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家共命运,与时代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株洲从一个江边小镇崛起为享誉全国的百强之城,从百业待兴之地成长为动力强劲的工业之城,从十大污染城市蝶变为宜居宜业的山水之城,从内陆腹地发展成为连接世界的开放之城,从温饱不足的贫困地区跨越成为全面小康的幸福之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新中国成立初期,株洲只是湘江边一个仅有7000人口、一穷二白的小镇。经几代人不懈努力,如今的株洲已入选“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30强”,跻身“全国百强城市”行列。1952年,株洲地区生产总值1.33亿元,1978年为13.49亿元,2018年跃升为2631.5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2018年经济总量是1952年的365.4倍,年均增长9.4%。
为工业而生,因工业而强,以工业为荣!在中国工业版图上,株洲举足轻重,创造了新中国工业史上293项“第一”,催生出闻名中外的“中国动力谷”,形成了以轨道交通、航空、汽车三大动力产业为主、年总产值超过2500亿元的“3+5+2”现代产业体系。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今天的株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全面进步,人均GDP超1万美元,实现了整体脱贫、同步建成全面小康,迈上了加快建成“一谷三区”、加快建设基本现代化的新征程。 (湖南日报记者 戴鹏)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戴鹏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