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心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的伟大征途上,中国消除绝对贫困,既让全体中国人民走上全面小康之路,也是对世界减贫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
中国为什么行?习近平总书记解码这一奥秘:“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靠的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守执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言必信,行必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
致敬这条团结之路!“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脱贫攻坚是一场只能赢的硬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发挥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领导作用,不断推进脱贫攻坚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五级书记抓扶贫,逐层签订责任书,中西部22个省区市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向党中央签下“军令状”;全党全国全社会尽锐出战,协同推进,砥砺前行。全社会各股力量、各种要素向脱贫攻坚战场汇聚,全国一盘棋,上下联动、左右衔接的扶贫工作系统高效运转,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催生出万人操弓的强大合力,汇聚起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
致敬这条人民之路!“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以人为本,把贫困群众和全国各族人民一起迈向小康社会、一起过上好日子作为脱贫攻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亿万干部群众的奋斗,激励了贫困群众拼搏圆梦,也带动了更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了人人愿为、人人可为、人人能为的帮扶格局,谱写了波澜壮阔、充满奇迹的人类减贫史诗。
致敬这条精准之路!“抓扶贫开发,既要整体联动、有共性的要求和措施,又要突出重点、加强对特困村和特困户的帮扶。”2013年11月3日,面对新时期扶贫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在花垣县十八洞村首倡“精准扶贫”方略。在“精准扶贫”方略指引下,近2000万人次进村入户,开展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史无前例地精准到人,明确“帮扶谁”;25万多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县级以上单位派出的驻村干部,做到户户有责任人,村村有帮扶队,举世罕见的精准组织,明确“谁来帮”;根据不同致贫原因实施“六个精准”“五个一批”,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实事求是的精准施策,明确“怎么帮”;明确“时间表”,引入第三方,聚焦内生力和发展力,创新构建最严格考核评估体系,审慎科学的精准评估,明确“如何退”,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致敬这条务实之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实施“五个一批”成为精准施策、全方位出击的重要战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为纲领,中央和国家机关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或实施方案,各地相继出台和完善“1+N”的脱贫攻坚系列配套措施,形成了一套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纲举而目张,全国各地展开了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产业扶贫、交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电商扶贫,“老大难”问题有了针对性解决方案,一项项扶贫攻坚创新机制陆续出台,为攻坚拔寨源源不断地释放红利。
高歌一曲慷慨路,跃上葱茏再攀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以永不懈怠的奋进姿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胡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