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从顶岗实习支教到援疆支教 李朝胜恋上吐鲁番

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 作者:红 雪 编辑:刘良骏 2019-11-27 15:25:09
时刻新闻
—分享—

“这是我第二次到吐鲁番工作,第一次顶岗实习支教,第二次援疆支教,两年期满后,我希望二次援疆!”

这是湖南援疆教师李朝胜的援疆誓言。

“在吐鲁番当老师是一件幸福的事,9年前我喜欢上了吐鲁番,现在、将来会永远喜欢吐鲁番!”

这是李朝胜对吐鲁番爱的宣言。

“能帮爱人圆他的梦,是一种幸福,我追随着他到吐鲁番,现在真正理解了他对吐鲁番的爱。”

这是李朝胜妻子张金的援疆心语。

和巴达木小学的“初恋”

初识吐鲁番,是小学三年级的课文《葡萄沟》,让年幼的李朝胜对新疆对吐鲁番浮想联翩,心生暗恋。

与吐鲁番的初恋始于2010年3月,当时李朝胜是西南大学大三学生,学校要派高年级学生到吐鲁番开展顶岗实习支教,李朝胜得偿所愿,出发前他兴奋得睡不着。

那年春天,李朝胜到了吐鲁番市高昌区二堡乡巴达木小学顶岗实习支教,因为缺老师,他的课从幼儿园排到了小学三年级,儿歌也教,小学数学也教。

2010年,李朝胜在吐鲁番市高昌区二堡乡巴达木小学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李朝胜供图

他至今还记得,那年桑葚刚熟时,几双脏乎乎的小手给他捧上了白桑葚,从没见过白桑葚的他以为学生搞恶作剧捡的石头让他吃,他接到手上悄悄给扔了,到现他还为这件事懊悔。

当年的大男孩和幼儿园的孩子们做游戏,和学校少数民族老师成了好朋友,阿力木·热合木吐拉就是其中一位。他常去阿力木家做客,阿力木的女儿阿丽娅·阿力木是李朝胜的学生,老师去家里,阿丽娅高兴得像只百灵鸟。

当地的老师、学生、家长热情、淳朴,让李朝胜找到了精神世界的桃花源,因为从小生长在农村,他深知农村孩子所面临的教育困境,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支教很快过去了,学生们对他充满了依恋。

离别那天,阿力木问泪流满面的李朝胜:“李老师,你还回来吗?”

“我的教育生涯是从巴达木小学开始,是火焰山赋予了我新的生命!新疆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一定会再回来的!”

当年在吐鲁番经历的一切,成了李朝胜心中一直想要重温的梦。

李朝胜大学毕业后回老家株洲市任教,恋爱、结婚,又做了父亲,但他一直和阿力木以及其他几位吐鲁番的少数民族朋友保持着联系,他一直想再回吐鲁番。

与吐鲁番的重逢

2018年8月,李朝胜报名参加了教育部“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他圆了心中的梦,到了吐鲁番市实验中学援疆支教,教高一两个班的语文。

出了吐鲁番机场,李朝胜直奔阿力木家,阿丽娅已经是吐鲁番市实验中学的高中生了,再一次见到自己喜爱的小学老师,阿丽娅惊喜万分。

李朝胜为他和阿力木的友情写了一首诗:半载支教路,十年湘吐情,故知他乡有,兄弟本同心。

李朝胜不仅与阿丽娅再续师生缘分,当年他教过的小学生有六七个在吐鲁番市实验中学学习,看到牵挂多年的小毛头都长大了,李朝胜兴奋不已,只想把自己的知识倾囊相授,上课之余他给阿丽娅和同学开起了小灶辅导功课。

