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7日,湖南卫视主创的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作为“全国脱贫攻坚题材优秀舞台艺术展演”的重点剧目之一走进国家大剧院,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走出剧场的观众,用无数的交口称赞与激动心情来表达自己的深深打动与心灵共鸣。这部剧聚焦脱贫攻坚百年梦圆的宏大主题,“以湘西之事讲湖南,以湖南之事讲全国”。毋庸置疑,这是一部为时代立传、为梦想存史的艺术精品,这也是文艺湘军创新创造、合力打造的最新美好果实,给我们这个时代注入了一股出圈破阵的清新活力,聚起了一束走进时代高光处的文艺强光。
最佳的时代窗口孕育最佳的时代故事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十八洞村迅即进入首倡之地的高光视野。首倡之地当有首倡之为,七年间,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与路径,湖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行动:从2014年至2019年,全省51个贫困县共减少贫困人口456.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9.49%下降到0.4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137元提高到11344元。目前,湖南省51个贫困县已全部摘帽。
艺术来源于生活,正是这样的时代场景催生了创作灵感。《大地颂歌》出品方和节目组紧紧围绕扶贫路上的真实人物及典型事例进行艺术创作,深入扶贫一线与干部群众促膝交谈达到数百人,剧本修改了127次,所有的人和事来自湘西十八洞村,来自湖南脱贫攻坚的几大主战场,是一幅真实的、波澜壮阔的、又饱含家国情怀和人间温暖的精准扶贫浓缩画卷。比如谷智鑫饰演的龙书记,原型为十八洞村的前3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龙秀林、石登高、麻辉煌。一开始跟扶贫工作队唱反调的光棍田二毛,原型是村里著名的懒汉、如今的养蜂能手,他编顺口溜来编排扶贫队员的细节也有处可考。真实的十八洞村墙上,就有顺口溜。
跃动的时代脉搏激发跃动的艺术灵感
一部好的文艺作品,要能紧扣时代脉搏,在时代的高光处撷取创作灵感,随时代而舞动。脱贫攻坚就是最具时代气息的主题,那些在扶贫战场上的一个个形象生动的人就是最好的素材。《大地颂歌》采用“6+2”,即序言+6个故事+尾声的结构模式,各个部分紧密相关、层层递进,比如序曲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浏阳河》,让人瞬间沉浸在毛泽东等老一辈共产党人为了人民幸福万年长所付出的艰辛探索,让整部剧有了历史厚重感,让时代与历史交互。第1幕《风起十八洞》开门见山讲述了扶贫干部龙书记来到十八洞村后凝聚人心、激发斗志的故事;第2幕《奋斗》讲述了乡亲们在扶贫队的带领下携手共建十八洞村的故事……第 6 幕《大地赤子》,从扶贫家属的视角,深情讲述王新法、黄诗燕、蒙汉等扶贫英雄的感人故事。尾声《在灿烂阳光下》,讲述十八洞村民们为龙书记深情送行,表达“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感谢共产党”的心声。
就《大地颂歌》的舞台呈现而言,如梦似幻的灯光、舞美设计,1300余套多彩精美的服饰,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高科技手段的运用,营造出强烈的真实感。舞台上诸如山林、瀑布、晚霞、星空等场景,都是艺术再现了湘西的风景。而且,整个舞台场景中融入了不少湖南元素。比如从贫困到致富,从春天到秋天,写实的场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十八洞村七年间的变化。《夜空中最亮的星》《来不及说爱你》《故土难离》《做个好梦就回家》《马桑树儿搭灯台》《苗岭连北京》等音乐随着剧情发展浓情唱响,起到了画龙点睛之效。这些都给给观众带来了难以忘怀的互动式、沉浸式体验。十八洞村村民看了剧后,觉得这是自己“生活的回放”;扶贫干部看了后,认为这是自己日常工作的掠影;观众看了后,由衷地觉得真诚、走心。
鲁迅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大地颂歌》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犹如一颗种子,在人的心灵深处生出思想之根,发出精神之芽。有了这种思想与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一鼓作气,攻下最后的贫困堡垒,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
来源:国家广电智库
作者: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 贺弘联 化定兴
编辑: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