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共享电单车告别“野蛮生长” 下一步怎么骑?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新 郑旋 欧阳倩 编辑:杨雁霞 2020-11-30 10:24:59
时刻新闻
—分享—

11月25日,长沙市芙蓉广场,城管执法人员清理无牌照共享电单车。湖南日报记者 范远志 摄

11月23日,长沙有关部门集中约谈6家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要求3天内清理回收无牌照共享单车,整治不到位的,将限期整改直到下架,给长沙愈演愈烈的“共享单车之战”当头泼了一瓢冷水。

2017年,共享电单车开始进入长沙,逐渐成为市民短途出行首选。但从2019年开始,各种出行企业纷纷进入长沙,过度投放、无序竞争、乱停乱放,直接导致了城市秩序问题丛生。

到11月26日,企业共回收无牌电单车21.7万辆,路上共享电单车少了很多,城市也变得清爽起来。不过,不少市民疑惑,整治之后,能否刹住共享电单车超量投放之风?

跑马圈地:

13家企业涌入,60万辆共享单车让城市不堪重负

2017年10月,享骑电单车作为第一个共享电单车品牌开进长沙,解决出行最后三公里的痛点,受到市民欢迎。2018年3月,哈啰助力车入驻长沙,后来居上,独占鳌头,快速打开长沙市场。

虽然在当时,共享电单车竞争已逐渐显露,但由于政策“不鼓励、不发展”,因此基本处于稳定阶段。

2019年4月,被誉为电动自行车行业“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出台,该政策明确了电动自行车的标准,属于标准之内的电单车将被归为非机动车,上路并不需要驾照。

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共享电单车数量已超过100万辆。在未来5年,用户对于共享电单车的需求将进一步激发,预计2025年共享电单车投放数量将达到800万辆,收入规模将达到200亿元。

这样的行业潜力,让不少共享出行巨头跃跃欲试。然而,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相继发布文件,对共享电单车表态“暂不发展”或者“不鼓励发展”。这让出行巨头将目光投向了二三线城市。

在不少出行巨头看来,长沙地形较平整,100多公里自行车道骑行自如。此外,长沙经济多元,夜经济繁荣,营商环境良好,政府对共享电单车政策比较宽松,长沙的发展潜力,使其成为各方争夺的“香饽饽”。

2019年下半年开始,青桔、小遛、美团等电单车陆续“进军”长沙市场,一时间,长沙涌入13家企业,满城可见“五颜六色”的共享单车,“彩虹大战”拉开序幕。

各大品牌在长沙“跑马圈地”。数据显示,2019年底,长沙市共享电单车还不足10万辆,到今年11月初,共享单车超过60万辆,其中电单车约46万辆,在全国首屈一指。目前,长沙市共享单车密度约为1380辆/平方公里,100人共享单车拥有量为7.1辆,这对于地理面积和建成区空间并不宽裕的长沙来说是不小的负担。

乱象丛生:

过量铺排,出行方便变不便

市民张杰的公司离最近的地铁站有15分钟的路程,每天早晨从地铁1号线铁道学院站下车后,骑共享电单车,5分钟就可到公司。

根据《2020年共享电单车出行观察报告》对长沙等三座城市的出行大数据分析,2019年11月至2020年7月间,长沙用户平均单次骑行15分钟,行程2.5公里;骑行时速约10.9公里。数据显示,美团小黄车最多一天被骑了13次。

可是,就在今年下半年,在长沙商场、地铁口、学校和医院附近,电动单车已成泛滥之势。

“地铁口停车黄线内只能放三四十辆共享电单车,但最多时竟停了200多辆,整个人行道被共享电单车占领。”张杰常常因为车辆停不进黄色停车区域内而被扣除15元。

占道、无序,已经成为常态。

“小区前面一条巷子口,到了晚上,停满各种共享电单车。”家住开福区福泽园小区的李先生发现,小区附近不少街巷,都被共享电单车“侵占”,原本拥挤的上班路,被挤得更窄了,走路都要侧着身走。

“社区经常接到投诉,我们也头疼不已。”芙蓉区丰泉古井社区党委书记龙欣介绍,社区地处五一广场周边,人流密集,投放的共享单车数量也多,横七竖八停放的共享自行车随处可见,给区域形象和社区管理造成很大困扰。

“共享电单车确实方便了市民。但市场真的需要这么多车吗?”龙欣说,社区也想了不少办法来缓解这一难题,但还是难以招架。

过量投放的“车海战术”成为共享电单车高现金流的不二法宝。共享电单车企业铺的车越多,越容易被用户选择,也就越得利。

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电单车的骑行时长一般在15分钟,客单价2块钱左右。以一台翻台率6次的电单车为例,一辆电单车的盈利额在12块。一台电单车的成本为5000元左右,10万台电单车,一天的收入在120万元,大约14个月回本。