2019年夏天李朝胜(中)给阿丽娅(站立者)和同学们讲如何迎战高考。刘海 摄

在李朝胜的鼓励和帮助下,阿丽娅和艾孜海尔分别考入了新疆大学和吉首大学,他分享着学生的喜悦也珍藏着他们的成长。

除了和学生之间有很多暖心故事,李朝胜还是大家公认的最有爱的援疆队员,在工作之余他热心公益、助贫帮困。

2018年10月,李朝胜从同事处了解到托克逊县伊拉湖镇郭若村灰枣滞销,很多农民面临丰收的忧愁,他立刻转发消息,倡议大家为郭若村农民卖灰枣。在湖南省第八批援疆工作队教育组负责人吴晟、彭荣宏、郭凤鸣的支持下,以他为首的“湘吐·枣缘”爱心团队帮郭若村村民卖了近40吨灰枣,有几位老师个人卖红枣就达到了3吨。为了节约成本和保证质量,李朝胜常住在郭若村收红枣。有一个画面,让村民难忘,零下十几度的夜晚他还在村委会的广场上装箱打包,他脚上的冻疮裂开密密麻麻的血口子。有一次收完红枣返回市区,李朝胜遭遇了12级的大风,汽车档风玻璃被刮碎,那次死里逃生让他刻骨铭心。面对困难,他毫不退缩,之后他又多次去郭若村收灰枣,帮村民把收获变成了幸福。

从那以后,李朝胜和郭若村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拿出半年的生活补贴,加上吴晟、彭荣宏的资助,买了一台筛枣机送给村里,还为村里孩子定制了爱心书包,上面印了“湘吐·枣缘”,爱延续到了村里孩子身上,一部分“湘吐·枣缘”爱心书包还送到了李朝胜工作过的巴达木小学的孩子手中,李朝胜和同事用一言一行将援疆做成了民族团结工程。今年10月,郭若村的红枣迎来了丰收,李朝胜和同事又开展了2019“湘吐·枣缘”之“光明行动”,在卖红枣的同时为村里孩子捐赠了爱心台灯。

与葡萄城的“热恋”

在李朝胜的影响下,他妻子张金也加入到援疆行列,于2019年3月到了吐鲁番市实验中学工作,给高二年级10个班教授书法。

援疆前,李朝胜是株洲市渌口区第五中学语文老师,张金是株洲市渌口区南岸小学书法老师,援疆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专业优势。

“以前,李朝胜总是给我说吐鲁番的人特别好,瓜果特别甜,到处都是甜的,连地上的石头都是甜的……”张金对葡萄城吐鲁番的第一印象来自李朝胜的描述,现在她切身感受到了吐鲁番魅力。

干燥的环境让张金有诸多不适应,但她说,多苦多累她都能坚持,只想为吐鲁番人民多做些事情。

李朝胜父亲身体不好,本来是他母亲专门照顾,他援疆后,张金把两岁多的女儿就送到婆婆处。两人都到了吐鲁番后,为了减轻老人负担,他们把女儿接到了吐鲁番上幼儿园,可小家伙不适应吐鲁番的气候接连生病,李朝胜又急忙把母亲接到了吐鲁番帮忙照顾女儿,父亲送到了姐姐家,一人援疆变两人援疆,最后变成一家4口都到了吐鲁番“援疆”了。

今年6月,在张金和李朝胜的努力下,吐鲁番市实验中学“嘉轩·民族团结书法教室”落成,张金是这间书法教室的负责老师。这是一间汇聚了四面八方爱心的书法教室,李朝胜夫妇俩发动了自己的老师、同学、朋友为书法教室捐赠了专用桌椅和文房四宝等。

李朝胜的母校西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所捐赠了价值一万多元的书法专用桌椅和文房四宝,他读硕士的导师曹建专程到吐鲁番参加书法教室捐赠、落成仪式。曹建是西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他和学生周玉文还为“嘉轩·民族团结书法教室”捐赠了数万元的书法作品。

李朝胜在给学生上课。刘海 摄

“大家都支持我和张金为吐鲁番市实验中学建书法教室,我们特别感动,同学的朋友从北京邮寄来了500套书法用品,价值近4万元,我以前的同事株洲市建宁实验中学老师吴颖群和他的学生曾子洋捐赠了价值一万多元书法桌椅……”介绍这些时,李朝胜很兴奋。

第一次到吐鲁番时,李朝胜只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如今在吐鲁番援疆支教,他精神上感觉特别充实。11月初,李朝胜接手了高三(6)班的语文课,在深感重任在肩时,他也做好了未来三年的人生规划,明年援疆支教期满时他要继续申请援疆支教,和吐鲁番好好“热恋”一番。

来源:人民网-新疆频道

作者:红 雪

编辑:刘良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