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又退了1厘米!”10日深夜到11日黎明,每隔一段时间,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松虎洪道大堤上,就有人奔走相告。
只有亲身经历10昼夜洪水水位连续突破“警戒”“超警戒”“保证”三大关口的人,才能真切体会每一厘米水位下降带来的喜悦。7月初以来,素有长江和洞庭湖抗洪“风向标”之称的安乡县,在顶住了长江高水位“顶托”、澧水和沅江洪峰“突袭”、暴雨撕裂天幕“倾泻”之后,终于迎来水位阶段性回落,顶住了今年洪水的第一波攻击。
“洪水走廊”上“三水碰头”
北连长江、西接澧水、南通洞庭湖的安乡县,是长江中游名副其实的“洪水走廊”。
记者10日晚至11日晨在安乡县防汛一线大堤上看到,堤外洞庭湖、澧水、长江洪道洪水水面,高出大堤内村庄、城镇足足有七八米。洞庭湖浩渺烟波间,锚泊的大轮船都成了渺小的黑点。滔滔洪水与低垂的雨云几乎连为一体,空气中四处弥漫着水腥味。
“我们安乡县‘头顶长江、脚踏洞庭、腰缠澧水’,一线大堤有420公里,长度占湖南全省的八分之一。”安乡县水利局总工程师刘文祥说,很多长江水利人都知道,“长江之险在荆江,荆江之难在洞庭,洞庭之忧在安乡”。
刘文祥介绍,7月初开始,长江、澧水和本地暴雨几乎同时发威,安乡县遭遇自2003年以来最严峻的汛情,到7月10日7时,全县16处水文站点全部超警戒水位。长江松虎洪道芦林铺站点,水位连续突破警戒水位、超警戒水位和保证水位,防汛形势万分紧急。
“一夕数警”仍“河湖安澜”
“洪水来时,蛇、老鼠、蚂蚁都在拼命往堤内跑,往树上跑。”松虎洪道大堤上一位守堤人说。
“人绝对不能跑。”参与组织松虎洪道防汛抢险的安乡县陈家嘴镇党委书记危利说,“堤防一旦失守,松虎洪道就会从平时水运的航道、灌溉的渠道,变成吃人的老虎。”
46岁的陈家嘴镇仁寿村村民王磊是松虎洪道一名抢险队员。7月9日,巡逻队发现大堤上出现沙眼。险情不除,可能发展为溃洞、管涌,后果不堪设想!
王磊和抢险队员们投入了一场“抢沙眼”的紧张战斗——挖沟、用石头做围挡、铺沙、再铺石。经历一番苦战,终于化解险情。
王磊抢险的大堤,是他的祖辈、父辈们肩挑手扛、一挑一担垒起来的。1998年,湖南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安乡县受灾严重,那也是24岁的王磊第一次抗洪。
“当时都是人工挖沙,连拖拉机都少,现在有了挖掘机和铲车,省了力气也省了时间。”王磊说,“现在抗洪更有信心了。”
水利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本轮汛情发生以来,安乡县共成功处置并化解了32处险情,虽然“一夕数警”,但保持了“河湖安澜”。
“生命之堤”靠万众一心
汛情发生以来,安乡县委、县政府紧急动员城乡大量人力物力,在数百公里的漫长战线上发起抗洪抢险保卫战。11日,有约15000人奋战在抗洪一线。很多人长时间忍受蚊虫叮咬、湿气热浪、风吹雨打和恶劣生活条件的煎熬,日夜坚守抗洪岗位。
11日零点时分,记者看到安乡县大鲸港镇防洪指挥部依旧灯火通明。“90后”镇长谭佳成穿着一双套鞋,裤腿上沾满了泥巴,刚巡堤归来。他和抢险队员们守护的大堤,是安保大垸内约20万人口和200平方公里土地的“生命屏障”。
“每个人都是守堤人。”谭佳成说,大鲸港镇24公里的沿河大堤上,坚守着2000余名党员干部和群众。进入超警戒水位后,他们以250米为一个责任段,分成100个巡逻小组,24小时“三班倒”巡堤、抢险。
“‘洪’字怎么写?是三点水加一个‘共’。这代表什么意思?就是要大家共同行动,跟洪水打仗的意思。”夜色深沉,拿着手电、卷起裤腿的74岁义务巡堤员孙银清说,“洪水不退,我们不退!”(完)
来源:新华社
编辑:王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