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走向胜利·决战决胜乡村述说丨洋泉湾茶馆:“五道二十四碟”上桌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胡盼盼 黄晗 编辑:胡冲 2020-09-18 18:01:56
时刻新闻
—分享—

(9月16日,村民李才东给斗盘画涂防腐材料。 胡盼盼 摄)

细雨穿林,竹海浅吟。时下,恰逢南竹之乡桃江县秋雨季,地处资水南岸的沾溪镇洋泉湾村旅游码头水波微起,云雾弥漫。

9月15日,记者来到码头边游客中心时,工作人员尹兵正拿着刷子给泛黄的墙壁刷漆。“趁着这段时间好好翻新一下,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即将到来的黄金周!”

一旁,老汉李才东被围在一圈五彩斑斓的斗盘中,正给这些画有蜻蜓、鱼儿、瓜果蔬菜的斗盘画涂上防腐材料。过几天,这些斗盘画将被挂进洋泉湾村望母洲景区农耕博物馆里。“原本我这个残疾人只能在家闲着,现在我在旅游公司上班,一个月能挣1800元呢!”李才东停下手中的毛刷,黝黑的脸上笑出了一堆褶子。

(9月16日,村民彭彪在望母洲景区修剪芭蕉林枝叶。胡盼盼 摄)

雨打芭蕉,滴滴答答。游客中心前,几位避雨闲坐的老人望着翻涌的资江聊起往事:“以前一到汛期,几百亩良田常被水淹,一季心血说没就没了!如今好了,它成了全村人的聚宝盆。”

地势低洼,洪水泛滥,偏远的洋泉湾村曾是桃江“美人窝”里的“穷窝窝”。2014年,有4000多人的洋泉湾村,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61户528人,是沾溪镇唯一的贫困村。

濒临资江,坐拥南竹林海,却没能过上好日子。2011年,外出打拼的王壮看到村里多年不变的萧条模样,满心惆怅,强烈的乡土情怀促使他毅然归乡,并挑起村党总支书记的担子。既然穷源于水患,那就从治水开始,拔掉穷根子。

王壮的想法得到村里人响应。2013年,洋泉湾村把500亩低洼农田流转后改造成鱼塘,发展水产养殖与休闲旅游。但连续3年发洪水,吓走了一批又一批来投资的老板。刚起步,他们就踉踉跄跄。

王壮带着村民依然在坚持,在鱼塘外修建2米多高的铁丝网防洪围栏。一同返乡创业的彭勇感叹:“碰上好时代,政府在资水修建了几座水利设施,洪水也没有以前那么凶猛了,鱼塘开始慢慢回本。”2015年,洋泉湾村被定为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016年举办龙虾节,吸引游客2万多人次。去年,鱼塘盈利100多万元。

尝到了“水患”变“水利”的甜头,村民们又把目光投向资江水中无人问津的400亩荒洲——望母洲,开发乡村旅游项目。

记者在洋泉湾村旅游码头坐上快艇,来到望母洲。雨后的美人蕉,娇羞地低下红艳艳的头。洲上白桦林、油茶林、竹林、芭蕉树等成片成荫,骑马、露营、烧烤、唱歌等活动设施齐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红砖瓦房,已被改造成客房和农耕博物馆。每到节假日,这里游人如织,是远近闻名的乡村游“打卡地”。

如今,洋泉湾村的乡村旅游已初具规模,越来越多的青壮年选择回村发展。扶贫车间开到了村民家门口,“五道二十四碟”传统民俗茶馆开到了旅游码头边上,四合院民宿和7层洋房酒店建到村里,几百亩茶园和果蔬基地既作休闲观光又生产特产……

去年,洋泉湾村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全村人均纯收入达1.3万多元。

■记者手记

思路一变天地宽

(9月16日,洋泉湾村云蒸雾绕,犹如一幅水墨画。胡盼盼 摄)

“洋泉湾”,这3个字都与水有不解之缘。洋泉湾人曾饱受水患侵袭而贫穷,又因治水用水,一步步走上乡村旅游与种养产业融合发展之路而兴旺。

洋泉湾的华丽蝶变,既得益于依山傍水的自然条件、脱贫攻坚的好政策,更与人的观念转变密不可分。

洋泉湾的青年们,多因贫穷而远走他乡,想靠着质朴勤劳闯出一片天和地。而一些从洋泉湾走出的能人们,又带着对故土的眷念,下定决心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相继回故乡、建家乡。洋泉湾人撸起袖子、甩开膀子,终于走出了一条走向幸福生活的新路子。

曾经洪水作“怪”,如今围绕水大作文章。思路一转,日子也开始好转。500多亩濒临资江的低洼地从村民手中流转过来,发展濒江湿地养殖业、开发乡村旅游,收益有了保障、产业有了新发展;荒僻的望母洲被开发成远近闻名的休闲度假乐园,非遗美食“五道二十四碟”的美名越传越远……祖祖辈辈种稻为生的洋泉湾人,吃上了香喷喷的乡村旅游饭。

川流不息的资江水,见证了洋泉湾人的拼搏与洋泉湾的华丽蝶变,一路欢腾一路歌,唱着乡村振兴新生活。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胡盼盼 黄晗

编辑:胡冲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