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穿过乌云,照耀在一株株嫩绿的草莓苗上。7月21日,连日降雨刹住脚步,天空放晴,新化县枫林街道向荣村草莓基地一派繁忙,10余名工人穿梭在各大棚之间,清理旧枝,犁好新土。
基地负责人蔡永华头戴草帽,呼唤工友帮忙施肥。现阶段正值育苗期,8月份即将种植的草莓苗正在培育,容不得一点马虎,他每日守在草莓基地里。“去年12月至今年5月,第一批草莓全部售完,30个大棚获纯利润5万元。”说起半年来的草莓收入,蔡永华笑容甜蜜。
施农肥、蜜蜂授粉,纯天然绿色食品,蔡永华介绍自家草莓,言语间满是自豪。“永华大哥,早听说你这个‘致富能手’种出来的草莓个头大、味道甜,我今天先预订5公斤!”下一批草莓12月上市,枫林街道火车站社区几名干部组团“预订”,陈福媛提前付订金。
“‘致富能手’还谈不上咯,就是凭双手摘掉了穷帽子。”蔡永华说。
2016年,受尿毒症困扰的蔡永华又做了一次心脏手术,原本虚弱的身体再无法干重体力活,家庭收入骤减。
平日里做事勤快、脑子灵泛的蔡永华,看到隔壁村民种植草莓,也心动了。他和儿子蔡卫平多次向种植户请教,坚定了种草莓、摘贫帽、奔小康的“脱贫志”。
2018年底,已潜心学习2年的父子俩摩拳擦掌,流转家门口60亩地,把种草莓脱贫的计划付诸行动。
梦想美好,实现起来却一波三折。“我是贫困户,家里亲戚担心借钱有去无回,流转了地却没有启动资金。”蔡永华说,当时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多番寻求帮助。驻向荣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曾朝辉和村党总支书记蔡福珍迅速联系银行,帮他争取到3万元扶贫小额信贷,解了燃眉之急。
父子俩勤劳肯干,对草莓精心呵护,种出来的果子品型好、色泽艳、香味浓、甜分高、口感佳,很快在周边有了名气。许多顾客慕名而来,体验采摘草莓的田园乐趣。
去年下半年,在帮扶工作队指导下,父子俩又采购一批草莓苗,将种植大棚增加至30个,着手将草莓基地打造成休闲体验式农业基地。在草莓园,蔡永华聘用了8名长期工,其中3人是贫困劳动力。
“我相信,贫困户都能靠自己的双手,把日子过得像草莓一样甜!”蔡永华说,他打算发挥草莓种植合作社的平台优势,带领乡亲打造一支电商创业团队,成立主打草莓产品的农村电商品牌。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邹娜妮
编辑:杨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