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约进博会丨湖南釉下五彩瓷绽放“国瓷”魅力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黄利飞 编辑:高芹 2019-11-06 10:21:41
时刻新闻
—分享—

一捧瓷土,塑形成胚、几经勾勒、精心绘色、再经烈焰试炼,便化身为晶莹通透、色彩斑斓的釉下五彩瓷,是谁在瓷体中施下了神奇的“魔法”?

在11月5日盛大开幕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首次设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文化展示项目,以期面向全球弘扬民族文化。湖南展馆展出的是近60件来自湖南醴陵的釉下五彩瓷。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黄小玲,就是为釉下五彩瓷施下“魔法”的那个人。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展馆,黄小玲重点介绍了她的得意之作:《虞美人》。这是一个体态修长的花瓶,瓶身绘就数朵虞美人,粉的花、绿的叶,摇曳生姿、栩栩如生,整个瓷面浓妆淡施、精细有致,使人感到美不可言。

据了解,一件釉下五彩瓷需要经过选材、制泥、拉坯、素烧、彩绘、上釉、高温煅烧、校型洁面、焙烧等10多个环节和70多道工序的反复打磨,方能成器。

黄小玲在现场展示了“彩绘”工序中的一种特殊技法——“勾线分水”。用蘸有油性墨汁的毛笔,在陶瓷素坯上勾勒出图案纹样;墨汁干透后,一条条墨线就变成了灵动的线条;再将调配好的釉下水料,通过挤、收、点等手法,迅速浸染到素坯上的墨线内;坯体彩饰最终呈现出深浅不一、富有层次感的颜色。

黄小玲说,中国传统瓷器的彩绘工艺,主要是采用釉上彩,就是在施釉烧成瓷后的瓷体上作画再烧制而成;而醴陵的釉下五彩瓷是在泥坯上彩绘,绘画难度大,绘画完成再上釉,然后经过138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烧制而成。

记者在展馆中看到,近60件釉下五彩瓷展品中,既有高端可供欣赏、收藏的艺术瓷,也有茶具、餐具等生活用瓷,件件白如玉、明如镜、声如罄、薄如纸。

醴陵制作陶瓷的历史始于秦汉,发于唐宋,盛于清朝。清末烧制出举世闻名的釉下五彩瓷,新中国成立后多用于国家领导人生活用瓷,还时常被作为国礼赠送给他国,素有“国瓷”之美誉。釉下五彩瓷此次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湖南唯一代表参展进博会。黄小玲倍感振奋地说:“希望能够向全球来宾展示釉下五彩瓷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也能够有机会与国外顶尖设计交流学习,让湘瓷在全球化中更加绽放绚丽光芒。”(湖南日报上海11月5日电 记者 黄利飞)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黄利飞

编辑:高芹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