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大雪过后,蔬菜成了长沙各大菜市场的“抢手货”。兴盛优选湖南中心园区共享仓负责人杨宏亮一点也不担心,他说:“以前遇到极端天气,容易‘运不出、送不进’,现在仓储、冷链、物流水平提升很多,仓库随时都是满的,我们心里有底。”
新春来临之际,记者在蔬菜大省湖南采访发现,随着农业全产业链体系建设日趋完善,春节“菜篮子”保供正迎来更丰盈、更多元、更智能的变化。
内容之变:“菜篮子”越来越丰盈
地处洞庭湖畔的岳阳市君山区是湖南省主要蔬菜基地。29日上午,君山区建新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先军顶风冒雪,指挥着大卡车,把一车蔬菜从田间运出去。他说:“我们的蔬菜品种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特色蔬菜很受欢迎。”
长沙黄兴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是国内蔬菜枢纽市场之一,日均交易量超过1万公斤。谭常青从事蔬菜批发近20年,眼下正忙着从云南、海南调货。他告诉记者,往年节前销售的“主力菜”是白菜、萝卜、土豆、西红柿等,现在消费者口味越来越“挑”,销售的品种日渐丰富,水果茄子、秋葵等特色蔬菜很受欢迎。
曾俊是该物流园的管理人员。他说,以前春节保供目标主要是“货源充足、价格稳定”,现在老百姓追求吃得健康、吃出特色,节前的蔬菜供给也呈多样化趋势。湖南一家电商企业负责人说,在农村地区,“菜篮子”里的货品也越来越“高大上”,今年以来,在他们的电商平台,县城以下市场的车厘子订单量同比增长30%,海鲜订单量增长40%。
渠道之变:“菜篮子”越来越多元
打开一家湖南本土电商企业的小程序,首页是两款热销的“年货套餐”,分别有22个商品和28个商品,包括蔬菜、肉类、配菜,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配齐“菜篮子”。
近年来,网购生鲜、社区团购等消费时尚,让“菜篮子”保供渠道变得更多元。
临近年底,总部位于长沙的社区电商企业兴盛优选,正全力加大人员和物料的调配力度。在湖南中心园区,仅生鲜加工仓就增加了4万个标准周转筐。春节期间,预计还将有近50%的员工值守,保障市民能够买菜无忧。
长沙市商务局副局长黄立斌告诉记者,“预售+门店自提”的购物方式,在长沙深度渗透。他们调研发现,不少60岁以上消费者可以熟练操作居家网购蔬菜。
科技之变:“菜篮子”越来越智能
长沙黄兴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里,商户都安装了智能交易机,其外形有点像超市收银机。有了这些智能设备,市场交易信息集纳告别了过去的人工记录,进入“大数据时代”。
物流园办公室主任姜思同说,蔬菜的产地、销售档口、来货量、交易量、价格等信息,通过智能交易机,在后台被实时记录。其中,14个主要蔬菜品种的交易量和单价会及时报送给商务、发改、农业等部门,为政府掌握蔬菜供需、价格变化,以及在什么节点采取保供措施提供参考。
大数据让“菜篮子”变得越来越智能,新型冷库、智能仓库等现代化基础设施也为“菜篮子”赋能。
在兴盛优选湖南中心园区新建的1.2万平方米冷库,记者看到,冷库分为恒温、冷藏、冷冻3个温控区,存放水果、牛奶、肉制品、水饺等不同商品。为避免串味,蔬菜和水果会进行物理分隔。
“我们加强市场监测,及时了解市场变化,为春节期间‘菜篮子’保供做好了充分准备。”黄立斌说。
来源:新华网
作者:周楠、白田田、陈宇箫
编辑: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