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彭业忠 湘西报道
10月16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武陵山大剧院座无虚席,“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大赛“脱贫攻坚”主题演讲比赛的两场预赛在这里举行,来自北京、河北、海南、贵州、四川、西藏、湖南等31个省、市、自治区的31位选手,逐一登台,尽展风采,展开预赛第一组的比赛。
一号演讲者李志起,北京工商联副主席、北京志起未来集团董事长,他演讲的题目是《初心不改,矢志不渝》。
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不能没有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的奉献,李志起从新疆和田一个11月还打着赤脚的小孩讲起,通过他们的努力,“中央部委参加进来了、电商企业参加进来了、连锁超市也参加进来了,越来越多的力量参与到贫困地区的农产品采购和销售中来了!许多贫困地区的农产品成功完成了产销对接,几亿元,几十亿元……”
当他讲到2017年8月,他在北京延庆农村扶贫调研时,突然因血色素过低昏迷休克,被紧急送到中日友好医院ICU病房,紧急输血2000毫升时,场下的听众中,便有了轻轻的抽泣,有了对眼泪悄悄地擦拭。
李志起演讲的话音刚落,偌大的大剧院响起了由衷赞美的掌声。
三号选手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孙国亮老师,2016年正月十七来到张家口市阳原县四十亩滩村,任第一书记兼村主任,他演讲的题目是《四十亩滩是我家》。
“为了大棚,我豁出去了!媳妇把给孩子准备的6万元生活费全都拿了出来,跟岳父借、跟同学借,最难的时候,我和几年不联系的学生,一张嘴就借钱,说起来都脸红。令我感动的是,大家知道我在扶贫,二话不说,一万两万、三万五万的凑给我,前后借了40多万元。驻村4年,我瘦了20多公斤,村民的腰包却鼓了起来。”
饱含深情的讲述中,堂堂七尺男儿孙国亮,眼里有了泪花。现场倾听者的眼里,也盈满了泪花。泪花是悄然而至的,掌声则是排山倒海般响起。
真心与真情,撞击着听众的内心;意志与担当,让听众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精准扶贫,风起苗寨。
精准扶贫的首倡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首任精准扶贫队队长龙秀林,用一首苗歌开始他的演讲——三沟两岔山旮旯,红薯洋芋苞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
这是曾经的十八洞村,最真实的写照。
如今的十八洞村,通过精准扶贫,以及村民们6年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发展乡村旅游、猕猴桃、山泉水等产业,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从2013年的1668元增加到2018年的12128元,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典范。
龙秀林慷慨激昂地说:“十八洞村的蝶变,只是今日中国乡村剧变的一个缩影。面向未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十八洞村将一马当先、奋力攻坚,继续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演讲者与倾听者,饱含着激动的泪水。
扶贫战场上,巾帼不让须眉。
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广播电视台办公室副主任孟慧娜,系驻清丰县阳邵镇报录村第一书记、扶贫队队长。
年轻漂亮的孟慧娜,履职第一书记的压力很大,没有在农村生活过,从“洋气”的播音员,到“土气”的村里人,熟悉的人都惊讶于她的变化。面对道路泥泞不堪,协调资金跑项目;面对群众缺少技术,邀请专家搞培训……
讲到激动处,孟慧娜含着泪说:“通过精准扶贫,我深刻体会到: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干部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其心中就沉淀有多少真情!”
台下热烈的掌声,是对这个年轻姑娘泪水最好的褒奖。
“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大赛,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人民日报社等共同主办,旨在通过群众性演讲比赛的形式,在全社会大力唱响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的昂扬旋律。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彭业忠
编辑:刘良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