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发布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办理细则 申报不收取报建等行政性相关费用
今年3月24日,本报16楼深读周刊就曾以《加装电梯的期盼》为题,对当时省内加装电梯的现状、面临的困局等多方面进行剖析。
9月18日,记者从长沙市住建局获悉,《长沙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办理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已于近日印发。《细则》明确,对验收合格的项目将一次性给予每部电梯10万元的补贴,申报过程中也不收取报建等行政性相关费用。
一直以来,“老旧小区加装电梯”被广大市民所关注。早在今年3月24日,本报16楼深读周刊就曾以《加装电梯的期盼》为题,对当时省内加装电梯的现状、面临的困局以及株洲市加装电梯工作试点情况等多方面进行剖析,呼吁加装电梯相关细则更快在长沙落地。■记者卜岚
现实难题
资金难筹、审批繁杂等
成增梯的“瓶颈”
市民周先生在长沙德政园小区住了18年,在他看来,加装电梯最大的阻碍在于资金问题,“像我们这种20年左右的老小区,都没有物业维修基金,费用只能业主承担。而且很多居民是退休老人,收入不高,一次性支出数万元往往让大家头疼不已。”
早在去年2月,《长沙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管理规定》就已经出台,明确了既有住宅已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房屋所有权证、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未设电梯的多层住宅可增设电梯。
当时,《规定》强调,增设电梯占用业主专有部分的,应当事先征求该业主同意;增设电梯应当经本栋或本单元专有部分占本栋或本单元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业主同意。
不过,这项备受关注的民生工程却面临“难产”:资金难筹、审批繁杂、邻里难调成为当前老小区增梯的“瓶颈”。
简化流程
300m2内不再办理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
增设电梯该如何破局?为进一步简化申报流程,本次《细则》规定,申请人需征求相关业主形成增设电梯的统一意见并签订协议,明确增设电梯设计方案、费用筹集方案和分摊方案、电梯运行维护保养委托方案等,并将协议、设计图纸等在小区显著位置公示不少于15个工作日。
在审批流程上,增设电梯办理流程实行一窗受理与并联备案,即由区住建部门一个窗口受理,办理备案和竣工验收均由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市场监管等部门进行并联审查。相应流程,应在收到资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
鉴于增设电梯的土建工程费用一般在30万元以下,建筑面积一般在300平方米以下,《细则》明确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增设电梯的土建工程办理备案手续,不再办理规划许可和施工许可。这意味着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办事环节大大减少,进一步缩短了办理时间。
资金补助
将从财政补贴、费用减
免和金融等方面支持
针对加装电梯的环节中,最重要的资金支持,长沙也将从财政补贴、费用减免和金融支持等三方面来减轻业主的经济负担。
《细则》明确,将对内五区和高新区范围内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项目进行补贴;采取市区共同分担的方式,按照实际情况,每部电梯一次性给予10万元的补助。在增设电梯竣工验收合格后,由实施主体向住宅所在区住建部门提出申请。
同时,为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增设电梯的申报过程中,除依法进行的检验检测费用,不再收取报建等行政性相关费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支持各类金融租赁、融资租赁、广告投放等社会资本探索参与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方式和途径。
《细则》还规定,增设电梯涉及电力、通信、水业、燃气、数字电视等管线移位及其他配套设施项目改造的,相关单位应开辟绿色通道,免费或收取成本费用,予以优先办理。
声音
“幸福之梯”需政府、居民、企业等多方形成合力
“从去年到现在,长沙内五区和高新区经过审批已投入使用的小区有19个,共增设电梯68台,正在进窗待审批的共有52台,摸底拟增设电梯360台。”长沙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长沙银园公寓是目前长沙少数成功加装电梯的老旧小区之一。该小区从2000年就筹备加装电梯,到2016年才装上电梯。
该小区物业公司主管于树林认为,小区能够成功加装上电梯,成功的关键或在于业主的积极性。他介绍,2014年,小区业主自发成立了筹备委员会,因该小区楼层一楼为架空层、二楼为物业办公室,因此资金筹措是从三楼开始,依次收取5000元、1万元、2万元、3万元等。“中间有两个低层业主不肯交钱,最后业委会决定由各楼层平摊其费用,”他感慨,各方配合很重要。
长沙富士达电梯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友珊认为,《细则》简化了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办理流程,以及给与了资金支持,不过在执行上仍需政府、居民、企业等多方形成合力,从资金来看,资金既要“政府补贴”,也要“居民自筹”。此外,还可参考北京正在探索的“电梯租赁”模式,由企业出资有偿使用。业主按月缴纳费用,加上电梯广告收入,将有效减轻业主负担。
“政策有利于破解增设电梯难题,不过对于后期电梯如何维护方面还有待完善。”一位业内人士就提出,长沙目前大多数老旧小区都没有物业维修基金,也不是单位宿舍,电梯的后期维护管养找不到管理维护的主体,一旦电梯发生故障,这笔费用该由谁承担?该业内人士建议,由政府引导小区通过成立基金会,或者引入第三方管理,解决后续维护问题,可以借鉴广州市越秀区正在试点“电梯托管”模式。
来源:三湘都市报
编辑:刘良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