,村村通公交。教育、看病、养老等城乡之间的差别正在不断消弭。农产品加工值过百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幅10%以上,突破3万元。
产业在变
机器人在流水线上高速运作,收放自如;工人们衣着干干净净,在电脑显示屏前人机对话;庞大的物流系统自动取件、发货……这是记者在博世长沙生产车间里见到的场景。从数据采集、过程控制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博世长沙工业4.0示范项目展示了智能制造的魅力,也成为长沙县汽车产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的一个缩影。
1984年,原梅花公社的农民章端祥和本村17名农民兄弟,每人集资1000元,在公社的一个小林场创办了长沙同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前身——梅花车身厂。通过技术研发,次年公司组装潭洲牌客货两用车,成为当时红极一时的农用车。接力梅花汽车,2001年,猎豹汽车从湖南永州搬迁到长沙,2002年就在长沙县投资20亿元,建设了具有冲压、涂装、焊装、总装四大工艺的整车生产基地……2012年之前,长沙县已经成为国内拥有最完整车系制造能力的地区之一。
抢抓汽车产业由沿海向内陆转移的机遇,长沙县依托经开区和长期积累的人才、技术基础,在近20年内先后吸引了沿海发达地区以及国外转移来的广汽三菱、上汽大众、博世汽车等一大批知名汽车企业,长沙县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进入快速、优质发展时期,并率先成为全县第一个千亿元级产业。
工程机械产业的发展也同样如此。20世纪末,长沙县开始布局装备制造业。三一集团从科研起步,一步步成长为世界工程机械领域掌握话语权的明星企业。通过支持三一重工、山河智能、中联重科等企业整合资源,开发高端产品,完善和延伸产业链,开拓海外市场,2018年长沙县工程机械产业产值也成功突破千亿元。
以点带面,集群发展。依托蓝思科技、国科微电子、纽曼科技、维胜科技等企业着力拉升智能终端的上游链条,快速壮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有望成为长沙县第三个千亿元级产业。
理念在变
中部内陆县,靠什么弥补开放短板?
2016年,黄花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通航127个国内外城市,开通航线210条,进入全国大型繁忙机场行列;2017年3月,黄花机场迈入“双跑道”时代,年旅客吞吐量达2376万人次。
“不靠海、不沿边,走向世界靠蓝天。”2017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三级协同发力的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规划范围为130平方公里,核心区40平方公里。仅仅两年,依托黄花国际机场,一个融空港、产业、城居为一体的临空经济发展区横空出世。
目前,已引进厦门航空、圆通速递、联通数字阅读基地、百联奥特莱斯购物广场等航空服务、物流、高端服务业领域重大项目29个,总投资达400亿元。仅仅一年,黄花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注册企业已达196家,运营投产70多家。2017年,完成进出口报关11.9亿美元,实现进出口额7.69亿美元,仅用半年时间跃居全省7个海关特殊监管区第二。从一座机场到一座新城,交通优势变成了产业优势,改写了全省产业布局。
为更好地使“软环境”服务于经济发展“硬实力”提升,长沙县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改革创新,也层出不穷——
2016年,湖南省首个行政执法局在长沙县成立,原本分散在23个不同行政机关的1600多项行政执法权统一收编、统一执法。从“九龙治水”到“一顶帽子管全盘”,这个开全省先河的部门,自成立以来的3年时间里,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被撤销或行政诉讼败诉案。
长沙县法院推行的“三分式”审理模式,为法官、当事人和律师节省了大量诉讼时间和成本,有效缓解了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难题。
全县85%以上的审批服务事项网上能办,所有面向个人的事项就近能办,复杂事项一次办成;将园区行政审批时限全部压缩至法定时限的三分之二以内,工商登记全面实行即时办理……
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沈裕谋说:“发展理念的大跨越,源于长沙县县域经济的拾级而上、稳健跨越。这既是一份自信,也是一份情怀。”
(本报记者 龙军 禹爱华)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龙军 禹爱华
编辑:向宏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