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赋能,“智”花绽放
——看邵东如何推进产业升级
6月15日,湖南东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将一批发往非洲的产品,装上货柜车。这家公司每天发出七八辆货柜车,产品销往多个国家。公司副总经理白家宝告诉记者,公司产品95%出口。
据了解,东亿电气自2015年开始进行生产线智能化改造,人工成本大幅下降,产品品质大幅提升,销售业绩年增长保持在30%以上。智能化改造,给企业注入了新活力。
6月15日至19日,记者在邵东县蹲点,处处感受到浓厚的“创新”气氛,新产品、新技术、新园区、新思路、新市场……产业升级正在快速改变着这个传统的“商贸之县”。去年,该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172.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11.4%,增速均居全省第一。
老产业新活力
在东亿电气焊接车间,记者看到,焊接机高速运转,整个车间20人完成了以往160人干的活。目前,该公司所有车间都完成了智能化改造,人工减少80%,效率提升8倍。
同样的智能化改造也发生在五金行业。在东方神鹰工具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铆钉机为老虎钳钻孔,每小时能完成800把,比以往人工钻孔快了一倍,而且质量稳定。2017年,该公司经过“智能化变装”后,63道工序精简为27道,生产效率提高35%,产值增长54.2%。
邵东素有“百工之乡”的美誉,小五金、打火机、箱包皮具等传统产业闻名全国乃至世界。但长期以来,存在散、乱、差问题,影响其进一步做大做强。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机器换人”,为邵东传统产业带来了新活力。目前,邵东打火机、箱包、五金等传统产业有100家企业完成了智能化改造。
除了生产环节智能化改造,新技术运用也带来了产品升级换代,带动邵东传统产业走向高端。在龙哥箱包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一款黑色拉杆箱,只要按一下按钮,摄像头可以记住主人的样子,箱体就会自动跟随主人移动。公司总经理王燕介绍,这款箱子计划售卖价格在5000元以上。箱子的材质并没有变化,能定这么高的价,主要在于其科技含量高。
在环兴打火机公司,销售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一款耐高温打火机。以前,他们生产的打火机只能耐60摄氏度高温,每只利润仅0.02元。运用新材料进行改良后,现在可耐90摄氏度高温,每只利润提高5倍以上。
新园区新平台
6月18日,朝阳初露。邵东绿汀大道两侧,一个个特色园区排布,厂房林立。
在隆源中小企业创业园湖南醇龙箱包皮具有限公司厂房里,物料整齐,生产忙碌。公司总经理李刚清告诉记者,以前公司租赁民房生产,场地狭窄,管理混乱,主要代加工低档产品。2018年3月,公司搬迁入园,厂区面积近7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便于现代化管理。品质提升带来了市场拓展,现在公司有了自己的品牌,迪斯尼、小米、阿迪达斯等客商的订单纷至沓来,年产值翻番。在隆源中小企业创业园,像醇龙箱包这样的企业超过30家。
近年来,邵东县政府一方面引导个体户转变为法人企业、规模企业,让小老板变为企业家,鼓励行业规模化发展;另一方面,建设特色产业园,引导企业集聚化发展。去年,全县“个转企”6000余家,新增规模企业122家,遍地小作坊的现象得到彻底改变。
目前,邵东县已形成以生态产业园特别是湘商产业园为核心,周官桥、流泽、团山打火机工业园及黑田铺印刷工业园、仙槎桥五金工业园、廉桥医药工业园为支撑的园区发展骨架。产业园区成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承接产业转移重要平台,邵东经济走向集群化、产业链式发展。
新产业新未来
在邵东湘商产业园,一栋船头形状的全落地窗写字楼引人注目。这里是邵东智能制造研究院。
走进邵东智能制造研究院,各类新设备亮眼。在3D打印中心,各种模型琳琅满目。在新建成的快速制造共享工厂,一款华为5G配件正在加工。研究院副院长刘朋飞告诉记者,该院相当于一个孵化工厂,既帮助政府招商,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又帮助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转型升级。目前,研究院已申请专利200余项,形成技术解决方案50余套,引进了科硕泰、二郎神、霞客乐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
为了形成新兴产业产业链,邵东正在建设电子信息科技园,将打造电子信息上下游产业链园,招引3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入驻。目前,引进了显创光电、群辉光电、群创科技、普菲科技、英联科技、晶博科技等8家企业,其中5家已投产,主要研发生产销售玻璃盖板、玻璃钢化膜、智能手机触摸屏及显示屏等,为华为、OPPO等知名企业配套服务,可日产2万片玻璃盖板、5万片玻璃铜化膜、1万片功能片。3至5年内,园内电子信息产业年产值可望突破100亿元。
去年,邵东纳入统计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20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4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35%,占比分别比2016年、2017年增长13.44、4个百分点。(记者 肖祖华 通讯员 邓星照 唐冉)
■蹲点感言:
邵商的未来是邵东的未来
肖祖华
在邵东蹲点期间,记者感受最深的是:邵东商人集体回归,造就了产业升级。
在邵东招商引资项目中,90%来自回乡邵东商人;产业园区均由回乡邵东商人所建;邵东智能制造研究院、锐科机器人等作为邵东产业升级的“动力源”,也是由邵东商人建设的。
“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40万邵东籍商人,是邵东最大的资源宝库。凭借这一优势,在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产业配套前提下,如何更好吸引邵商回流,是邵东发展经济的关键。可以这么说,邵商的未来就是邵东的未来。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