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笔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长江之肾”洞庭湖,正被日积月累淤积得不堪重负。“洲滩化”“碎片化”愈演愈烈,“水窝子里用水难”和“水呆、水脏、水臭”等问题频频发生
◇在1∶300000《洞庭湖水利工程图》上,记者看到,这张差不多有半人高的地图上,东洞庭湖只有巴掌大,而西洞庭湖差不多只有几个指甲盖大小。其余的“洞庭湖区”,实际上是水网纵横的陆地
洞庭湖吞吐长江,接纳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条大河,被称为“长江之肾”。其巨大的调蓄洪水能力,历史上无数次使洪患化险为夷,保长江中下游广袤地区转危为安。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环洞庭湖区岳阳、益阳、常德等地调研了解到,因为日积月累的泥沙淤积,以及江湖关系变化,昔日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洞庭湖,如今变得支离破碎。碎片化的水面之间,很多连通的河道也出现了梗阻。近年来,洞庭湖区汛期屡屡出现“同流量高水位、小流量高水位、中高水位维持时间拉长”等现象,令防汛抗洪压力增加;而枯水季节,则存在“水窝子里用水难”和因为“水呆、水脏、水臭”引发的生态问题和民生问题。
“不实施大规模疏浚,‘八百里洞庭’可能成为历史名词。”一些受访专家疾呼,日积月累的淤积导致“长江之肾”洞庭湖患上“肾结石”。相关病症日益加重后,洞庭湖或面临“肾虚弱”。建议实施大规模疏浚并辅助建设工程性措施,从根本上恢复洞庭湖“肾功能”,改善洞庭湖水环境,取得防洪、生态、抗旱、航运等综合效应。
蓄水、过水能力弱化
今年夏天高洪水位期间,记者乘坐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一艘小型交通艇前往大湖深处采访。船行湖面,四顾水天茫茫。但驾驶员紧握方向盘小心驾驶,不敢在宽广的湖面上“飙船”。
熟悉这一带水情的西洞庭湖湿地保护协会会长刘克欢告诉记者,汛期湖面看似“浩瀚汪洋”,实际上很多地方“水只有脚背深”。跑船稍有不慎,很容易发生与水下障碍物相撞、搁浅等事故。
记者汛期在洞庭湖防洪重点区域安乡县松虎洪道、沅江市南嘴镇目平湖堤防沿岸看到,堤内村庄二层楼房屋顶,与堤外风急浪涌的洞庭湖湖面高度几乎持平,“悬湖”之势触目惊心。
在国家重点报汛站——城陵矶(七里山)水文站,长江委水文中游局岳阳分局局长陈建湘等认为,同流量高水位、小流量高水位、中高水位维持时间拉长等现象,显示洞庭湖水系蓄水、过水能力下降问题日渐突出。
湖区多位水利专家反映,近年洞庭湖区防汛存在“涨急退缓”现象。以有一线大堤420公里的安乡县为例,7月上旬短短不到10天时间,全县16处水文站点就全部超警戒水位,有的还突破了保证水位。水文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下旬至9月中旬,洞庭湖长时间维持高洪水位。从城陵矶站7月4日18时达到警戒水位开始,洞庭湖区水位超警戒过程持续了60天,仅次于1998年、1954年的洞庭湖区超警戒时间长度。
沅江市水利局总工程师潘群芳、安乡县水利局总工程师刘文祥等告诉记者,今年汛期,当地水利专家和广大干部群众,长时间夜以继日守卫在大堤上,巡堤查险工作量很大,险情频频发生,抗洪人力物力财力代价很高。
湖区多地干部也反映,近年抗洪由过去的“短时突击战”变成了“持久战”“阵地战”“拉锯战”。
“在今年夏季洪水中,洞庭湖区没有发生溃垸溃堤险情,看起来‘外伤’不重,其实‘内伤’不轻。”有湖区干部告诉记者:“由于水位高、退水慢,打持久战,湖区每天都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最多的时候有的地级市每天投入就高达数百万元,地方财政负担沉重,对湖区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危及防汛与生态
湖区多地水利专家告诉记者,长年泥沙淤积等因素,使洞庭湖面积从19世纪中叶的6000平方公里,下降到目前的2625平方公里。“沧海桑田”变迁中日益缩小的洞庭湖,淤积还在不断催生“湖泊河道化、河槽洲滩化、洲滩陆地化”。
“有些年份从卫星图像上看冬天的洞庭湖,几乎看不到水面,仅留湘、资、沅、澧尾闾河道和草尾河、湘江入湖深槽。”一位水利专家打开近年绘制的1∶300000《洞庭湖水利工程图》,记者看到,这张差不多有半人高的地图上,东洞庭湖只有巴掌大,而西洞庭湖差不多只有几个指甲盖大小。其余的“洞庭湖区”,实际上是水网纵横的陆地。图中还有很多深入有限湖泊腹地的白色区域,是近年发育而成的洲滩,除了洪水来时会成“沧海”,其余大多数时候都是“桑田”……
