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俊 实习生 李喜凤 通讯员 罗汉果 朱文敏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能够创造一个奇迹。当我们端起饭碗,是否能想到自己吃到的香喷喷的米饭,要花费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从试验田来到餐桌?在这背后,是农业科学家们拼搏奋斗的汗水、不计成败的坚守和无私奉献的情怀。
湖南金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健种业”)承担的长沙市科技重大专项“高档优质杂交稻资源创制、新品种选育及产业链开发”,围绕高档优质香型低镉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创制、高档优质香型杂交稻新品种培育、核心品种“桃优香占”“泰优553”的推广及产业化等方面开展研究。近日,记者来到金健种业,看一粒粒好米如何“跋山涉水”来到我们的碗中。
花费近十年,万里挑一选育优质品种
“从播种、插秧、拔节、孕穗、抽穗、灌浆、成熟,再到取样、检测,每年要去田里三四十次,有时候要扎在实验室里十几个小时,就是为了对品种进行动态监测来获得准确的结果。这就像一位母亲怀胎十月,期间要做多次产检,来确定宝宝是否健康。”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金健种业董事长王建龙告诉记者,一个优质的杂交水稻品种选育,往往需要花费近十年的时间。
首先要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父本和母本,通过选育好的父本和母本进行广泛的测配,经过抗性、米质、产量等指标的检测,从近万个杂交组合中选出最好的品种;优质稻品种被选出后,需要开展多年、多点、多地的生态测试;定型的品种再经过国家或省级区域试验,这个过程一般需要3~5年,通过审定的品种才能在全国进行推广种植。
“例如泰优553,从最初的目标设计到最终通过湖南省审定,整整经历了10余年时间。对于粮食,人们已经从量的要求转变为质的需求,所以我们不仅要端牢饭碗,更要端好饭碗。”王建龙介绍。
金健种业在湖南、海南、云南等地打造四大科研基地,配备高标准分子育种实验室、稻米质量检测分析平台,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珠联璧合”,构建起“产学研一体”现代商业化育种体系,目前通过国家及省级审定的品种50个,其中桃优香占、泰优553、华浙优261连续获得全国优质稻(籼稻)食味鉴评金奖。
从种子到筷子,打造全产业链条
种子面市之后,就要接受来自市场的考验。
“农民关心种子好不好种,加工企业关心粮食好不好加工,商户关心大米好不好、好不好卖,市民关心煮出来的饭好不好吃。”王建龙介绍,金健种业选育品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只有“好种、好看、好加工、好卖、好吃”的“五好”品种才能获得市场认可,才能惠及百姓。
30000余亩优势稳定制种基地,实现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制种,年种子生产能力达5000吨;近8000平方米常温种子仓库,2000平方米冷藏库,10吨/时的现代化种子加工成套设备,先进质量检测设施、完善质量监控制度,创建现代化仓储、质检、加工包装基地……金健种业以杂交稻品种桃优香占、泰优553为核心技术,与中粮集团、益海嘉里、湖南粮食集团等联手打造“水稻从品种研发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真正变“科研优势”为“产业胜势”。以公司品种为纽带,开创“公司+米企”“公司+种粮合作社”“公司+农业部门”等多渠道订单模式,整合产业链,促进产销对接,实现“种好卖、稻好种、粮好收、饭好吃”,走出一条特色种业发展之路。
“种子生育期适中、丰产稳产、耐粗放栽培、再生能力强、抗倒性强,你看这米粒饱满、晶莹剔透,煮出来的米饭软而不粘、冷而不硬、香而不腻,正因为米质优、香味浓,加工效益好,米企争相收购。这就是我们说的好种、好看、好加工、好卖、好吃。”王建龙俨然成了金健大米的“代言人”。
守住“米袋子”,聚焦低镉品种选育
水稻镉污染是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研究表明,水稻OsNRAMP5基因缺失,可以有效降低稻米籽粒镉含量,利用理化诱变等方法创制OsNRAMP5突变的镉低积累新种质,借助分子标记辅助与常规育种技术,培育农艺性状优良的镉低积累水稻品种是解决稻米镉污染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金健种业与中国水稻研究所、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利用特有籽粒镉吸收极低、能稳定遗传的突变体材料——lcd1。“通过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显示lcd1是由单碱基突变引起的OsNRAMP5蛋白活性显著降低,从而阻碍了根系对镉的吸收。”金健种业副总经理吴立群介绍,利用lcd1为供体亲本,华占、丝苗、丝占等优良水稻材料为受体亲本,获得一批籽粒镉吸收极低的新品系,培育出中安早7号、安优1号、安优2号、安两优2号、清莲丝苗、清莲丝占等低镉品种,通过在镉污染环境下开展多点试验,在不同时间段检测,其稻米镉含量远低于国家限量标准。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对王建龙扎根农业具有深远影响,“余无先生无以至今日”。王建龙回忆道,2005年,他成为袁隆平院士的博士研究生,学业的压力让他一度产生放弃的念头,而袁隆平院士的一次次鼓励,让他坚持了下来。“先生的一生,‘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一次次重大技术创新的背后,是他永不知足的脚步,是精益求精的追求,亦是科学精神的生动注脚。作为学生,先生教会了我脚踏实地的追梦精神,也鼓舞着我利用自身优势专注优质杂交水稻研究,让全国人民吃饱的同时更要吃好。”
时间与心血孕育的优质水稻品种,在田野,在加工间,更在我们每个人端起的饭碗里。
记者手记
“一稻济世,万家粮足”。在采访时,这些农业科学家常常自称为“农民”,因为他们有着深厚的“泥土情怀”。每天清晨挽起裤管下田,就算是炎炎烈日,在田里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除了田间地头,实验场所也是他们的科研阵地,做实验、监测数据,与时间赛跑,与病虫害搏斗,既拼体力,更拼脑力。但他们依然乐此不疲,把科研成果种在土壤里、写在大地上。
以袁隆平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农业科学家,解决了老百姓“吃饱饭”的问题。如今,接力棒传给了新一代农业科学家,他们致力于让老百姓“吃好饭、吃安全的饭、吃放心的饭”。稻浪滚滚,一颗颗饱满的稻粒孕育着丰收的希望,粮食足,民富足。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刘俊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