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洪江市黔阳古城25家民间自建博物馆:执着守望 传承千年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肖军 雷鸿涛 刘琼 编辑:江雪 2021-11-02 09:40:15
时刻新闻
—分享—

航拍下的黔阳古城。胡浩 摄

然翔园民俗博物馆,馆主杨汉明在介绍他的各类傩面具。王森 摄

节孝祠内自然根艺博物馆,右厅展览的阴沉木作品《翼龙》。王森 摄

眼前这副傩面具名为“食神”,宽2.4米、高3米,呈褐色,是世界上最大的棕绳面具。远观面具,粗犷原始,有一种野性之美和神秘之感。走近细看,可见额头上有一条蛇,其代表抓老鼠以保护粮食;面具的口是张开的,代表有粮食吃。

在洪江市黔阳古城然翔园民俗博物馆,展出各类傩面具近100副。辰河棕编技艺,系怀化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5岁的馆主杨汉明是棕编傩面具技艺传承人。

一副副面具栩栩如生,面目传神,杨汉明娓娓道来,如痴如醉。“棕编傩面具技艺传承了千余年。杨汉明介绍,这个“食神”的面具,他花了128天,用了7364米棕绳才编织完成。

在黔阳古城,类似的民办博物馆共有25家,各具特色。主要分为非遗文化类、故事故居类、古玩收藏类、工艺美术类、文创民宿类等。

看! 0.85平方公里的古城,25家民间博物馆延续千年古城文化

怀化城区向南,车行不到1小时,两条河流怀抱着一片古建筑群,便是黔阳古城。这片约0.85平方公里的古城,最早距今2200多年,是历史上黔阳县城所在,保存了明清、民国时期的数百栋建筑,是湘西地区明清时期古城镇的典型代表。2013年,黔阳古建筑群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0月30日,记者迎着霏霏秋雨,游览古城,看过全国重点保护单位“芙蓉楼”,领略了“诗家天子”王昌龄在此写下的“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千古名句后,漫步古城小巷,不经意间,竟发现这里一家家自建博物馆,串起一颗颗散落民间的“历史珍珠”。

城东节孝祠里,黔阳古城旅游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黔阳民间艺人陈志明的自然根艺博物馆,藏品超过2000件,所有藏品都由匠人依据天然树根本来的形状稍加雕琢而成。

馆内分为左右两厅。

左厅收藏的是人文天然的艺术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遵循‘只减不增’的古法,确定它像什么之后,只做基本修剪,绝不再进行其他雕饰。”陈志明说。

进入右厅,迎面摆放的是长3米、高1米的阴沉木作品《翼龙》。形状似龙的骨架,有头、有尾、有翅膀,龙头有眼、有鼻……

“阴沉木不稀罕,但这个自然有形、有主题、有灵魂的作品,实属罕见。”陈志明说,20年前,他在芷江城 水河修建防洪堤时发现这个“宝贝”。当时上面粘满了泥沙,一场大雨冲洗过后,作品的神采便呈现了出来。

和陈志明一样折服于这种大自然巧合的还有袁世才。走进他的“璞庄奇石馆”,仿佛进入了一个奇石的世界。在一楼展厅内,摆放着300余块形状不一的石头,有形状酷似马、鲸鱼、熊猫等的象形石,有纹路神似文字“灶火”“石油”“万”等的文字石。

上二楼,进一小厅,里面摆放的全是袁世才在全国各类赏石博览会上获奖的作品,被他视为珍宝。

作品“南极精灵”,在2012年中国第十届赏石展暨国际赏石展上荣获金奖。这块石头看起来像海豚,长79厘米,石体光滑,线条流畅,色泽艳丽,石质坚硬。“这个作品是纯天然的,没有经过任何人工雕饰,这也是奇石的可贵之处。”袁世才说。

古城里也有一类博物馆,展出的全是主人自己的手艺。

门上的自动感应器发出一声“欢迎光临”,游人只需在一旁的登记簿上签个字,就可以参观邱宏麒老人的黔阳剪纸博物馆。在他的仿古式的展览馆内,各式剪纸琳琅满目。馆里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他一刀一剪亲手完成。“镇馆之宝”《清明上河图》足有8米长、半米宽,邱宏麒花费两年多时间。

2012年,为承传“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邱宏麒自筹资金创建了“黔阳剪纸馆”。

