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民网丨湖南:农忙下田间 农闲上大学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李芳森 编辑:姜媚 2019-11-28 09:44:56
时刻新闻
—分享—

从田间地头,到大学课堂,一批批“农民大学生”孕育而出;

从只知种地的“庄稼汉”,到熟悉市场的“大学生”,三湘农民的福祉正不断增强;

从“一村一名大学生”,到“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15年服务“三农”,初心不改。

2004年,湖南开始培养农民大学生。15年来,共培养农民大学生112412名,遍布湖南省所有行政村。

根植乡土,服务“三农”。这些在乡村上成长起来的农民大学生。成为能干事、留得下的乡村带头人,为加快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湘西电大副校长龙晓颖(左二)指导农民大学生利用学习PAD进行小组学习。湖南广播电视大学供图

山乡巨变:村里唱起新民谣

“有女不嫁古冲坡,嫁了也是受罪多;山上只有茅草窝,地下只有泥水喝。”多年前,若是听到有人在唱这首民谣,龙四清只能埋下头抓紧走过。

时隔多年,这首关于古冲村的民谣,早已被扔进历史的尘埃中。显而易见,发展的步伐,让村子跑到了时间前头。

古冲村,地处芷江侗族自治县西南大山深处。在上世纪90年代,勤劳质朴的村民在一年的忙碌后,基本上存不下什么钱,人均年纯收入不到以“百元”为计算单位。

“穷日子真是过怕了,一代一代,没有改变。”2002年,龙四清当选为村支书,虽是满门心思带领村民致富,可如何致富,她也一筹莫展。

不懂技术、不懂市场、没有特色产业,一座座“大山”横亘在龙四清面前,虽有愚公移山的决心,但也是有力没地方使。

时间走到2012年,龙四清偶然间听说了当地的广播电视大学,有个“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看到未来曙光的龙四清,便重新走进课堂。

这一年,龙四清的年龄接近50岁。

湘西电大校长向阳(左一)为农民大学生讲授黄金茶栽培技术。湖南广播电视大学供图

“让农民读大学,主要是让我们不止是看到面前的一亩三分地,更要看到国家这么大的市场需求。”三年的学习生涯,让龙四清的思想有了个大转弯。

通过学习,龙四清拓宽了思路,大力推行“互联网+”销售模式,村民们种的柑橘、猕猴桃、红豆杉、金银花等农产品不仅不愁销路,还卖了个好价钱。2016年与电视购物平台合作,8分钟销售冰糖橙30万斤。

“要不是村支书龙四清能干,我们的橘子哪能卖得这么好!”如今,古冲村集体固定资产从20万元发展到300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10000元。

“如今古冲变化多,漫山桔园挂满果。”在古冲村的8000 余亩柑橘产业园里,一首展现新生活的新民谣正在唱响,古冲村也正朝着“知名柑橘旅游村”的方向进发。

古冲村的新面貌,也是湖南省“山乡巨变”画卷中的一部分。在这变化背后,是湖南电大人的一次次付出。

2004年,湖南广播电视大学作为全国电大首批试点单位,启动实施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10年之后,湖南省将其拓展为“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由组织部门牵头、教育厅、财政厅、人社厅、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等单位参与实施,每年在全省选拔一定数额的村干部、村级后备干部与农村党员,接受“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专科、本科学历教育。

“聚焦农村人才培养,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培育出‘领头人’,积极服务‘三农’,为振兴湖南乡村绘就教育发展新蓝图。”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陈建民介绍,15年来,学校共培养农民大学生112412名,覆盖了全省所有行政村。据不完全统计,培养的学生中有82.6%的已担任村干部,61.8%的成为当地脱贫致富带头人。

2019年库区移民致富带头人培训班正在报到。李芳森 摄

教育变革:学校换了新模式

初冬时节,在结束一年的忙碌后,村民和农田都迎来短暂的休憩时刻,田间地头的作物都被收进了仓库。但现在也是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的“开学季”和“下乡送教时节”——2019年库区移民致富带头人培训班今天报到;同时,一支农技讲学团也开始走村入镇,送教下乡。

湖南,21.18万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上,散布着大大小小1万多座水库,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需要重视。

1个班招收100余人,1年开办2期,为培育一批创业能力强、示范作用明显的水库移民致富带头人,助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脱贫攻坚,湖南广播电视大学采用“请进来”的方式,举办起移民致富带头人培训班。

湖南有8000个贫困村,村民住地分散,需求不一,为此,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又采用“走出去”的方式,为村民的学习、生产问诊把脉,解难答疑。

“15年的发展,‘农民大学生’的培养模式改善不少。”彭瑛,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应用技术学院院长,2005年来校工作,便一直扎根在“农民大学生”培养领域。

在彭瑛的记忆里,2004年招收的第一批“农民大学生”,不过160人,仅限于湘潭湘乡、长沙望城、株洲炎陵。

人虽少,教学管理却难。彭瑛回忆,当时的培养模式是沿用高校学院式教育,把普通本科、专科课程进行压缩,学习方式单一,学习场所也大多是在传统课堂。“学生们并不是很热衷于理论学习,他们希望能“不离岗不离乡”学到实用性技术,所以不少人请假、旷课,学习效果不佳。”

学什么、怎么学、如何有效组织学?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个具体又实际的问题摆在了老师们面前。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校园。湖南广播电视大学供图

进入21世纪,我国网络化进程驶入快车道,看准这一历史机遇,湖南广播电视大学依托自身系统,基于网络学习空间,按照“精准培养、重组课程、创新课堂”的思路,以农村管理类、农业技术类、农村法学类专业为样本,探索出基于网络空间精准培养农民大学生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运行机制。

不仅如此,湖南“农民大学生”项目还创新性提出“精准培养”的理念,聚焦培养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农村专技人员等三类农村急需人才。

项目创设了“通识素质+专业技术+职业技能”三模块组合课程体系,根据培养人群的不同,精准施教。如村干部培养,统一开设农村党建实务、农村应用文写作等通识课程,设置村官领导方法与艺术等专业技术课程、农业实用技术等职业技能课程。

目前,已建成18门通识素质课程,82门专业技术课程和20门职业技能课程;建设了300多门地方特色课程和农村实用技术微课,以丰富的课程资源,实现了专业教学的课程模块组合。

此外,湖南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重构了“网络空间+田间地头+创业基地”三课堂融合的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灵活而精准地实施个性化教学。

线上,给每个农民学员创建了网络学习空间,配发了移动学习PAD,学员进入空间,自主选课程,学文本,看视频,做作业,参与交流讨论,获取课程知识、技能和形成性考核成绩;线下,组织学员参加入学教育、面授辅导、实践教学和创业体验等活动,使教学上接天网,下接田间地头、创业基地,让农民家门口上大学、掌上读大学成为现实。

农忙下田间,农闲上大学。一批批“农民大学生”回到养育他们的土地上,一支“留得住、用得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村建设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带头人队伍,正在三湘大地上成长、绽放。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李芳森

编辑:姜媚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