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感到孤单
多少王侯将相 琼楼玉宇
被世人所遗忘
只有城墙上青砖
看着一切
看时代变迁 世态炎凉
看市井繁荣 烽火连天
它就默默看着
就像那羞涩的少年啊
从来不知如何表达
……
这首诗的作者叫小羽(化名),15岁, 是一名脑瘫患儿。
盘着腿坐在书桌前,小羽用小拇指关节小心地触摸平板键盘。因为手指弯曲,一次只能敲下一个字母,一个拼音一个汉字,再连成一行,他不急不慌……这便是小羽的常态。
常人眼中的脑瘫患儿,有着固定的标签。但在小羽的妈妈唐虹眼里,小羽只是生了一场未愈的大病。
从小羽出生3个月开始,重复枯燥的康复训练一直伴随着她们母子。虽然是个单亲妈妈,但唐虹坚持让孩子念书、带孩子旅游,让小羽感受一切正常孩子能做的事情,从未因为疾病将孩子隔离于社会。
唐虹说,她希望自己与孩子的经历,能够帮助其他脑瘫患儿家庭,不放弃乐观向上的生活,不因为病痛、苦难禁锢在自己的世界里,忽略太多美好的东西。
讲述者:唐虹,52岁,长沙人
24小时全职陪护,等待治愈的那一天
2005年11月,小羽的到来并不顺利,生产时我的子宫破裂大出血。手术前,医生告诉我,孩子在子宫里已经缺氧。本来我以为,母子俩在鬼门关走了一遭,抢救过来就能否极泰来,但事实并非如此。
孩子3个月大时,在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医生发现他的运动发育落后于同龄儿童,需要做康复治疗。那时,我不清楚脑瘫是什么,简单以为做两三个月的康复治疗,孩子就恢复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才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原来,孩子出生时脑部缺氧造成的脑细胞损坏是无法逆转的。1岁时,孩子被诊断为大脑性瘫痪。这对于家庭的打击,犹如一枚重磅炸弹。但我没有放弃希望,听说哪里有好的治疗方法、适合孩子的药物,我就会让孩子尝试。小羽3岁时,我偶然在电视上看到,北京有一种手术对孩子的恢复有帮助。没有丝毫犹豫,我收拾好行李,带着孩子踏上了从长沙去北京的路程。
12月寒冬,站在医院门口,我满怀希望。入院时,医院诊断孩子为痉挛性大脑性瘫痪,完善各项术前常规检查后,孩子在全麻状态下接受了手术。住院半个月后,孩子的出院记录单上只有“双马蹄足”的词条后面写着治愈,而痉挛性大脑性瘫痪、言语障碍、流涎等主要问题只是好转。我又一次被现实打败。
带着不甘与遗憾回到家中,我与孩子成为了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的“常客”。康复师带着孩子做掷球练习,扶着他走直线,锻炼手脚的协调性,我几乎24小时陪护。日子一天天过去,长达12年的康复训练填满了数不清的治疗卡。
尽管孩子现在生活还是不能自理,手指卷曲、吃饭要人喂、走路容易摔倒,说话、肢体活动都有障碍。庆幸的是,孩子的病情发现得早、及时接受了康复治疗,否则孩子现在可能无法站立。
这场“马拉松”虽然我们跑得很慢,但我们从不后退。医生说,医学不断进步,一定要坚持到有机会治愈的那一天。
幸运的眷顾,我与孩子成同桌
在我眼中,小羽与正常的孩子没有差别。小羽智力正常,也爱读书,他会讲笑话逗我开心,会听我讲故事,他只是生了一场未愈的大病。
读书能够增强精神力量,遇到旁人的冷眼、鄙视时,孩子内心足够强大就不容易被情绪左右。小羽7岁时,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长沙市天心区一所小学。我希望孩子能在正常孩子的教育环境中成长。
我知道学校没有接收脑瘫患儿的先例,但我想尽力一试。了解孩子的情况后,出人意料,老师只提出了一个要求:让我负责全程陪读。我悬着的心终于落地,因为从孩子出生那一天起,我已经做好了陪读的心理准备。
上学的路,比想象中艰辛。小羽行动不便,每天早晨从起床、穿衣、洗漱到吃早饭,都是一个“大工程”。迟到是常态,但老师非常体谅我们,遇到暴雨、下雪、路面结冰等天气,还会叮嘱我们在家学习。尽管如此,除特殊情况外,我们都会到校上课。小羽很好学,因为病情耽误的课程都会想办法补上。
在教室里,我与孩子是同桌,小羽写字只能在平板电脑上用小拇指关节一个个按下来,我辅助他写笔记、做题。
很幸运,我们遇上了好的老师与同学。有一次在政治课上,一名同学向老师提问:“为什么别的班级同学对小羽指指点点?我觉得这很不礼貌。”老师也会利用这样的机会进行爱的教育和引导。同学们很照顾小羽,由于小羽控制不住嘴角流口水,他们会耐心地用纸巾帮小羽擦干净。与同龄的孩子待在一起,并在自己的小圈子交谈,对小羽的成长帮助很大。