灯,亮起来了。黑暗退去,眼前的竹灯笼,看起来颇有复古的感觉。

“这款竹灯笼很受欢迎,买主一般为农家乐或者作为拍电影的道具。竹制品一大特点就是环保、无污染。”黔阳竹艺馆内,听黔阳竹编非遗传承人罗云军讲述,如数家珍。

馆内收藏年代久远的水车、箩筐、背篓、竹椅等,唤醒了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记忆。传承创新的竹灯罩、竹帽、竹茶壶等,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自己办个博物馆,自任馆主。”在黔阳古城,兴建民间博物馆蔚然成风。这些收藏爱好者展示家传藏品、民间物件,不求“大而全”,但求“小而精”,丰富了历史的细节,激起了人们深藏的内心记忆。

听!!民间博物馆背后的故事,彰显古城收藏爱好者的殷殷情怀

黔阳古城有种独特的味道,那就是原生态。这座穿越了历史风雨的古城,一条条承载着时光密码的街巷,几乎如当初一样保持原貌。

徜徉在石街上,感受到这座古城的宁静,这里没有丝毫开发后的商业气息。“与很多被过度商业开发的古城不同,目前居住在黔阳古城里的超过90%都是原住民。”黔阳民间艺人陈志明说,许多人家祖上就是画家、篆刻师等,崇尚文艺的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46岁的蒲曾俊在古城内开了一家名为“石雅楠香”的博物馆,主要收藏包括石刻、古钱币、金丝楠木艺术品和个人雕刻作品。“我从小爱好美术,通过自学从事木雕。”蒲曾俊说,他平时销售一些古玩赚些钱,自己再做些雕刻手艺也赚点。开民间博物馆,更多是因为爱好。

因为爱好,古城内的收藏爱好者到了痴迷的程度。“璞庄奇石馆”的馆主袁世才尽管年过70岁,但每年还是有一大半时间在全国到处跑,不停寻找下一块奇石,他乐此不疲。

“为了这些石头,我是付出了血的代价。”2005年,他在洪江市沙湾乡一农户家看中一块石头,“三顾茅庐”都没买成。一个傍晚,他又一次来到农户家,一只狗突然窜出来,吓得他摔倒在石堆上,头破血流。农户被他的诚意感动,终将石头卖给他。因该石像极了一匹奔跑的骏马,他给石头取名为“马到成功”。

“建立这个博物馆,投资上百万元,储蓄几乎全部花光。现在的生活,除了每个月数百元的门票收入外,主要拿自己的养老金在维持。”袁世才说。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有的民间博物馆“以艺养艺”,即靠其他手艺赚钱维持博物馆的运营,有的是纯展览,靠馆主养老金维持生计。

“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技艺传承下去。”然翔园民俗博物馆馆主杨汉明坦言,自建博物馆,目的是抢救面临消失的古巫傩文化。

“一片冰心在玉壶。”在杨汉明这里得到了印证。曾经有一位日本游客出价1200万元人民币,想打包他的全部面具,并邀请他去日本传授棕编技艺,被他拒绝了。“因为这是中国的非遗,要在自己的国家传承下去。”他说。

“针对民间剪纸后继无人的现状,开设剪纸博物馆,就是希望传统文化得以传承。”“黔阳剪纸馆”馆主邱宏麒说,他免费培训国内外学员1700余人,免费接待中外游客10万余人次。为传播红色文化,他先后展出“通道转兵”“红军长征过黔阳”等红色文化剪纸展。

子承父业。罗云军的儿子罗志民,受父亲的影响,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与父亲共同管理竹艺馆,双双成为黔阳竹编非遗传承人。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竹编工艺,罗志民选择了产业发展之路。2014年11月,在父亲原有竹编厂的基础上,罗志民申请注册了怀化市夜郎竹艺产品有限公司。

“在传承的同时,运用大学所学知识进行创新。”罗志民说,他曾设计出一款“竹+衣”的概念文创产品,在夏天穿时好凉快,深受游客喜爱。

记者在竹艺馆看到,罗志民创新竹编艺术作品多次在全国旅游商品大赛中获奖。“年轻人,有文化、视野开阔,我自愧不如。”罗云军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兴办一批有特色、有品位的博物馆,有利于传承古老的文明,促进旅游兴市。”洪江市文旅广体局资源开发股股长杨顺辉介绍,该市出台了《洪江市旅游产业发展扶持奖励暂行办法》,鼓励个人、企业自建传统手工艺馆、非遗馆、民俗文化馆、特色博物馆等文旅新业态,经市相关职能部门认定,运营一年以上的一次性给予5万元奖励。

“政府的支持、引导,促进民办博物馆脱颖而出。”杨顺辉说。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肖军 雷鸿涛 刘琼

编辑:江雪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