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即将收官,我省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情况如何?不动产登记服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各项改革政策推进得怎么样?
“十三五”期间,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强化责任、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我省自然资源事业迈上新台阶。土地保障能力全面提升、资源保护成效明显、不动产登记等便民服务改革推进扎实有效。
展望“十四五”,全省自然资源工作将继续“满怀大地深情”,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要素供给“有力”
资源保障大提速
时下,常益长高铁建设如火如荼,预计长沙到益阳段明年通车,2022年底实现全线通车。
“前期用地报批工作进展顺利,为工程‘抢时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常益长高铁征拆协调办主任张均良介绍,常益长高铁用不到6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般需要1至2年的报批工作,刷新了湖南铁路合法用地报批最短时间纪录。
土地是民生之本,是发展之基。“十三五”以来,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强化土地要素保障,疏通堵点、攻克难点、打造亮点,“跑”出了用地保障新速度,释放出了更多的土地红利。
土地要素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我省全面落实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要求,累计执行新增建设用地计划超5.2万公顷,批准总用地面积超8万公顷,供应土地11.57万公顷,实现土地出让价款8800亿元。批复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4.73万公顷。
用地审批服务不断优化。通过建设用地审批联审制度改革,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我省目前单个项目用地审批办结时间压缩至10天以内。
土地资源“保供”有力,矿产资源勘查增储亦进展顺利。近几年,我省新发现矿产地41处,新增探明锰矿矿石量1600万吨、铅锌金属量160.1万吨、锡金属量27.4万吨、锑金属量42.8万吨、金金属量211.6吨、矿泉水0.9万立方米/日;共完成了22个重要矿种的资源潜力评价。
资源保护“得力”
耕地矿产开发利用合理有序
12月初,走进衡南县长鸿矿业鸿发采石场,只见路面进行了硬化,路旁种上了树,边坡铺上了草,损毁的山体正在复绿,与几个月前尘土飞扬、嘈杂无章的景象大不相同。
“十三五”以来,我省为保护矿产资源、维护矿山安全,坚持“重拳”整治矿山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仅近两月,全省就排查非煤矿山领域矿山(采矿点)1300余处,发现违法违规行为159起,取缔关闭118处。
矿产开发秩序持续好转。通过专项整治,近5年全省采矿权数下降至4970个,较规划控制数6500个少1530个,大中型矿山占比达18.59%,55家绿色矿山纳入国家名录。砂石土矿由最高时期的3606个下降至2456个。对自然保护地和生态红线内的526宗矿业权进行了处置。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成效初显。统筹推进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试点;完成长江岸线和湘江干流10公里范围内的545个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修复损毁土地1911.52公顷。
我省坚守底线思维,确保生态保护红线不减一点,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一分,传统村落保护范围不退一步,持续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
目前,全省耕地保有量6223.1万亩,高于规划目标277.05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4950万亩,补充耕地91.95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458.1万亩。
民生服务“给力”
各项惠民便民改革向纵深推进
11月26日,在长沙梅溪湖的金茂湾项目交房现场,540户业主接过了新房钥匙和不动产权证书。金茂湾项目是长沙市首个交房当天即交证的全装修项目。
“以前买房从签约到拿房产证,要两三年的时间,给大家在落户、银行贷款等方面造成了一定困扰,现在交房即交证,老百姓心里也踏实!”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全省新建商品房全面推行“交房即交证”。
“十三五”以来,全省自然资源系统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自然资源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动产登记服务提质增速。全省大力推动建立和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持续推动不动产登记“最多跑一次”改革,并全面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截至2020年10月31日,全省共计组建服务窗口2121个,颁发不动产登记证书691.81万本、不动产登记证明708万份。不动产一般登记、抵押登记业务办理全面压缩至5个工作日。
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向贫困地区单独下达新增建设用地扶贫专项计划,切实保障脱贫攻坚项目用地,扶贫项目报批可通过“绿色通道”办理。用好用活增减挂钩政策,贫困地区共流转增减挂钩节余指标0.7567万公顷,实现流转收益225.91亿元。
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全面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累计投入资金70.99亿元,建成地质灾害应急中心112个,实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5376处、搬迁避让26042万户8万人,消减地质灾害隐患8873处,实现地质灾害因灾死亡率和受威胁人数双下降。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黄利飞
编辑:陈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