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戴莹芳
美国当地时间3月18日,在举世瞩目的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上,“国翻女神”张京面对中方代表长达16分钟的现场即兴发言,临危不乱、从容淡定、流畅准确地完成了口译,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声音。凭借顶配的翻译实力和心理素质,张京的表现惊艳一众网友,火速“出圈”。同时,她也让翻译这一职业翻红了一把,激发了不少网友成为翻译的梦想。
如果你也想当一名翻译,今年或将获得更多的机会。3月初,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不少高校增设了翻译专业。据统计,包括翻译在内的本年度各高校新增备案专业共2046个、审批专业177个。
这些新专业是否值得报考?在新高考背景下,报考时要注意哪些事项……连日来,记者采访了知名高校招生负责人、志愿填报专家、人力资源专家和优秀家长代表,请他们从不同角度为考生和家长支招。
12所高校“上新”翻译专业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对外语翻译人才需求量持续增加。然而,由于我国翻译行业起步较晚,翻译人才短缺较为严重。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翻译从业人员大约100万,但相对于对外交流来说,当前市场上对翻译人才的缺口率仍在90%以上。
为了应对需求增长,近些年,很多国内高校纷纷设立相关外语专业,包括翻译、英语、商务英语等专业。麦可思研究对2014—2020年本科新增专业的统计数据显示,7年间,新增商务英语、翻译专业达200个和144个。记者从2020年度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名单看到,英语、商务英语、翻译等专业也成为新增较多的专业,分别有16所、13所、12所院校新增了这三个专业。
新增翻译专业的高校分别是河套学院、大连工业大学、淮南师范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重庆科技学院、西藏大学、喀什大学、伊犁师范大学、保定理工学院。
据悉,翻译工作可分为笔译和口译两类,因从事的具体工作、个人能力不同,收入也有差异。麦可思数据显示,近三年,翻译专业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逐年增长(2017届:4990元,2018届:5412元,2019届:5737元),且均高出全国本科平均水平较多。在近三年本科女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较高的前20个专业中,翻译也榜上有名,且位次逐年递进。
据业内人士透露,如果做同声传译,薪酬按小时计算,一天收入多在5000元以上。如果是高标准的国际会议,收入超万元;一般的翻译(包括陪同翻译和笔译、口译等),收入根据个人业务水平而定。
人工智能成年度最火高校新增专业
包括英语、商务英语、翻译在内,2020年度各高校共新增备案专业2046个、审批专业177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93个,撤销专业518个。记者统计发现,在新增备案专业中,“人工智能”成年度高校新增最火的专业,共有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130所高校申请。在湘高校中,分别有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城市学院增设了这一专业。
这些高校新增的人工智能专业师资力量到底如何呢?以中南大学为例,资料显示,中南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始人工智能教学和科研的单位之一,拥有一大批人工智能专家,建有“制造过程智能控制与优化决策”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引智基地)、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平台。
除了人工智能专业,本次新增备案本科专业中,增设较多的还有“智能制造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机器人工程”。数据显示,长沙理工大学、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等84所高校新增了智能制造工程专业。长沙医学院、湘潭理工学院、湖南应用技术学院等59所高校新增了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长沙理工大学、南华大学、湖南农业大学、长沙学院等53所高校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此外,还有古文字学、融合教育、量子信息科学、能源互联网工程、智慧交通、智能飞行器技术、兽医公共卫生、创业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37个新专业被列入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新增目录专业”)。
“列入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与高校新增备案本科专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全国本科高校范围内首次开设的专业,这些专业的设立主要从国家发展角度,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人才,来解决一系列卡脖子技术领域的人才短缺问题。而后者是对于某一高校本科生专业而言属于新增专业,此前已有高校本科开设了。”中国科学院大学湖南招生组组长王新洪介绍说。
报考新增专业前先听听他们的意见
两个多月后,湖南将首次迎来“3+1+2”的新高考模式。根据《湖南省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文化考试安排和录取工作实施方案》,2021年起,我省将以“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填报单位,1个院校专业组即为1个志愿,按“院校专业组”的方式进行志愿填报。考生填报志愿时,选考的科目须符合拟填报院校及其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其中,选考物理的考生只能填报物理科目组合下的院校和专业,选考历史的考生只能填报历史科目组合下的院校和专业。那么,在新高考背景下,无论是新增目录专业还是高校新增专业,是否值得报?填报之前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王新洪教授认为,新增目录专业培养的目的是为国家输送急需的人才,因此,相对热门。他建议,家长和考生要理性看待热门和冷门,切勿盲目跟风。“家长应引导孩子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去判断是否能填报,如果忽略了这些,等到孩子读了专业后发现不适合,或者毕业后放弃专业技能去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职业,就浪费了专业技能。”他还提醒,考生在报考前,需仔细查阅高校新增专业的培养方案、选修科目、办学实力等资料。
由于今年是新高考元年,许多高校的新专业又没有可参考的录取分数线,那么,考生和家长该如何判断能否报考呢?从事高考志愿填报行业的机构负责人蔡晓辉认为,不管什么专业名称,都不会脱离学校的价值。例如,同样是人工智能专业,“双一流”高校的录取分数线通常要比非“双一流”高校要高。“高校只会对外公布最低录取分数线,考生可在此基础上适当上浮专业分差即可。”
长沙高三考生家长周女士则建议,填报专业前,应选择与孩子身体素质、个性特长、家庭资源相匹配的专业。“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如果选择与此相匹配的专业,他们将更好地发挥特长,学好专业。”周女士认为,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很长,专业之间没有绝对的冷门与热门之分。她以自己的先生为例介绍,她的先生学的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后来抓住了时代机遇,创造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岗位也从基层晋升到了管理层。工作中,他还不断拓展自己的工作范围,并投身到了外界看来相对冷门的铬治理,但是在这“冷门”领域也干出了一番成就。
专家观点
专业不等于职业
沈静(省级就业指导专家,从事人力资源工作25年,湖南某知名企业副总裁):
这些新增专业符合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也是顺应“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的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以及未来十年职业发展的趋势。对于考生而言,选择新增专业前,首先一定要增强对专业的理解和认知。其次,要仔细分析同类型专业在不同行业中的运用,因为行业将决定所选择专业所对应的平台。再次,要关注个人兴趣、能力、天赋以及潜质跟哪些职业相匹配。最后,还要判断在自身的职业发展过程中,会有哪些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机会,对此,可参考“十四五”规划等文件。
职业是每个人通过劳动创造价值的载体与平台,个人的职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能力与综合素质。人一生的职业发展阶段主要分为职业探索期、职业发展期、职业稳定期以及职业成熟期。专业的选择只是职业探索期中的一步而已。大学期间是我们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时期,也是发现自我和探索可能的重要过程,专业虽然重要,但是,专业不等于职业。
其间的专业学习更多是专业知识的获取与积累的过程,知识只有在实践中运用才能转化为能力。纵观我们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学习是贯穿职业生涯全过程的,也是保持我们自身不断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全面的学习和实践,我们会发现更多机会和可能。我建议,考生进入大学后,应多参加社会实践,让所学知识得以运用。只有提前社会实践提升自己,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在实践中发现自己擅长且又符合自己职业兴趣以及未来发展的机会。大学期间,如果有专业作为支撑,加上社会实践和相应探索,将有利于个人未来的职业的发展和定位。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舒文
编辑:冯竞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