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人民网丨94岁乡村教师 60载烛照大山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作者:李芳森 编辑:陈加宁 2021-02-23 14:05:52
时刻新闻
—分享—

唐上君家的“书楼”上,假期里都会传出解答问题的声音。人民网 李芳森摄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道二元一次方程题目的解法还有一种。”“英语用来给字母和单词注音的符号,共48个。”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奎溪镇雾寒村,94岁的退休老教师唐上君,正在自家“书楼”上,给假期在家的学生们义务补习。所谓“书楼”,其实就是唐上军自家吊脚楼的两小间阁楼。

每个假期,“书楼”上都会传出解答问题的声音。苍老,却持续多年。学生不论,从小学到高中;课程不论,语数外、物化生、政史地都能教授。

雾寒村,地处安化山区,成年人大多外出务工,山村师资力量薄弱。1997年,教师退休十年后的唐上君回到村里,开始义务给家乡的学生们补课。

从24岁进入教师职业,近40年坚守三尺讲台;从70岁重新拿起“教鞭”,24年为家乡学子义务补习……这位94岁高龄的乡村教师,在60年间燃起教育烛光,照破笼罩在山村的寒雾,帮助三代山村学子走出大山。

唐上君正在讲述自己从教的经历。人民网 李芳森摄

建校校长

“书教到哪里,学校就建在哪里”

山高雾寒,从安化县城出发,沿资水逆流而上,向青山更深处行车,60多公里后,便寻不到资水踪迹。

进入雾寒村,向村民询问唐上君的居所,都能把你领到正确的位置。当地村民说,村里三代人都曾是他的学生。

走过乡间路,行过青石桥,便来到唐上君家的吊脚楼。历经岁月,依然挺立。

听说我们远道而来,就是为了听他讲讲过去的故事,唐上君便从衣柜找出自己的“珍藏”。一件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灰布外套,唐上君保存了半个多世纪,肩膀上的层层补丁,成为故事的开端。

“当老师,那得从70年前开始说起了。”1950年,唐上君从湖南省立第五中学毕业,成为村里第一位高中生,在做了一年文书后,投身教育事业,在村里教起书来。

说是教书,村里却连学校也没有,上百名学生挤在村民的祠堂里上课。

“这可不行,得修学校。”三天开门办学,三天修建学校,一天放假休息,唐上君带着学生,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用一年的时间,修起了奎溪镇第一所小学,他也成为奎溪完小的第一任校长。

“书教到哪里,学校就建到哪里。”70年后,唐上君这样评价自己教育生涯开始的前十年。

从奎溪镇到东坪镇,从奎溪完小、奎溪中学、安化农校,一边授课一边建校的生活,10年间,唐上君带领学生和家长修建了8栋教学楼,支撑起奎溪镇基础教育的发展。

“书楼”里,涵盖着从小学到高中各科教辅资料。人民网 李芳森摄

全科教师

“自己学好了,才能教给学生”

把衣服叠回衣柜,唐上君又拿出自己其他的“宝贝”:化学元素周期表小卡片、地理拼图、语文音标卡片……

“那时候条件不好,大部分的教学用品都得自己动手制作。”回忆起任教时光,唐上君不禁感叹起生活的不易。相比于教具匮乏,教师的稀缺,更让教学工作难以为继。

“小学课程不多,我一个人还能支撑,教中学才是真的难。”从小学教育到中学,学校换了,教师却没见增加,但唐上君也想出了解决办法——学习。

抉择虽不难,但实施起来,着实让唐上君忙得不可开交:当天要教的课程,唐上君需要在前一天晚上找到科任老师学习。“自己学好了,才能教给学生。”

唐上君也从一开始的语文和数学老师,成长为英语、物理、化学、政治等门门精通的“全科老师”。终身学习的习惯,唐上君在退休后依然坚持,阁楼里的教材和辅导资料,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每个学科。

由于教材不断更新,唐上君给孩子们补习时,经常遇到搞不懂的新问题。为此,他专门托自己的外孙买了一台智能手机,学会了通过网络和孩子们一起查找解题方法。 “教孩子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还得是一桶活水。”60年的教学经历,留给唐上君这样的感受。

青石桥旁,便是唐上君家的房子。人民网 李芳森摄

家庭教师

“知识教给下一代,人生才有价值”

“唐爷爷,我快要上学了,等暑假再来看望您。”收到大学临近开学的消息,村里不少大学生们都来到唐上君家里,和唐爷爷提前道别,并约定好下次见面的机会。

在雾寒这个只有800多人的小山村里,出了50多名本科生,研究生也有4名。这些学生无一例外,都在唐上君家的“书楼”上,接受过补习。

除了自己来补习功课的,唐上君还主动上门“找”学生,唐旭芬就是其中一个。

2018年,严重偏科的唐旭芬本想放弃高考,唐上君知道情况后,主动找到她,给她补习数学。

“唐爷爷特意来我家里,要我带着数学书去找他,一道题一道题的给我讲解。”补习一段时间后,唐旭芬重拾信心,参加高考并顺利考上了大学。

“我以前读书的时候,日军的轰炸机就在头顶上飞。他们一来我们就藏起来,一离开就继续上课。”出生于1927年的唐上君,深感幼时读书的不容易,更希望大山里的孩子能够依靠学习,去外面看看更大的世界。

“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不长了,我要把它走得更宽。”在唐上君看来,方法只有一个,就是继续投身于教育事业。“能把所学的知识教给下一代,我的人生也是有价值了。”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作者:李芳森

编辑:陈加宁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