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诗歌原乡,汨罗文旅有了魂

来源:观潮的螃蟹 编辑:廖浩宇 2020-12-13 23:36:56
时刻新闻
—分享—

图片

汨罗,端午源头,诗歌原乡,龙舟故里。素有“香草美人地,诗韵汨罗江”的美称。

原本就充满诗意的汨罗,这些天更加迷人:一场诗和歌的融合伴随着音乐走向永恒,让全世界记住了诗歌原乡的魅力。

诗歌原乡向世界敞开怀抱

图片

▲12日晚,2020中国·汨罗江国际诗歌艺术周“汨罗江之夜”诗歌晚会开幕。

2300多年前,屈原在汨罗江怀沙自沉,自此,国之诗魂,化身河流,开启了浪漫主义诗歌世界。诗圣杜甫漂泊湖湘,追寻屈原的行迹,将一叶孤舟永远泊在汨罗江上。

12月12日晚,“汨罗江之夜”诗歌晚会暨“汨罗江文学奖”颁奖典礼在新落成的国际龙舟竞渡中心举行,2020中国·汨罗江国际诗歌艺术周正式启动。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张宏森等参加。

汨罗江畔“星”光闪耀,大咖荟萃,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国的诗人学者相约汨罗江国际龙舟竞渡中心,以诗歌之名,跨时空对话。

舞台流光溢彩,将汨罗江渲染得如诗如梦。晚会分为“诗魂·上下求索”“诗脉·滋兰树蕙”“诗意·香草美人”“诗情·凤鸟飞腾”四个篇章。古乐团演奏、古典歌舞、诗词吟诵、儿童歌舞、情景剧等接连登场,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美轮美奂的文化盛宴。

作为中国汨罗江国际诗歌周最重要的一环,首届“汨罗江文学奖”颁奖典礼也受到广泛关注。自去年8月正式启动首届“汨罗江文学奖”征文以来,得到了海内外作家、诗人、文学爱好者的积极响应,收到各类应征稿件156250篇,其中287件作品获奖。

图片

▲2020中国汨罗江首届“汨罗江文学奖”颁奖典礼现场。

缘何“汨罗江文学奖”会受到这么多文人骚客的热情参与,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汨罗江国际诗歌艺术周顾问吉狄马加道出了其中的奥秘:汨罗作为中国诗歌的重要源头,国内外诗人都渴望走进其中,感受伟大的诗歌传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来的一切。

作为此次现代诗离骚奖获得者,来自河南的监狱基层民警庞小伟很激动,“来到屈子行吟之地,寻找诗歌源头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如今在诗歌原乡收获了这份肯定,让我更加坚定了创作的初心,希望能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努力和汨罗人民的积极参与。

2017年,汨罗与世界许下“三年之约”,三年来,汨罗不仅先后举办了“更有清流是汨罗”文学采风、中外诗人汨罗行、诗歌音乐会、屈原学会年会、溯源汨罗江等系列活动,还将诗歌引入公众生活,让诗歌进社区、进校园。

图片

▲汨罗市正则学校的诗教活动。

汨罗正则学校诗教活动,现场千人颂《离骚》令人为之动容,热泪盈眶;诗歌擂台“战鼓”擂响,你方唱罢我登场;台上学生演绎原创诗词,台下诗人大咖中肯点评,这种“新”与“老”的互动,让人看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

正则学校校长何发意说,学习传统文化要从娃娃抓起,学校以打造“诗香校园”为抓手,开展诗歌进校园、诗歌进课堂、诗歌进课表等活动,根据不同学龄孩子因材施教,目前,学校共创作原创诗歌2000余首,诗集30余册。

如今,学诗词、颂诗词俨然成为了汨罗人民追崇的新风尚。

让诗歌原乡“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

这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是一场诗歌的归来,这更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鲜活阐释,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也是汨罗市传承精神文明,发展诗歌文化,生动宣传与推广汨罗文化旅游品牌,提升城市形象,丰富旅游名县文化内涵的生动实践。

屈原、杜甫和黄庭坚三位文化名人的加持,汨罗江被赋予了更多内涵,使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名河。那么如何在旅游中注入文化之魂?

