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洪湖市螺山镇袁家湾村与湖南临湘市江南镇鸭栏村,隔长江相望。
1月6日,江水滔滔,1000千伏荆门至长沙特高压工程跨江工程施工正酣。不久后,这两个村庄将由铁塔银线相牵,湘鄂省际间电力交换能力将大幅增强。
水相连,人相亲,路相通,业相融。
2016年1月、2018年4月、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在重庆、武汉、南京,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擘画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宏伟蓝图。
牢记殷殷嘱托,湖南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责任,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区域联动,构建共抓大保护合力,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
协同联动,逐梦“重要增长极”
长江经济带覆盖沿江11省市,湖南、湖北、江西沿长江比邻而居。
2021年,国家将“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武汉、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列入“十四五”规划。
3月,湖北党政代表团接连走访江西、湖南;5月初,湖南党政代表团赴江西考察学习。
深化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治,构建区域高标准市场体系……2021年,三省同题共答、同频共振,加强协同联动,逐梦“重要增长极”。
6月18日,韶山至井冈山红色旅游铁路开通,湘赣红色旅游升温;
“湘赣红”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企业达84家,特色农产品“走红”湘赣边24个县市区;
12月26日,1000千伏南昌至长沙特高压交流工程竣工投产,湖南、江西电网联络进一步增强……
随着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方案获国务院批复,湘赣边革命老区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迎来发展新机遇。
两湖一家亲。我省与湖北共同编制《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携手推进洞庭湖四口水系综合整治,在打击非法采砂、产业协同、跨省公路建设等方面合作取得积极进展。
省工信厅介绍,湖南信息产业发展离不开武汉光谷,工程机械零部件省外采购部分50%以上来自湖北。
与此同时,湖南的食品原材料、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产品热销湖北。
近日,湘鄂赣3省20城在岳阳签署协议,成立旅游行业联盟,建立常态联动机制,共同开发精品线路,文旅产业“航母”破浪前行。
制度创新,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隆冬时节,湘江一级支流渌江碧波荡漾。很难想象,3年前这里曾是劣Ⅴ类水质的黑臭水体。
渌江,江西萍乡和湖南醴陵共同的“母亲河”。这条河流全长168公里,发源于萍乡,江西境内80公里名萍水;流经湖南88公里,名渌江,最终汇入湘江。
2019年7月,湘赣两省签署《渌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以交界处金鱼石断面水质为依据,水质月均值达到或优于Ⅲ类,湖南补偿江西100万元;水质劣于Ⅲ类,则由江西补偿湖南100万元。
现在,金鱼石监测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渌水变绿水”,堪称省际合作典范,也是机制创新的样本。
近年来,一系列制度设计向“深水区”发力,全省构筑共抓大保护合力——
印发《湖南省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实施意见》;制定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攻坚行动计划;实施《湖南省洞庭湖保护条例》……
2021年,国家出台政策推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湖南随即出台实施意见,加快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在西洞庭湖保护区,“退养还湿”的水面原承包个人每亩每年补偿500元,对村组集体水面每亩每年补偿350元,为全省乃至生态效益补偿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西洞庭湖2020年接待生态旅游人次1.4万人次,生态旅游综合收入710万元,是鼎盛期2010年生态旅游收入的两倍多。
在雪峰山区,引进市场主体成功打造了穿岩山、阳雀坡、山背花瑶梯田、虎形山大花瑶景区等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2个3A级景区,村民的古宅老院也变成了游客乐园。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故事在潇湘大地持续上演,一江碧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孟姣燕
编辑:杨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