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交付1个月已有400余人入住,湖南最大规模公租房为何受欢迎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熊远帆 编辑:姜媚 2021-07-19 08:45:52
时刻新闻
—分享—

长沙经开区英萃园产业员工小区交付1月有余,目前已有400余人入住,众多企业正在申请办理入住——

全省最大规模公租房为何受欢迎

今年6月初,全省最大规模公租房项目——长沙经开区英萃园产业员工小区一期完工并交付使用。总建筑面积447459.13平方米,一期可容纳8000人入住,整个项目全面建成能接待2万名产业员工入住,可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需求。

7月14日,记者再次走访该项目,了解到目前已有来自三一、山河智能、北汽福田、吉利等企业的员工400余人入住。

优化产业生态,让企业引进人才无后顾之忧

首批入住的企业中,山河智能共申请了5层可供170人居住的房间。山河智能原本建有员工宿舍,为何也选择公租房?

公司行政部负责人介绍,英萃园硬件条件完善,可拎包入住。公司原有宿舍多为4人间,今年招收了一批重点大学高学历毕业生从事技术研发,企业希望更好地满足他们的生活休息需要,全部租用了双人间。有了公租房后,公司还可以腾出一部分企业自建宿舍作为应急用,解决订单旺盛时新招员工住宿问题。

首批申请入住的也有许多中小企业。

湖南航天宏图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航天宏图的子公司,有90余名员工。此次,公司也在英萃园申请了4间4人间用于实习生住宿。

“今年公司发展迅速,对实习生需求比较大,其中无人机飞手、数据处理工程师、各类算法工程师都是公司的重点需求。”

公司人力负责人伍娟娟说,公租房环境优良,物业管理专业,且安全更有保障,价格优惠,可满足外地来长实习生的需求,让企业在招收人才方面没有顾虑。

长沙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公租房管理负责人余岚表示,园区兴建如此大型的公租房项目,主要是为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优化产业生态,让企业心无旁骛地去从事研发生产。

从目前情况看,项目一方面可为园区主导产业工程机械、汽车、电子信息等大型企业解决订单激增时灵活用工人员住宿问题,解决企业发展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弥补了园区过去对中小企业员工住房支持力度不够的短板,让更多产业链上的配套企业、新兴产业及创业项目能扎根园区。

政府牵手社会资本,“小投入”撬动了“大项目”

虽然是政府项目,但为了保证长期良性运作,英萃园按照“全省示范、国内一流”的高标准,首次采用PPP模式建设。

长沙经开区对项目投入7亿多元,相比起项目超过40万平方米的体量,可谓用“小投入”撬动了“大项目”。而项目建设方湖南建工集团总投资16亿元,享有22年运营权。

“引入社会资本,一方面要让社会资本寻找到赢利点,整体实现合作共赢,但也需要加强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长沙经开集团派驻产业配套园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副董兼常务副总蔡雄亚介绍,项目在园区大力支持下,政府指定出资方代表长沙经开集团、社会资本方湖南建工集团和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了合资公司。

为加强管理,长沙经开集团委派工作人员进驻,对公司资金流向进行精准把控。此外,根据此前的项目合同,长沙经开集团作为股东方,在合资公司重大事项决策中,享有一票否决权。通过这些约束条款,确保国有资产的利益和安全。

该公租房适用对象为长沙经开区范围内企业员工。具体采用向园区企业定向配租的方式,租赁方须以企业名义向管委会提交申请需求;管委会批复同意后,社会事业局负责对企业提交的资料及申请资格审核把关,并根据企业提交申请的先后顺序和房源进行配租,具体租赁合同由企业与公租房运营企业签订。房屋租赁价格仅为市场评估价的六成。

高标准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保证了英萃园优良的建设品质和配套环境。漫步小区,绿树成荫,体育设施一应俱全。2个篮球场、3个羽毛球场,纵横水道和水塘构成“雨水花园”……公共设施配套完全不输商业小区。英萃园部分楼栋还试点安装了智能门锁,对地下车库进行智能管理,门禁有望实现人脸识别。这让产业工人真正可“入职即入住”,解除了企业和员工的后顾之忧。

大建公租房,保持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

作为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核心区块的长沙经开区,在严格落实长沙市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同时,加大公租房建设,加快培育和发展租赁市场,建成了规模大、门类全的住房保障体系。

截至目前,长沙经开区已建成和待建设板桥公租房、㮾梨公租房、干杉公租房、产业员工生活配套园(英萃园)、双创工厂小区5个公租房项目。共计约93.6万平方米,可提供住房1.4万套。

近日,长沙经开区金广星苑人才公寓219套房源也开放预订申请。作为长沙经开区区块营商环境配套重点项目——国际人才公寓项目也在加紧建设中,主要服务于外国专家、有国外绿卡回国人员、园区企业高管等高端人才。

此外,借助长沙市被纳入全国16个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市的契机,长沙经开区还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在产业聚集区域内,指导企业新建、改造长租房8000余套,按人才居住标准差异化装修建设,让近4万名不同层级的产业人才“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解决了员工住房困难这一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这些住房向园区内产业技术工人与人才提供定向保障,促进了长沙经开区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也成为长沙在住房保障领域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

长沙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怀彧认为,全省最大规模的公租房体现的是长沙经开区乃至长沙市的发展思路,那就是为在此工作的人提供良好服务,保持区域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城市的竞争力。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熊远帆

编辑:姜媚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