集中整治:

3天回收21.7万辆,路面秩序向好

11月23日,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集中约谈小遛共享、喵走、哈罗出行、青桔、美团、喜宝达6家共享电单车企业,要求上述企业即日起至11月26日前清理回收无牌照电动自行车。

长沙市城市管理与综合执法支队常务副支队长朱兵告诉记者,按照“先整治、再规范、建长效”原则,27日以后,城管、交警部门对违规投放的共享单车(电动车)进行清退。

被约谈之后,企业加大了无牌电单车回收力度。

11月26日晚上11时,美团电单车开福区负责人陈伟红还在带领团队进行车辆减量回收工作,这是第三天24小时不间断搬车。

美团电单车长沙负责人表示,26日当天,美团电单车一天回收3万辆,回收的车辆将被运输到统一的场地,逐一登记入库后再转运异地。

从西二环拐入岳麓区含浦路,行走1000米左右来到一家驾校。记者看到,一万多平方米的练车坪内,整齐摆放了大量青桔共享电单车,规模颇为壮观。

“公司临时租用了5个停车场摆放车辆,这个停车场停放了1万多台无牌车辆。”值守的工作人员介绍说。

青桔长沙城市经理李震介绍,公司计划将无牌车辆集中在仓库维修整备,待后续重新上牌后再投入运营。

根据长沙市交警部门发布的数据,美团、青桔、哈罗出行、小遛等企业应回收共享电单车38.73万余辆。记者从长沙市城管执法局了解到,“三日之约”已过,全市已累计回收各类共享电单车21.7万辆,路面整体秩序呈现向好趋势。

规范发展:

总量控制在20万辆左右,打分考核决定车辆配额

集中整治之后,下一步如何规范共享电动单车过量投放卷土重来?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国内多地对电单车市场的监管大多仍属空白,无章可循。今年9月30日,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和推动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实行总量控制、配额管理,加快完善设施供应。

但是总量控制多少合适?如何实行配额?文件并没有说明。在全国层面,一直以来没有一套完整的、符合城市实际的测算方法,一个城市究竟能停放多少车、市民需要多少车、企业投放多少,往往是根据地方政府的要求来做的结果推导。

“目前分两阶段走,整治规范期间控制共享电单车在10万辆左右,后期根据配额管理,总量控制在20万辆左右。”对此,长沙市交通运输局出租车管理处负责人介绍,日前,该局牵头出台了一个共享单车投放管理方案,对共享电单车实行准入制,并对出行企业合规情况、车辆调度能力、车辆停放管理、车辆上牌管理等进行考核打分,根据分数高低,由交通、交警和城管3个部门共同协商,决定企业投放配额;如果分数太低,就会对现有的车辆进行减量。

“只有规范了,才有市场。”哈啰出行长沙负责人表示,今后将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积极完成上牌工作,按照有关规定科学合理投放,足额配备运维人员车辆,通过政企共管优化交通环境,以带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良好的市场需要大家共同维护,无序投放只会增加城市道路交通压力。”青桔长沙城市经理李震介绍,在后续运营中,将设置更多的定点运维,借助大数据提前预测易淤积点位,对整体骑行数据做二次分析,与主管部门一起商议出最符合长沙慢行交通特点的投放数量。

共享电单车经过野蛮生长期后,通过此轮整治和规范,是否能走向健康发展?我们将拭目以待。

■短评

严管才是厚爱,规范才能发展

陈新

最近几天,曾经热得“发烫”的共享电单车,随着寒冬到来暂时“退烧”了。长沙集中约谈共享单车企业,企业快速反应,迅速回收无牌电单车,城市市容大有改观。

对企业自身来说,“退烧”并非坏事。争抢地段,过量投放,无序竞争,大铺摊子,直接导致自身运维跟不上,运营成本增加,车辆翻台率减少,这种混战不是长久之计,更不可持续。这也是部分出行企业看到这个态势后,主动“瘦身”的原因之一。

对社会来说,共享电单车“退烧”也是好事。在这一年里,各色电单车在一些区域泛滥成灾,逐渐演变成添堵的角色。“退烧”之后,街上的共享电单车数量有所减少,但这正是共享电单车角色的再次回归,也是政府部门优化市民出行,维护城市秩序的一个举措。

这次整治也让我们看到,如果任由资本驱动,不设门槛,任意投放,共享电单车治理难免会走上“先投放后治理”的老路,这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规范才能发展。希望政府、企业、公众各方合力,让共享电单车在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上骑得又好又稳。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新 郑旋 欧阳倩

编辑:杨雁霞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