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老股民亲历科创板“首映日”
收获首日红包仍心有不甘,纠结犹豫中还是一股未抛
7月22日上午9点30分许,伴随开市锣声的响起,首批25只科创板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科创板正式开市。 图/新华社
7月22日,周一,科创板正式开市。
老股民张先生在电脑前,亲历了科创板的“首映日”。
从刚开始的跳水,到一路劲升的狂欢,再到收盘时的温和回落,他纠结犹豫紧张了一天,还是一股未抛。他认为,“一倍的打新收益并不高,科创板新股还有戏”。
7月22日,科创板正式鸣锣开板,中国资本市场进入“科创板时代”。
首批25家科创板个股当天大幅飙升,最大涨幅超过400%。除了造就一大批新的亿万富翁之外,也给“中奖”的中签投资者们普发了红包。
不过,也许是受到“历史性时刻”的市场氛围影响,长沙“老口子”股民——股龄10余年的张先生,对待此次打新中签的科创板嘉元科技500股,格外慎重。
中签如同中大奖
“所有的机构、媒体异口同声,都讲这是‘历史性时刻’,所以我也打算好了,认真看回盘。”周一,自2015年股市暴跌后再没盯过盘的张先生,也在电脑前亲历了科创板的“首映日”。
25只科创股先是全线高开,平均涨幅一度达到141%。其中4只个股涨幅都在200%以上:安集科技以287%涨势领先,中微公司涨278%,澜起科技涨268%,心脉医疗涨207%。但很快板块展开跳水,涨幅超100%的个股迅速缩减至7只。张先生持有的嘉元科技,日涨幅最低甚至回落至30%左右。
“当时刚刚开市不足半小时,有些波动也正常。”经验老到的张先生根本不为所动。果不其然,跳水持续时间很短,10余分钟后,科创板个股开始进入“主升浪”。安集科技成为科创板的龙头股,其盘中2次临时停牌,11点不到,日涨幅已经达到惊人的520%。嘉元科技也是一路劲升,11点左右,日涨幅超过160%,股价达到75元。
“相较28.26元的发行价,中签500股,纯利已经有2.3万元。”张先生心里早就算好了账,但“不患寡而患不均”,看到安集科技等其他科创板个股的表现,张先生还是有些不平衡。
安集科技盘中最高暴涨520.6%,成为当日盘中涨幅最高的股票。而安集科技的中签者,中一签最高可赚逾10万元。
科创板首日平均涨幅约140%
11点过后,科创板开始转入温和回落。截至下午收盘,科创板25只股票涨幅最高的安集科技涨400.15%,涨幅最低的新光光电也涨84.22%。首批25只科创板股票首日平均涨幅约140%。
25家公司当日成交额合计逾480亿元,其中中国通号成交额97亿元。25家公司平均换手率约77%,其中安集科技换手率超过86%,值得关注的是,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平均市盈率约120倍。
全天表现来看,科创板成交额为485亿;而此前中信证券预计的成交范围在130—240亿。有5只百元股;最高市值为中国通号,达到1153亿;平均涨幅约为140%,超出创业板首日平均涨幅,其中安集科技涨幅最高。
嘉元科技收涨100.5%,其实张先生也曾多次动摇,打算出货。但总是心有不甘,几番纠结犹豫下,到收盘时,仍是一股未抛。不过,张先生并不气馁,其对科创板后市仍持乐观态度,“本来就没有第一天清仓的坚定打算,‘历史性时刻’总不至于真的只有一天吧,应该还会有持续性。况且,一倍的打新收益并不高,科创板新股还有戏。”
数据
科创板交易火爆远超机构预期
科创板25只个股周一正式挂牌交易,当天板块的交投情况相当火爆,无论日涨幅还是换手率,均远超之前机构预期。
针对科创板开板初期的活跃度分析,中信证券之前预计,科创板开板首日平均换手率在35%—65%,平均涨幅预计在20%以内。
从各家机构预测的价格来看,不少机构都给出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较高的估值,预期涨幅相对较高。以心脉医疗为例,公司发行价为46.23元/股,卖方机构预测价格为44.4~69.9元/股,以区间上限为计算,相对发行价格涨幅接近50%;睿创微纳发行价为20元/股,卖方机构预测价格为18.6~27.5元/股,以区间上限为计算,相对发行价格涨幅37.5%。
