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明日报丨为了一湖碧水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龙军 编辑:徐丹 2019-08-08 09:06:59
时刻新闻
—分享—

2.jpg

【时代先锋】

他从小有着关于水的梦想,面对洞庭湖治理的世界性难题,始终把“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承诺放在心上;他克服重重考验,协调生态保护与治理开发的关系,换来了“行走的洞庭湖水利百科全书”的称号。

他是湖南省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简称“湖南省洞工局”)原总工程师余元君。1月19日下午4时许,因连日超负荷运转,余元君累倒在了洞庭湖钱粮湖垸分洪闸工程施工现场的临时工棚。年仅46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洞庭湖水利工作的第一线。

“元君太累了”

湖南省洞工局工程处干部纪炜之回忆起余元君生命中最后3天的全部行程——

1月17日上午,在长沙参加一个工程项目的评审会议,下午赶往华容县,检查指导洞庭湖治理工程,晚上听取汇报。

1月18日一早,赶往华容县禹山镇,协调蓄洪垸相关事宜,至16时各方基本形成一致意见才散会。会后,立即赶往大通湖东垸分洪闸建设工地,现场检查施工问题,直到晚上9时才吃上一口热饭。

1月19日是周六,他一大早赶往岳阳市君山区钱粮湖垸分洪闸,协调解决工程建设、投资概算调整等重大事项。

马不停蹄,一路奔走。纪炜之介绍,当天早上,余元君换上雨靴、戴上编号“013”的白色安全帽,直奔现场查看工程。午餐后没有休息,直接在简易工棚主持调度会。16时07分,伴随一阵剧烈的心绞痛,他的工作戛然而止。10分钟后,便陷入昏迷……

“他就这样走了,不能接受!”钱粮湖垸分洪闸建设工地项目副经理张彦奇哽咽着说,“他做事特别认真,对业务要求很高,中秋节假期还在给我作技术指导,他从不讲究吃穿。直到现在,我都感觉他好像还穿着那双旧鞋,在工地上仔细查看问题……”

“元君太累了。”湖南省洞工局局长沈新平说,工作25年,特别是近几年,余元君至少有一半时间在洞庭湖度过。洞庭湖3471公里一线防洪大堤、226个大小堤垸,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足迹。

“守护好一江碧水的重担,首先得我们‘洞庭人’来挑”

“守护好一江碧水的重担,首先得我们‘洞庭人’来挑。”2018年12月14日,余元君生前给同事们上的最后一堂党课,是《“洞庭人”如何履职》。“洞庭人”,是湖南省洞工局干部职工对自己的简称。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难在洞庭。“洞庭人”余元君,将毕生心血投入到洞庭湖治理这个世界性难题上。

1994年,余元君大学毕业,进入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随后调入湖南省洞工局。一场负重行远的跋涉在洞庭湖开始了。

从1996年开始,长江委、湖南省牵头组织编写有关洞庭湖的多个规划。余元君从参与规划工作起步,迅速成长为洞庭湖整体规划的领衔人。

洞庭湖整体治理目标的制定、治理方案的比选、治理成果的审定,都是在余元君的主导下完成。2010年,洞庭湖区二期治理工程建设完成,洞庭湖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基本构建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后,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空前加大,这对洞庭湖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洞庭湖重新修订规划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到了余元君身上。

“在学习积累方面,我自愧不如。”湖南省水利厅总工程师张振全评价,余元君是湖南最熟悉洞庭湖治水情况的几个专家之一。余元君是“行走的洞庭湖水利百科全书”,他整理完成的《洞庭湖治理工程建设与管理适用文件汇编》,被大家誉为“洞庭宝典”。

余元君有一个“数字洞庭”的梦想,希望通过全面的数字化升级,建设人水和谐的洞庭湖。关于“数字洞庭”,他已经编写了一本厚厚的建设规划。如今,却没有机会去亲手实现了。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龙军

编辑:徐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