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民网丨北高楼,南古街 长沙解放路的“两面生活”

来源:人民网 编辑:宋芳 2019-08-02 09:51:15
时刻新闻
—分享—

人民网长沙8月2日电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全国许多城市都有了这样一条路,名叫解放路。在这条路上,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

在长沙,同样有一条解放路,几十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们,眼看着解放路上发生大大小小的变化,也见证了历史的沉淀和时代的变迁。

回忆起那时的青春岁月,长沙的“老口子”们,仍有着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

20年前:解放路很短,但记忆很长

对长沙解放路上居住的老口子来说,路上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藏着他们珍贵的回忆。

“60、70年代,解放路很短,从黄兴路到柑子园,不到五百米长。”在长沙解放路附近,生活了快四十年的李崇学老人回忆。尽管路不长,但解放路位于长沙中心地带,因而一直以来都是最繁华的地方。

计划经济年代,想穿新衣服就得带上布匹去服装店找裁缝定做,李崇学还记得,“80年代,解放路上的九龙服装厂非常有名,是全长沙最好的服装店。我就在那儿做过一条裤子,那时候能在九龙做一套衣服,都是比较奢侈的。”

“我们年轻那会儿,解放路也是我们最喜欢逛的地方,尤其爱逛解放路西南边的妇女商店。”自1973年嫁到长沙,陶家瑜老人在这里度过青春,也见证解放路的改造和兴旺。

在那个电视机还是奢侈品的年代,看书是许多人消遣娱乐的方式之一。1982年,自从胡春华一家搬到复兴街后,在长沙电工模具厂当工人的他,闲暇时间就喜欢看书。“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我在解放路的书摊上,发现一本《射雕英雄传》,一看就被深深吸引了,那是我第一次看武侠小说。”

解放路两旁的树荫下,林意园老人仿佛还能看到当年自己学骑车的身影,“那时候我刚学自行车,从浏城桥上冲下来,不知道怎么刹车,就直接撞到了板车上。当时腿部受伤,过了大半年才好。”

“一百多年前,我爷爷一家从苏州到长沙坡子街开绸庄,就定居在了这里。”今年五十多岁的西牌楼小区居民谢安沙说,每次走到解放西路,都回忆起小时候的那些点点滴滴,总觉得很有乐趣。

“在我小时候,最喜欢去解放路边的小店买零食。”说起解放路上的小吃,谢安沙如数家珍,“记得小学搞春游的时候,大家都会在解放路上的饮食店买‘脚饼’,这家饮食店全长沙最有名,有好多外地人来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味道是真的好,只可惜现在都买不到喽!”

在土生土长的居民梁国钧的眼里,解放路的变化,真的是日新月异。“解放西路前身最开始就只是五六米的小道,而且地势较高,但两边的房屋都处在下坡位置,每逢下雨,我家里都会渗水。直到二十年后,解放路拉宽拉长了,地势也平坦了,我家里的环境也改善了。”

“这些年,很多街道都改名了,甚至消失了,许多住户也都拆迁了。”尽管当年的路口小巷已成回忆,但梁老始终觉得,路越修越好,幸福感也越来越强。

70年来:解放路变了,但感情不变

“解放路的变迁就是长沙一个城市变迁的缩影。”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长沙市地名委员会专家库成员陈先枢老先生介绍道,“解放路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

老解放路在明代系“城中城”吉藩府南门外的一条护城河。清初,藩府毁弃,这条护城河便填平成了街道,因河上原有3座青石砌的桥,故街以“青石’名之,司门口至登隆街口称“青石街”,登隆街口至柑了园称“青石桥”。

“在清朝,青石桥街已是商业繁华区,街边开满了各种店子。”道光年间,爵禄斋的帽子、马恒记的鞋子、裕源绸缎庄的绸子、徐元青斋的元宵坨子、徐长兴的鸭子、德馨斋的金钩鲜肉饼子、陈家铺子的益阳簟子、钱清汉楼“双妹子”牌香粉,以及和善记的老板王胖子、饶道生屠访砍肉的饶妹子,都开在青石桥街上。陈先枢说:“那时,10个带‘子’的产品或经营者被誉为‘桥上十子’,为人津津乐道。”

光绪以后,长沙商业的繁华区逐步转向八角亭。1937年,青石桥街改建成马路,名中正路,为当时长沙市兴建的4条马路之一。其中,扬州人在此开设的南京美发厅延续至今。

“1949年8月5日,长沙和平解放,中正路改名解放路。”陈先枢介绍,“1954年,解放路翻修,路幅拓宽为17米,两旁人行道各宽2至3米。当时的老字号杨裕兴面馆,柳德芳汤圆店先后移建于此。”

“21世纪初,长沙的东西干线还只有五一路,难以满足人们的通行的需要。新解放路也开始延伸,东至车站路,西延沿江大道,成为了贯通东西的一条主干道。”说起解放路的变迁,陈老先生仍是历历在目,“现在呢,解放路的北边是繁华的都市,长沙独特的夜生活文化也在那里兴起。解放路的南边,部分被划为历史街区,可以感受到老长沙城的古色古香。这种城市的‘有机更新’,也为长沙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解放路南边的登隆街、苏家巷、白果园等地便保留原貌,已成为长沙市芙蓉区的历史文化街区,对老街古巷的修旧如旧,既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又留住历史的文明。陈先枢感叹,“就是从这条老解放路上,可以看到现代和传统的结合,一边是现代,一边是传统,这很好地体现了长沙城的特点。”

如今,当年解放路南边的杨裕兴面馆旁,是一家天津包子铺。再往前几十米,就到了黄兴路步行街,路对面,挺拔而起的国金中心取代了当年的老店。

城市在发生着变化,解放路的面貌也在变化,但它依然静静地躺在长沙城中,默默地见证着一代长沙伢子的成长,与长沙人民共同感受着这座城市的脉搏和呼吸。(何萌 实习生 王佳雯)

来源:人民网

编辑:宋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