但截至午间收盘,科创板股票涨幅均超过了100%,合计成交近380亿元,多股盘中触发二次临停;N安集涨415%位居榜首,N通号市值突破千亿。科创板股票半日平均涨幅达到了159.65%,超过了此前券商预计的最大涨幅。
收盘统计,25只科创板股票首日平均涨幅约140%。
换手率方面,之前机构们也都持谨慎态度。中信证券指出,创业板开板相当于完全是散户参与的市场。而科创板首批公司机构占流通盘比重平均达到59.6%,机构相对理性的行为能够抑制市场炒作。此外,融券机制、新的报单机制和严格的异常交易监管都有助于抑制炒作。
而截至收盘,25家公司平均换手率约77%,其中安集科技换手率超过86%。
此外,多个统计数据也显示出投资者参与积极性很高。开盘约15分钟,首批25家上市公司合计成交额已经突破100亿大关;开盘约30分钟,成交额突破200亿;下午开盘30分钟内,成交额突破400亿。
分析
买方多是个人卖方多为机构
科创板首日实现开门红,但后市却似乎压力山大:盘后传来的消息,相较于中签小散的“惜售”,笃信价值投资的机构们当天则在全线清仓,逻辑很简单——估值太高。
龙虎榜卖方全是机构
当天的盘后数据显示,25只科创板个股龙虎榜卖方席位全是机构席位在抛售。与此同时,上交所还公布了科创板首日参与投资的投资者类型。数据显示,科创板股票的买入金额95%以上来自个人投资者,卖出金额中20%~30%来自个人投资者。
科创板首日超预期暴涨,显然让机构中签者喜出望外。
多名机构投资者强调“见好就收”。广州一家私募基金合伙人表示,“科创板打新策略就是在上市首日就择机抛出。”
华东一名机构投资者亦表示,其中签的三只科创板股票,在22日上午也已经全部卖掉。
甚至有机构在私募圈表示,中签标的涨幅很大,由于开盘价太高,高估相对明显,目前已全部获利了结,并且贴出了交易记录。
还有私募称,部分科技类企业确实不应以呆板的眼光去估值,但大多数企业在营收和净利润体量有限的情况下,市值就达到了百亿和千亿,在这个股价上去投资显然是失去安全边际的。
就连素来乐观的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也称,由于50万门槛的限制,科创板的投资者与主板创业板完全不同,是高净值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定义为半机构投资者市场或者是半成熟市场,这是全新的市场环境,值得好好研究,“首日波动非常剧烈,不宜过度追高,科创板也需要价值投资。”
有意思的是,上交所此前就曾呼吁市场机构,摒弃割韭菜的交易方式。基于企业基本面进行判断,理性投资。
警惕A股大盘“该涨不涨”
不过,省内一位资深机构人士认为,不能简单根据上述数据,就得出下跌结论,“机构也经常有‘匡瓢’的情况,相信22日买入盘应该较大背景是游资,而游资的市场运作能力是很强的。”
值得关注的是,该机构人士目前较为担心A股大盘。
虽然之前国金策略曾发表观点称,随着7月22日科创板的开通交易,制约市场风险偏好的“靴子落地”,如复盘创业板当时开通后的表现,板块“带动”效应大于其“分流”效应,由此预计A股短期内有望开启一轮超跌反攻行情。与此同时,其他因素同样有助于A股反弹行情的展开:“美联储降息”有利好全球金融资产价格的表现,拓展新兴市场货币政策空间,A股也将吸引更多北上资金流入。中长期来看,潜在制约A股反弹高度的风险点依旧存在,如A股企业盈利偏弱、A股产业资本减持等。
东北证券也指出,就市场而言,最近2至3周大概率是市场修复反弹的窗口期,以科创板上市为契机,市场存在修复反弹机会。
但是,22日,A股大盘却出现明显下跌。当天资金情绪较为谨慎,做多意愿不强。截至收盘,沪指跌1.27%;深成指跌1.15%;创指跌1.69%。
“22日A股走势,该涨不涨的特征较为明显,短期风险值得高度警惕。”
潇湘晨报记者 陈海钧 长沙报道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陈海钧
编辑:向宏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