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绒全家福。
每一年都有年终岁末,然而哪一年都没有2020这样,令常德市石门县壶瓶山镇平洞村村民王美绒百感交集。
1月12日,已搬进宽敞新居的王美绒身心愉悦,丈夫在县城做完年前最后一单木工活就要回家了,女婿也在镇上干起了他的“老本行”,并接受镇政府组织的电商培训,女儿带着孙子在一旁嬉闹……这都让王美绒对未来充满憧憬。
走过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输血重要,造血更重要”的扶贫金句,温暖了千千万万贫困家庭。
王美绒一家子在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帮扶下,利用国家帮扶政策,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享受健康扶贫、产业扶持,实现家庭年收入由不足4000元到现在的60000元的转变。王美绒说,现在她不再是家庭的负担,他们也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了,“多亏了这个时代!”
历时9个月,观潮君7上壶瓶山,往返5600余公里,记录了这一家子春夏秋冬的收获与幸福。从深度贫困奔向幸福小康,如果说这一家子的故事,是湖南波澜壮阔脱贫故事中的生动缩影,那么,这一家子的春夏秋冬,更呈现出一幅浓缩脱贫攻坚成就的精彩画卷。
▲王美绒家的老房子。
▲2016年,王美绒一家住进了新房子。
搬出穷窝窝,敲开幸福门
石门县,隶属于湖南常德市,武陵山脉东北端,因地势险海拔高,被称为“屋脊县”。
这样一个平均海拔500米左右的湘鄂边陲县,山高林密、位置偏僻,交通成了制约发展的瓶颈。在2018年之前,石门县是常德市唯一不通高速公路,甚至没有一级公路的县,对外的3条出城主通道等级不高、通行不畅。本地盛产的柑橘、茶叶等农产品和煤炭、石膏、磷矿等矿产品运不出去,群众急需的农资、生活用品运不进来。
壶瓶山镇位于石门县西北部,下辖38个村(社区、林场),最高海拔2098.7米,是湖南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乡镇,同时也是深度贫困地区。
回想2016年以前,王美绒一家住在新房子屋后约300米的山坡上时,4间土房青瓦屋,墙体多处开裂,加上自己身体一直不太好,想邀请亲人吃一顿饭都为难。
“全年有8个月时间地面生潮气,下雨就成灾。”一想到在老房子里生活的那些年,王美绒苦不堪言。2013年3月的一天晚上,暴雨倾盆,熟睡之中,一声巨响,将她和丈夫从梦中惊醒。“屋后泥土塌方,冲垮了房子后面的半面墙。”她和丈夫打着手电筒,用锄头开沟排水,防止房屋再次受到冲击。
由于老房子位于半山坡,王美绒家下山的通道是一条不足1米宽的泥泞小道。一旦遇上玉米、花生等农作物成熟时,运货出山可成了大难题。
“只能用骡子运货。”王美绒说,直到2014年5月,村支书王立军来到他们家,告知其一家人已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一家人的生活终于看到了曙光。2016年2月,王美绒家又赶上了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全镇投入资金近1亿元,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434户(其中包括同步搬迁34户)。他们家正在修建的新房子也享受了人均4.1万元的补助,全家共计10余万元。
红墙瓷砖、水泥地板,堂屋、卧室、厨房……新房虽不大但实用。同时家门口也新修了马路,直通镇上。
努力让搬迁群众就业有着落、生活有奔头。易地扶贫搬迁的答卷,写满了搬迁群众的幸福笑脸。
▲曾经,一场接一场的疾病不仅使王美绒丧失劳动力,也让家庭陷入深度贫困。
▲王美绒说,当一个家庭不再因病致贫时,就是真正的幸福。
阻断因病致贫返贫,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回忆起4年前第一次享受健康扶贫政策的场景,王美绒依旧热泪盈眶。
接过结账单的她,当时眼泪刷刷直流,一旁的护士连忙问:“阿姨,怎么啦?还是不舒服吗?”王美绒又哭又笑:“不是不舒服,是国家的政策真的太好了!”
这张薄薄的账单对王美绒来说“分量太重”:总计3000元的医药费,她只需自掏腰包300元。“那一刻的眼泪包含了太多情感,感激、感动、希望……”这个因长期患病而被人称作“王院长”的贫困户,再也不会在求医的路上发怵。
从1998年起,王美绒连续患上胰腺炎、卵巢囊肿,先后动了两次大手术。2009年,她又患上了人生中的第三场大病:重度类风湿关节炎。很长一段时间里,王美绒最怕和丈夫覃业权四目相对,“最苦的时候,我们连下锅的米都没有!”
