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日报丨湖南与非洲,文教深度交流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周震 2019-06-24 07:43:29
时刻新闻
—分享—

1.书、书店、教育模式

出版湘军走进非洲

6月的摩洛哥首都拉巴特,一到夜晚,位于穆莱伊斯梅尔哈桑大街50号的星空书店格外璀璨夺目。这家于2019年3月27日开业的高品质体验书店,由天舟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人民天舟(北京)出版有限公司全资开办,其浓郁的中国文化氛围每天都吸引着当地人相约前来。

走进星空书店,350平方米的空间空灵典雅,人们在这里可找到当前中国优秀的出版物以及专门为摩洛哥读者挑选的阿语、法语本土畅销书。除了书,还能品鉴中国茶文化和中国现当代艺术品。书店还经常邀请中国和摩洛哥的作家、艺术家、文化学者来进行文化交流和阅读分享。

其实,早在星空书店落地摩洛哥前,人民天舟(北京)出版有限公司就在摩洛哥和阿联酋设立了两家海外公司,出版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屠呦呦传》《中国传统节日》等40余种外文图书,多次亮相卡萨布兰卡书展、阿布扎比书展。在卡萨布兰卡哈桑二世清真寺和摩洛哥国家图书馆举办的“艺术中国”主题展和“湖湘风华·湖南书画展”也广受当地欢迎。

书和书店走进了非洲,但出版湘军最引以为豪的是中南传媒首创了教育援非的“南苏丹模式”。南苏丹教育部部长约翰·盖·尤阿盛赞,“援南苏丹教育技术援助项目”已在当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红太阳升起的湖南,给南苏丹带来了曙光。

自2017年1月,中南传媒正式实施商务部“援南苏丹教育技术援助项目”,组织专家为南苏丹撰写教育顶层报告,帮助南苏丹制定教育发展的长远规划,缩短了摸索周期。分3批培训了200名教师及教育管理者,编写了南苏丹小学一年级数学、英语、科学教材,印刷了130.3万册教材教辅,缓解了当地教材严重短缺的压力。开发了教育监测预评估系统,建设了ICT培训中心,让南苏丹当地教师培训搭乘上信息化的国际快车。在南苏丹的国土上,现有10万师生用的是中南传媒编写或印刷发行的上百万册教材。

中南传媒开拓创新,将进一步设计好、规划好服务于非洲其他国家的系统性教育技术合作开发项目。

2.歌舞、节目、动画片

湖南演艺快乐非洲

你也许想不到,湖南童话作家汤素兰创作的憨厚可爱、聪明善良的“笨狼”,竟俘获了远隔万里的非洲孩子的心。自湖南少儿出版社出品的36集动画片《笨狼和他的小伙伴》2018年6月登陆非洲以来,已在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马达加斯加、中非、莫桑比克等16个国家播出,还有20多个非洲国家签了播出协议。

非洲人民不仅喜欢湖南的动画片,还喜欢湖南的歌舞杂技和民间艺术。自2010年起,湖南的艺术团体越来越频繁地走进非洲。2014年炎夏,湖南民乐团、湖南省湘剧院、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远赴贝宁和喀麦隆,唢呐独奏《正月十五闹花灯》、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湖南花鼓戏《补锅》、杂技《滚灯》、湘西打溜子《八哥洗澡》,惊艳了当地观众。2015年金秋,湖南电影展播、民俗表演亮相中国湖南-南非北开普省友好活动周。2016年春节,湖南综合艺术团赴非洲赤道几内亚、埃塞俄比亚、南非3个国家的4个城市参加“欢乐春节·锦绣潇湘”活动。原生态的民族歌舞受到当地媒体和民众的追捧,在南非莫塞尔湾“迪亚士国际艺术节”上,湖南姑娘们亮闪闪的银饰成了整条街的焦点。2017年2月,湖南省艺术职业学院综合艺术团赴突尼斯,横跨凯鲁万、杜兹、加贝斯、纳布尔、突尼斯5个城市。中国传统戏曲、舞蹈、中国杂技、中国民乐,让突尼斯人体验了中国春节的欢乐。