观潮君认为,就是要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把中华文化的价值理念和鲜明特点更加生动地呈现出来,从而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保护、利用和传承。

图片

▲汨罗江国际龙舟节龙舟赛现场。

汨罗既有湘楚文化的深厚底蕴,又有黛青江碧的灵山秀水,文化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漫步诗歌原乡,畅游香草美人地,有美景更有文化,有民俗更有诗意,有特色更有融合。

为打造“汨罗江文化大IP”,汨罗以举办“中国•汨罗江国际诗歌艺术周”活动为抓手,不断夯实产业基础,推进改革创新,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上做出很多探索,用文化的养分滋养旅游,用旅游的载体繁荣文化,促进岳阳乃至湖南省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文化资源是可持续的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汨罗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底蕴所在。如何塑造汨罗品牌?汨罗市坚持项目优先,盘活文旅资源,做强产业支撑,不仅让汨罗“亮”起来、“活”起来,更“燃”起来、“热”起来。

图片

▲冬日漫步长乐古镇,喝上一碗热腾腾的长乐甜酒,暖心!

长乐镇是汨罗江注入汨罗的首站,古镇有着传承千年的独特民俗非遗文化,是汨罗遗存永久的璀璨明珠。走进“回龙门”,漫步麻石老街,品一碗长乐甜酒,赏一出抬阁故事,在游玩中了解长乐非遗文化。

“长乐古镇文化活动丰富,形式多样,全民参与,让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也让游客能从中了解到当地文化的深度和厚度,坚定了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信心。”西藏诗词学会副会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国宝欣慰地说道。

图片

▲长乐非遗文创展示体验基地,舞龙舞狮表演。

近年来,汨罗围绕“建设更高品质生态文化活力汨罗”奋斗目标,强化“融合发展、全面发展”两大理念,充分挖掘自然和人文资源,推进屈子文化园配套建设,改造屈子碑林丰富景区文旅体生态,创新吸引游客的多种旅游产品,创建5A景区,打造成一个带动全市文旅体融合的核心景区。

同时,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做好“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文章,开展文旅、农旅示范创建,保护民居民宿,升级农旅产品。研发推广长乐甜酒、屈原酒、马復胜、玉池山珍、汨罗香囊等文旅产品,“汨罗优品”旅游产品初具规模。屈子文化园先后获批湖南省首批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基地、长江中游城市群优秀研学旅行基地,晋升为国家4A旅游景区,长乐甜酒小镇获评国家3A旅游景区,白水镇西长村入选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

图片

▲屈子祠。

配套设施建设也逐步加快,屈子文化园建成屈子书院、香草湖、饮马塘、濯缨桥等景点,建好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餐厅酒店等服务配套,新市慢城古镇建成滨江古街,长乐甜酒小镇建成故事文化街。与白水西长花海、大荆樱花园、罗江杨梅园、新茶村茶园互相补益。

文化有文化的传统,旅游有旅游的经验,文化与旅游融合,离不开创新发展。“中国•汨罗江国际诗歌艺术周”的成功举办无疑为打造汨罗江“中国诗歌”文旅IP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开启了汨罗文旅融合的新篇章。

汨罗正逐步形成以屈子文化园为核心,以弘扬屈子文化为重点,以汨罗江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主线,充分利用人文和自然资源,努力开创文旅体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图片

▲中秋节,新市古镇有烧宝塔的习俗。

截至目前,汨罗市共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处、国家3A级旅游景区3处、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文旅企业660家、规上文旅企业38家;有包括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汨罗江畔端午习俗”和国家级非遗项目“长乐故事会”在内的27个非遗保护项目和220余个非遗登记项目;还有“长乐甜酒”“汨罗粽子”两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资源优势明显。

汨罗市委书记喻文表示,中国汨罗江国际诗歌艺术周是彰显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是凝聚上级关怀和社会关切的文旅盛典,是展示“三个汨罗”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和提升文化地标国际影响的有利契机,汨罗将举全市之力迎接中外诗人、作家、学者到 “蓝墨水的上游”,来感受诗意的生活,弘扬屈原文化与时代精神。

来源:观潮的螃蟹

编辑:廖浩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