覃业权本是个手艺不错的木工,收入也还可以,可王美绒一病,覃业权要分身照顾她,收入减少,医药费无底,家里把能卖的都卖了,可日子总是熬不到头。
如今,再回忆这些往事,夫妻俩相视一笑,王美绒的脸上还泛起了一丝红云。现在去医院,王美绒只需要带一张医保卡。“有这个东西就够了,不但报销比例高,还可以先住院再结算。”王美绒将医保卡掏出来,扬了扬。
“你说生个病对我们老百姓来讲,是不是就像压了一座山?要是没有这么好的政策,这些‘大山’,我们恐怕是翻不过去了。”王美绒说道。
在农村,因病致贫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仅壶瓶山镇共有建档立卡户2093户6697人,其中因病致贫人数1473人,占比22.4%。这些“大山”夺走患者的健康、碾压着他们的尊严、甚至会阻断患者全家的希望与梦想。
而健康扶贫政策如同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承载着这些家庭翻过一座座“大山”,领着他们奔驰在小康之路上。以壶瓶山镇为例,一年来(2019年6月—2020年6月),全镇“四类对象”住院共1741人次,较去年同期下降33%,住院医疗费用共8334760.28元,报销费用共7609636.14元,政策内报销比例达到了91.3%;民政医疗救助1111人次,救助资金达342699.9万元;“特惠保”补助341人,补偿金额49495.32元。
如今,王美绒身体逐渐变好了,丈夫也能安心出门做工,每个月能挣9000元。去年,他们把所有的外债还清,重新开始了自己的小日子。王美绒感慨地说:“多亏了这个时代!”
▲王美绒一家子在采茶。
▲他们将茶叶送去当地合作社卖。
扶贫产业,飞入寻常百姓家
北纬30度线经过的壶瓶山,昼夜温差大、常年云雾缭绕,无污染的空气、土壤与水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这里孕育出的“三叶”——茶叶、烟叶、菜叶,品质优良,成了“抢手货”。
每逢茶叶飘香之际,壶瓶山镇盛峰茶叶专业合作社门外,满载着新鲜茶叶的农用车、手推车就会接踵而来,工作人员与茶农们验茶、称茶、铺茶、结账……
“大山虽然阻碍了发展,但也给予了我们最好的资源。”石门县壶瓶山镇党委书记陈宏平说,目前,壶瓶山高山茶叶的品牌已经打响,全镇茶叶种植总面积达3万余亩,从业人员1万余人,实现茶叶总产值约1亿元,是名副其实的“三湘茶叶第一镇”。
王美绒家的茶园共有3.5亩,由原来的水田改种而来。“我们这里的田不成片,引水灌溉也不方便,种水稻产量不高。”王美绒介绍,2014年,他们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在各级扶贫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们转变传统的耕种思路,在自家田里搞起了茶叶种植。
“茶树是村里提供的,遇到技术问题有专家指导,销路更不用发愁,我们产多少合作社就收多少。”王美绒自豪地说,每年光茶叶种植就能为家里带来近2万元的收入。
同时,“三叶”成为了壶瓶山镇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的主要产业,也成了镇里的一张产业名片。在扶贫人员的帮助下,王美绒一家种植的高山蔬菜,扩大了面积,提高了产量,从“勉强能填饱肚子”,到如今“还能卖个好价钱”。
今年以来,壶瓶山镇继续加大产业发展“以奖代补”的力度,鼓励扶持群众发展茶叶、土鸡、香猪、养蜂、药材等特色产业。同时,镇政府还要求所有贫困村都必须成立专业合作社,按照“龙头企业+贫困户”或“合作社+贫困户”的联结方式,组织贫困户以资源、资金等入股,或与贫困户签订生产合作协议、委托帮扶协议、提供保底价收购。
据壶瓶山镇党委书记陈宏平介绍,目前,壶瓶山镇共有三万亩茶叶,其中有机茶园达到一万亩,带动155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烟叶5000亩,带动8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带动35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高山蔬菜,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白先钊在常德市石门县的专业技术学校进行电商培训。
▲王美绒觉得,这一家子的新生活被点燃,幸福与希望,所有美好如约而至。
就业扶贫促增收,奔向小康有底气
产业带动就业,就业促进产业。
32岁的白先钊是王美绒的女婿。曾经,他努力想变得和城市里的同龄人一样,但因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等因素制约,城市对于他来说,只是一座“他城”。
2017年,石长铁路开通。2020年,安慈高速通车。湖南实现县县通高速。如今,水泥路也通到了自家门口。4年前,白先钊结束了在外漂泊的日子,在家乡干起了“老本行”,凭借经验和技术,扎根农村。壶瓶山镇修路搭桥盖房子,工程需求量大,白先钊开挖掘机的收入也成倍地增长。看着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他说,想成为一名新时代“产业工人”。
“一个地方发展好了,挣钱的路子多了,留在这里同样可以圆梦。”随着互联网产业在农村迅速发展,如何拓宽挣钱的路子,白先钊一直在思考。
近年来,壶瓶山镇每月摸排一次农村劳动力基本现状、已转移农村贫困劳动力情况以及未转移农村贫困劳动力情况、就业意向等信息。根据上级相关培训和镇级农技培训安排,结合贫困劳动力自身培训意愿,积极推荐贫困劳动力参加培训。近一年来,组织了5000多人次参加了茶叶加工、蜜蜂养殖以及电商培训。
如今,白先钊在壶瓶山镇政府的组织下,走进了县城的培训学校,开始了电商培训。2020年“七一”前夕,他郑重地写下了一份入党申请书。
四季轮换,见证小康。
王美绒觉得,这一家子的新生活被点燃,幸福与希望,所有美好如约而至。她说,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扶贫与脱贫距离,原来扶贫政策是画笔,握在贫困人家手里面,可以画出绿岭青坡,可以画出康庄大道,更可以画出触手可及的幸福。
来源:观潮的螃蟹
作者:观潮君
编辑:刘良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