湖南卫视2002年创办的《汉语桥》节目也受到非洲青年的青睐,每届他们都踊跃参加。2019年5月3日,第十八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加纳赛区决赛在阿克拉落下帷幕。加纳青年们表演的相声、腰鼓、剪纸、武术、快板、评书,像是一场专业的中国传统文化秀。湖南卫视的《花儿与少年3》2017年在纳米比亚拍摄期间,搭起了中纳双方在野生动物保护领域交流合作的桥梁。

3.广播、讲座、培训

文化摆渡者爱洒非洲

蒙罗维亚当地时间6月22日上午11时,利比里亚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教学栏目《空中汉语》节目准时在利国家广播电台开播。《空中汉语》是一档由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馆推动、利比里亚大学孔子学院承办的汉语教学专栏。从2016年4月9日开始,每周星期六播出,已坚持3年多了,影响面覆盖周边三国。栏目主播是来自长沙理工大学“文化摆渡者”们。

2008年,长沙理工大学在利比里亚大学创办了孔子学院,成为西非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从此,长沙理工大学“文化摆渡者”有了传播中国文化的舞台。11年来,该校“文化摆渡者”项目共选派出16位教师、32名学生赴利比里亚等非洲国家担任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在服务地开展汉语教学、中国文化教学、HSK(汉语水平考试)公益培训、汉语文化公益讲座和孔子学院人民汉语广播播音等工作。

2014年,埃博拉在利比里亚肆虐。即使是利方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的那段时间,“文化摆渡者”们每天都与当地学生和民众握手,不离不弃。2016年,利比里亚《鹦鹉报》在该国总统访华之前,曾以“中利关系再树丰碑”为题,用封面及内页整版报道了这群长沙理工大学的“文化摆渡者”的事迹。

如今,“文化摆渡者”在利比里亚打出了“五位一体”的汉语文化推广“组合拳”:课堂教学+HSK(汉语水平考试)公益培训+汉语文化公益讲座+孔子学院人民汉语广播+青年大学生跨国交流。

目前,在非洲,长沙理工大学利比里亚大学孔子学院、中南大学刚果金外交学院孔子学院、湘潭大学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孔子学院、湖南城市学院加纳海岸角大学孔子学院等4所孔子学院,让湖南文化在非洲生根开花结果。

4.学习、感悟、成长

千余留学生情倾湖南

2018年9月,来自多哥的莫松客在回国一年后,重返湖南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他说:“非常想念在湖南、在长沙理工大学的学习时光,还有机会再来深造,感到很幸运。”

2012年9月,莫松客作为长沙理工大学与中国路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培养的第三批留学生来到中国,2017年完成本科学习回国。

近5年来,长沙理工大学为非洲培养了375名国际学生,学生遍布南非、赤道几内亚、利比里亚等25个非洲国家,大部分国际学生已进入当地公司大型企业、中方投资公司、国际化公司上班,成为了本国土木、桥梁等基础建设的精英。

在中南大学,2016年至2018年,非洲国际学生占在校国际学生的比重高于35%。目前,共有475名非洲学生在校学习,近3年来,中南大学共计为非洲培养132名学历生。在湖南大学,目前共有非洲籍在读留学生198名,主要来自于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埃塞俄比亚、肯尼亚、中非共和国、塞拉利昂、马里、阿尔及利亚、南苏丹共和国等41个国家和地区,分布于全校16个院系、25个专业。2018年12月,湖南大学还成立了中非经贸研究中心,旨在创新中非经贸人才培养体系,助力中非经贸长期发展。

目前,湖南省高校共有在校非洲留学生1102人,分布在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14所高校;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6所高校与非洲高校签订合作协议;高职院校为在非企业员工开展境外培训,近3年累计培训4254人次,涉及卫生、水利、环境、道路运输、轨道交通、能源矿场、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领域。(记者 易禹琳 左丹通讯员 邓崛峰)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周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