小羽喜欢写作,从小学开始,先后获得了“百变魔方”全国中小学生作文竞赛优秀奖,“创作杯”全国青少年儿童作文大赛金奖、银奖,“新芽杯”全国中小学生习作大赛二等奖。念初中时,小羽模仿《盗墓笔记》写了连载小说,同学们追着问他下一篇什么时候写出来,好一睹为快。
在学校融洽的氛围里,小羽渐渐变得有思想、有主见。9年的陪读时间,我和儿子同框出现在小学和初中的毕业照里,这是我作为母亲的骄傲。
摆脱世俗眼光,坐着轮椅也能看世界
对于脑瘫患儿来说,应该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当小羽第一次在路上看到异样的眼光时,我告诉他,你只是生病而已,没有做坏事,不要自卑。现在,孩子会反过来安慰我,让我不要在意路人频频探来的目光。
总有人说,我把孩子培养出了乐观开朗的性格。实际上,我们是互相影响,我教会他道理,他给予我力量。为了开拓孩子的视野,我与小羽的姐姐,推着轮椅带他四处旅游。
每年我都会带着孩子进行长达半月的旅行。在北京故宫,小羽模仿电视剧,体验跪在石板上的感觉;在张家界的缆车上,他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垦丁的海洋生物博物馆,小羽第一次与鱼儿共眠,整夜兴奋;在泰国,小羽享受五颜六色的美食与独特的仪式感……骑马、看海、坐快艇、荡世界上最高的秋千,我拍摄的每一张照片里,小羽都是笑着的。
有些人能感受雨,其他人只是被淋湿。看过外面的世界,就不会再拘泥于围墙里的“枷锁”。每次旅游回来,小羽都会留下许多文字。比同龄人更复杂的经历让孩子思考的问题更多,从流水账式的文字记录到现代诗的写作,小羽在迅速成长。
现在,孩子在家学习,听歌、听书、写小说。假期结束了,小羽面临升学难题,我咨询过很多学校,由于不允许陪读,无法让小羽入学。但我仍然希望孩子能继续完成学业,逆风飞翔,不惧挑战。
专家解读
科学认知+积极态度=事半功倍
向小波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中心康复治疗师
中国现有超过600万的脑瘫患者,但对于脑瘫的认识远远不够。
脑瘫,又称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综合征。脑损伤形成以后,无法修复脑细胞原本的功能,只能通过大脑旁边的细胞组织代替损伤部位的功能,只有通过康复训练才能不断刺激、获取失去的功能,从而提高脑瘫患儿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早期脑瘫患儿干预治疗有效率高达90%。
很多家长对康复训练存在错误认知。“脑瘫患儿只要通过康复训练就会好,或者说就会跟正常孩子一样”等类似观点夸大了康复训练的作用,康复可以帮助患儿恢复一定的功能,但一些功能的恢复可能需要借助辅助器具。
其实,康复训练是全面综合性的,只要智力跟上,不能走路推着轮椅也可以上学。所以,家长的关注点应是孩子的全面发展。小羽能成长为一个乐观开朗的孩子,他的母亲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小羽从出生3个月起,家长就坚持每天带孩子来医院做康复训练,肌肉牵伸、平衡功能、手支撑的训练等都能很好地帮助患儿增强力量。小羽7岁时,便由母亲推着轮椅上学,常常上午在学校上课、下午来医院做康复训练。
家长在患儿治疗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家长应该从生活出发多关注孩子的基本需求,考虑如何让孩子真正参与社会,让孩子健康成长;康复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不能一味认为把孩子送去康复机构做训练就可以了,而忽略家庭康复在脑瘫患儿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最重要的一点,常常也是家长最难克服的一道关卡,就是家长要接受孩子脑瘫的事实,不要跟其他孩子比较,这样就能积极地面对自己的孩子。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徐媛
编辑:陈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