水利专家们指出,洞庭湖淤积问题逐年积累,除了加重防洪压力,还存在多重负面影响:
一是调蓄能力弱化。
湖南省洞庭湖水利事务中心主任沈新平介绍说,水文站输沙量资料显示,1956年至2019年洞庭湖区淤积泥沙52.15亿吨,其中三峡工程建成前年均淤积量为1.14亿吨。尤为明显的是,因为“四口”水系泥沙淤积、三峡蓄水后清水下泄导致“四口”处的长江河床刷深等,长江入洞庭湖的“四口”年均流量由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1332亿立方米减少到如今的479亿立方米,汛期洪峰流量分洪比由40%降低为25%左右,“长江之肾”分洪功能明显减弱。
沈新平告诉记者,1949年洞庭湖容积有293亿立方米,如今只有167亿立方米,仅相当于湖南省的一座大型水库东江湖水库的2倍。对比之下,云南省抚仙湖面积只有洞庭湖的十分之一,容积却有约200亿立方米。“洞庭湖看着面积很大,其实水很浅,容水量很小,调蓄能力越来越弱。”他说。
二是河湖水系衰减。
记者从湖南省洞庭湖水利事务中心了解到,江湖关系变化和泥沙淤积,导致枯水期长江水进不来、洞庭湖水蓄不住,河湖水位降低,季节性干旱、断流式缺水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四口”水系地区,河道断流严重。除松滋西支外,其他河道年均断流达137天至272天,藕池西支2006年断流达336天,导致300万亩耕地、280万人口的灌溉和饮用水受到影响。
三是生态环境恶化。
当前,洞庭湖旱季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存在“水呆、水脏、水臭”现象,易引发血吸虫病、各类结石病等疾病。一些湿地洲滩功能退化,如面积达3万亩的鱼类天然产卵场鲁马湖。此外,湖区部分地区植被由湿地型向中生性草甸演替,湿地碎片化趋势也日益明显。随着生物多样性下降,洞庭湖区一些地方生态环境不利于野生水生动植物生存与迁徙,内湖、哑河以及外河水环境容量降低。
四是产业发展受限。
“鱼米之乡”很多地方要靠发展农业生产如稻虾产业维持生计。如今,湖区水质差、水量少成了主要制约瓶颈。季节性缺水、水质型缺水、地域性缺水,湖区一些地方要靠长途跨区调水、多级提水,发展经济成本很高,有时候连人畜饮用水都比较紧张。
五是通航保障率降低。
受洞庭湖区淤积萎缩、枯水期湖区水位降低等影响,湘江和沅水尾闾、松虎—澧资航道等湖区主要航道的通航条件恶化,航道连而不通、通而不畅,水运通航保障率降低,枯水期船只搁浅、堵船、滩险恶化致使船只航运不便,事故时有发生。
前不久,湖南获批设立自贸区,其中位于长江和东洞庭湖畔的岳阳片区,承担湖南经贸通江达海枢纽的重任。
但是,岳阳一位航运专家告诉记者,由于航道淤塞,万吨轮船在岳阳片区附近洞庭湖水域无法保持全年通航。再往湖区深处,通航能力更弱。这种状况,对湖南航运经济大发展构成严重掣肘。
“碎石”“排石”并举拯救“长江之肾”
洞庭湖区县市多位水利专家认为,在洞庭湖区开展大规模河湖疏浚,是从根本上改善洞庭湖水环境的重大战略举措。
一是河道疏浚。
疏浚“四口”口门和洪道,实施“引江济湖”,将深挖储水和引水入湖并举。通过河湖疏浚,在丰水季增大行洪断面,降低洪水水位,减轻防洪压力;在枯水季增加蓄水容量、缩短断流时间,缓解缺水压力;提高通航能力,形成以岳阳城陵矶为中心的大洞庭湖航运枢纽体系,大范围通行5000吨级以上船舶,重振洞庭湖水运物流优势。
二是工程辅助。
建议在洞庭湖水系一些关键节点建闸控制,发挥汛期行洪、汛末蓄水功能。通过自然与人工手段,修建河河相连、河湖(库)相连以及湖湖(库)相连等连通工程,保持不同区域水体之间的连通和循环。还建议打通洞庭湖洪道、支河、运河、平原水库、内湖。沈新平认为,对藕池河系鲇鱼须河、陈家岭河及藕池西支、松滋河系大湖口河等支汊河道上下游建闸控制,建设平原水库,缩短汛期防汛堤线,能有效缓解枯水期缺水问题。
湖区水利专家认为,实施洞庭湖大规模疏浚工程及相关项目,能显著改变洞庭湖区水环境、显著提升湖区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保障能力;疏浚中产生的泥沙用于加固一线防洪堤防,还将极大地提升洞庭湖堤防的防洪标准。对于这一利国利民的工程,建议国家纳入“十四五”规划及河湖疏浚治理专项规划,尽快立项并付诸实施。
来源:瞭望
作者:苏晓洲 周楠
编辑:杨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