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潜力和活力湘潭这样接续奋斗——专访湘潭市市长张迎春
徐 荣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笔者专访了湘潭市市长张迎春,她用“三个关键词”介绍了湘潭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展望湘潭未来的发展之势。
关键词: 潜力
张迎春:湘潭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的家乡, “主席家乡”始终是我们湘潭最自豪、最闪亮的名片。党的十八大以来,主席家乡已经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
我们的潜力在于区位优势,湘潭是中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全市拥有高速公路8条。高铁3小时可达粤港澳大湾区,3000吨级货轮直通江海。今年以来我们实施了“湘潭向北”城市发展战略,完成了长株潭轨道交通西环线建设前期工作,启动了芙蓉大道、潭州大道等城际干道快速化改造,湘潭正在加速融入长株潭“半小时经济圈”。
我们的潜力在于产业基础,作为建国初期就被国家列为重点建设的23个工业城市之一。如今我们的智能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1+4”重点特色产业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671亿元。
我们的潜力在于科教资源,作为湖南第二科教中心,湘潭拥有12所高等院校,17万多在校大学生,16家国家级技术平台和重点实验室,17家国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名在潭工作的两院院士,11万各类科技人才。
我们的潜力在于发展平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和支持湘潭发展,把湘潭纳入多项国、省级发展战略,拓宽了湘潭的发展空间。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等含金量十足的平台,将给湘潭新一轮发展带来政策。
关键词: 活力
张迎春: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化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稳中调优的良好态势。上半年湘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9458元、10371元,增长8.2%和8.5%,
实体经济活力更强。抓实“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切实以产业比实力、以项目论英雄。将产业链建设作为抓产业的重要抓手,成立了13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办公室,着力建链延链强链补链。强化产业建设要素保障,抓好“智造”“登高”“入规”“上市”四个关键环节,重点支持10家企业打造国、省级智能制造项目,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7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
创新创业活力更强。着力释放减税降费红利,上半年落实减免税额10.55亿元,新登记市场主体1.2万户,同比增长15.75%。加快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上半年申请专利数、技术合同成交额等创新指标排名全省第3。着力打造外向型经济,引进“三类500强”项目6个,签约金额110.3亿元,全省排名第4。
风险防控底板更牢。实施了债务平滑方案,探索了片区开发等化债新模式,有效处置了重大风险点。开展对平台公司清往来、清资产、清土地成本与收益、清投资项目“四清”审计,向平台公司注入优质资产包,加快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守住了风险底线。
关键词: 动力
张迎春:当前湘潭高质量发展还存在短板,尤其是对比长沙等兄弟市州,差距还很明显。我们将按照省委 “外学华为,内学长沙”的指示,向省会看齐,学习省会经验。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我们决心从五个方面接续奋斗。
向产业建设要动力。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改造。同时我们将盯紧三类“500强”和行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等重点目标企业,引进一批优质产业项目。我们正在做大做强产业引导基金,建设“135”工程升级版,为产业项目落地提供有力保障。全力抓好省“五个100”、长株潭一体化“两干一轨”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加快补齐产业基础短板。
向创新开放要动力。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围绕“智造谷”建设,实施好“4个10”重大科技专项,推动一批重大创新项目落地。引导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快培育本地科技小巨人企业。抓好“智造莲城”创新成果转化项目路演,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着力提升开放水平,用好综合保税区等平台,推动更多湘潭企业和产品走出去。积极主动承接粤港澳、长三角等区域产业、资金、技术转移。
向营商环境要动力。落实“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巩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深化各领域改革,抓好《湘潭市优化营商环境28条措施》实施,打好降低实体企业成本组合拳,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减轻市场主体负担。
向平台转型要动力。完善债务平滑方案,争取更多金融机构支持。厘清政府与融资平台权责,做实平台公司资产,提升平台公司信用等级,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突出抓好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同时,协调抓好其他领域风险。
向园区发展要动力。抓好《关于加快推进园区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落地,突出园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突出园区功能布局优化、突出加快园区转型升级、突出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突出推进园区绿色发展、突出优化园区营商环境、突出加强园区要素保障、突出深化园区机制创新、突出园区财税体制改革、突出完善园区考评体系,让园区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徐 荣
编辑:向宏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