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五周年 洞庭湖区环境更美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易思含 编辑:彭笑予 2021-01-06 09:34:18
时刻新闻
—分享—

28471609862742609.jpg

2020年10月30日,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的灰鹤。图/新华社

五年前,2016年1月5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习近平总书记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指明方向,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全面实施。

五年来,湖南始终围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切实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湖南各地居民,对于身边的环境变化有了切实的获得感。

昔日,岳阳市君山区华龙码头是一片砂石码头,成天被噪声包裹,砂砾成堆。今日,走在华龙码头,可以见到成群结队的江豚。

在君山区交通运输局局长陈运华看来,华龙码头迎来了不少喜人的蜕变。他拿起手中的望远镜,清晰看到数只白鹭在洞庭湖边栖息。

这里的变化,也是长江经济带生态改善的一个缩影。

黑臭水体没了东风湖成为岳阳新名片

华龙码头建于2002年,位于君山区芦苇总场,占地面积50亩,2017年6月,君山华龙码头开始拆除,共清除砂石80000立方米,回填土方9900立方米,复绿面积33000平方米。2017年7月,岳阳全面实施长江岸线专项整治、洞庭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对沿长江岸线和洞庭湖君山水域原有的39个非法砂石码头全部取缔,并开展复绿工作。

陈运华介绍,水生态问题曾是洞庭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最大的难题。从2016年起,湖南省在洞庭湖区启动沟渠塘坝清淤、禽畜养殖污染整治、河湖围网养殖清理、河湖沿岸垃圾清理、工业污染源排查整治等五大行动,并同步实施湿地修复和黑臭水体治理,推进退养还净、退林还湿、退淤还畅。自2017年以来,洞庭湖越冬候鸟的数量逐步增加,从生态角度反映出洞庭湖环境治理的成效。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2020年鸟类监测公报显示,2019-2020年越冬期间,保护区通过对越冬水鸟越冬初期、隆冬期和迁徙前期3次环洞庭湖流域同步调查,记录到在洞庭湖越冬栖息的水鸟,最高值记录为7目12科65种311288只,较上年度增加了25%。

城市环境治理,不仅给居民带去整洁舒适的“里子”,也为城市带来光鲜亮丽的“面子”。

通过三年治理,岳阳东风湖在2020年全面消除黑臭水体,目前水质已提升至IV类,东风湖新区正在成为岳阳的城市新名片。

2020年,岳阳成功获批“国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成为第5个国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城市。

家门口的矿山得到整治,大通湖变清了

绿色蝶变,无处不在。

益阳市位于湘中以北,雪峰山东南麓,素有“有色金属之乡”之称。

益阳市赫山区泥江口镇南坝村宏安矿业采矿区,由于开采过程中堆弃在现场的煤石未进行有效覆盖,一度造成矿石随雨水的冲刷进入河道、农田,造成江河淤塞,并威胁到周边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53岁的谢安喜家就住在南坝村,与这片矿山相邻,矿山的变化,他全看在眼里。

“现在安静了,过去这里经常发出噪音。”谢安喜回忆过去,由于石煤矿山无序开采,废水排放污染问题突出,导致周边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益阳市将全市22个石煤矿全部纳入整治范围,包括宏安矿业在内。目前,这22个石煤矿已全部完成施工整治验收。废水、废渣、挂网喷浆和复土覆绿完成率均为100%。已整治的项目废水达标排放,接纳的溪流水质达标;废渣得到有效处置,周边重金属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场地覆土覆绿,又见绿草如茵。

对比过去,谢安喜特别满意现在这份安静,享受这片生态。在他看来,现在喝的水干净了,散步的环境清澈了,居住的环境空气更加清新了。

近些年来,随着大力推进水环境治理,益阳大通湖的水质也在持续向好改善。

在大通湖区河坝镇水草种植基地,大片红莲、苦草等水生植物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景。

在综合施策推进水环境治理之前,这里并不是这样。2015年,一份水质监测报告显示,大通湖水质沦为劣V类。随着逐步的调查,潜藏在大通湖内的掠夺式养殖模式浮出水面:大通湖被118公里的围网人为地分割成一个个“精养鱼池”。村民王先生表示,之前这里的人环保意识淡薄,只为了经济效益而养鱼捕鱼。现在为了未来的长远利益,自己从守渔者到守水者,希望未来水质能接近二类。“希望未来水能喝,河水炖河鱼。”

大通湖从中央深水区向岸线依次构建“沉水—浮叶—挺水植被带”,湖底长出“水下森林”。结合沿岸生态截污,沿湖种植的红莲、苦草等经济植物,将让湖区居民增收致富、解除后顾之忧。

退捕之后,渔民变成环保志愿者

今年1月1日起,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泊等重点水域将实行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

记者了解到,在常德市汉寿县,一批靠打鱼为生的渔民逐渐上岸转型。今年58岁的刘克欢一直认为自己会像父亲或者爷爷一样,一生靠捕鱼养家。直到离船上岸后,做起了环保志愿者,开启了和过去完全不同的新生活。

刘克欢是汉寿县岩汪湖镇岩汪湖村的村民。过去,刘克欢家中祖祖辈辈以捕鱼为生,如今,刘克欢是西洞庭环保志愿者分队队长。

刘克欢的变化,是渔民退捕上岸的缩影。2020年1月1日零时起,湖南省内44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全面永久性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截至2020年10月22日,湖南省建档立卡渔船、渔民全部退出,共回收处置渔船27763艘,全省19154本捕捞证书全部注销,渔船网具捕捞证回收处置全部完成。截至2020年11月12日,全省分类处置涉渔“三无”船舶71981艘,禁捕水域基本实现“四清”目标。

据了解,退捕渔民就业安置已基本保障到位,截至2020年12月17日,湖南省实际需退捕的27055名渔民信息摸底核查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另外,退捕渔民社保政策落实工作已基本完成,符合参保条件的退捕渔民26829人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系统。湖南省退捕渔民家庭中有9094人次纳入各项社会救助范围。

新闻链接

长江流域2020年首次实现消除劣Ⅴ类水体

据新华社电 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司长罗国三5日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5年来,长江流域劣Ⅴ类水质比例从2016年的3.5%下降到2019年的0.6%,2020年首次实现消除劣Ⅴ类水体。

罗国三在当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长江流域优良断面比例从2016年的82.3%提高到2019年的91.7%,2020年1至11月进一步提升至96.3%。

他说,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水收集管网长度比2015年增加20.7%,城市和县城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比2015年提高60.7%。一大批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被关停取缔,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超过8000家。1361座非法码头彻底整改,2441个违法违规项目已清理整治2417个,两岸绿色生态廊道逐步形成,沿江城市滨水空间回归群众生活。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生物多样性退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副司长赵世新说,下一步要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继续推进城市黑臭水体、工业园区、入河排污口、自然保护区等重点整治专项行动。系统谋划“十四五”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等要素,持续提升长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力争在重点行业绿色发展、面源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等关键环节上形成突破。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易思含

编辑:彭笑予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