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记者再走长征路|红军借据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华声在线 编辑:向宏鑫 2019-07-04 09:06:03
时刻新闻
—分享—

一张借据,装在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里,被深埋在灶台内壁里数十年。

“重见天日”后,香港收藏家愿出高价收藏,县档案馆得之视若珍宝。

这是一张什么借据,竟有如此力量?

6月28日,在汝城县档案馆,记者亲眼见到了这张借据的“真身”——一张土纸已经发黄,边缘部分已被虫蛀破损,毛笔字迹虽然颜色变淡了,但依旧清晰可辨。

↑6月27日,汝城县延寿瑶族乡官亨村胡氏宗祠,当地村民向记者介绍“红军借据”兑现的故事。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李健 摄

“这张借据的背后,是当年红军借粮的故事。”汝城县档案馆馆长何向阳的讲述,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85年前的长征岁月。

1934年11月,正值秋末,寒气初起。红军长征经过汝城延寿瑶族乡的官亨村时,不明真相的当地瑶民因为害怕,纷纷躲进了山里。

红军在村宗祠、学校旁自扎草棚,严令战士不得在农户家借宿,更不得私拿农户的一钱一物。东躲西藏的瑶民这才发现,红军根本不是国民党所宣传的那样,于是放心地回到瑶寨里,并想方设法帮助这支英勇仁义之师。

官亨村的胡氏宗祠,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斑驳的墙壁,见证着沧海桑田。走进宗祠,后人绘制的一幅彩画,描述了当地村民为红军筹粮的感人故事。

“由于几天没有吃东西,一些红军战士饿倒在地。村里德高望重的胡四德见状,当晚就招徕族人商讨如何帮助红军筹粮。”官亨村党支部书记胡炳灯打小就听老辈人讲过这个故事,“在胡四德的带领下,各家各户自发带着粮食家禽纷纷赶来,全村一下子筹集了105担稻谷、3头生猪、12只鸡,交到红军司务长叶祖令的手中。这在当时,相当于全村半年的口粮了。”

“正当红军在延寿休整之际,敌人追了上来,三面夹击红军。”汝城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傅选林介绍说,瑶民们自告奋勇,主动给红军带路,做担架抬伤兵、治疗伤员,在村宗祠、凉亭生火取暖做饭。在瑶民的帮助下,红军血战3天3夜后取得胜利,得以顺利通过延寿。

红军撤出向西转移时,叶祖令在村宗祠旁找到胡四德,恭敬地行了个军礼:“现在红军筹款非常困难,一时拿不出钱还清您的损失,报答您的大恩大德。我们实在欠您太多了!”他解开上衣军扣,从左胸褡布里拿出土纸,在祠堂桌子上蘸笔写了一张借据,并盖上印章,然后郑重交给胡四德,承诺革命胜利后一定兑现。

红军转移后,胡四德赶紧偷偷将借据藏了起来,一直到去世,连他的家人都不知道。直到1996年暮春,当胡家后人胡运海在老屋里敲掉老灶砌新灶时,突然发现老灶台的内壁有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打开之后,红军借据终于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

当时,一个香港收藏商得知后要高价购买,但胡运海谢绝了。他将此事层层上报,想要找到当时写借据的叶祖令。然而,令人悲伤的是,时年28岁的叶祖令早已在长征中英勇牺牲。

1997年5月17日,当地政府按照现价折款,向胡运海兑现1.5万元,兑现了叶祖令的承诺。随后,胡运海将其中1万余元捐献给村里的学校。

如今,这张借据的复印件,存放在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村“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每当人们走过,讲解员都会详细讲述借据背后这段感人的历史,传递延寿瑶民与红军的珍贵情谊。(记者 张斌 唐亚新 颜石敦)

【采访手记】

张斌

再次来到官亨村,多年前采访的一幕幕,再次回放在眼前,至今仍让我动容。

一张红军借据,被瑶民悄悄珍藏数十年。如果不热爱红军,借据或许早已消失不见;如果不是被人挖出,故事或许永远都只是秘密。虽然主人公都已不在,但一个承诺的最终兑现,演绎的是一段诚信传奇。

贫苦群众勒紧裤带筹集粮食,党委政府信守承诺兑现借据。这故事弥足珍贵,尽管岁月久远,却历久弥新,闪耀着精神的光辉,体现的是党和人民的珍贵情谊。它告诉我们,一分承诺,十分兑现,哪怕承诺再小,认真兑现方显诚信本色。

“一张借据,凝聚着瑶族同胞对共产党的信赖和浓浓的军民鱼水情。”在“半条被子”故事所在地的沙洲村专题陈列馆,从讲解员朱淑华的讲解词里,我听懂了这故事的真谛。无论是“半条被子”、还是“一张借据”,都蕴含了共产党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高尚精神,永远镌刻在人们心中的精神高地。

一诺千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艰难,尤其在当今,信守承诺的精神尤显珍贵。85年过去,当我们今天回首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时,油然而生一种无限的感慨:要让群众把你记在心里,不需要多么宏大的誓言,不需要多么惊天动地的举动,关心群众生活中的冷暖,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兑现好服务群众的承诺,才是收获民心、夯实基础的基石。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华声在线

编辑:向宏鑫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