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收割后的水稻田,留下齐整的稻茬。紫云英和野草,为田野披上一层绒绒绿。
“天上有条龙!”稚嫩的童声响起。春节前夕,沅江市草尾镇上码头村,一场“新农人庆丰年”活动打破了原本的宁静。与“游龙”一同升腾起来的,还有田野上的新希望。
“飞”起来的“新农人”
10台无人植保机,顶着“龙珠”“龙头”“龙身”“龙尾”,腾空而起。手拿遥控器、操作无人机的“飞手”,是乡亲们眼中的“新农人”。
胖墩墩的欧长友,身材“重量级”,飞的也是最重的“龙头”。“学起来不难。”他憨笑一声。几年前,他专程去长沙培训半个月,学习无人植保机操作。
“飞一圈就能把药打好?”一开始,大家担心虫子打不死。
人工打药一天打三四十亩,300多亩田打完药要10多天。用无人植保机,300多亩田不到一天就能打完。大家发现,“这家伙的确省时省力。”
“把握好虫情爆发期,扫边、补点都到位,除虫效果好,药还用得少。”欧长友当起了专业“飞手”,去年收入20多万元。
无人机在空中变换出“潜龙腾渊”“盘龙逐日”“游龙戏珠”等动作。地上的人们也变换着手机角度,拍照、拍视频,发出阵阵喝彩。
“飞手”中,“90后”熊浪是最年轻的一个。他家是养一季虾、种一季稻。五六月份,父母要顶着大太阳给小龙虾投料。
去年,熊浪买了一台无人植保机,投料、洒药、施肥,全部搞定。除了自家几百亩田,他还为周边粮农提供服务,无人机很快就“回了本”。
“城里好,还是回乡好?”
“一年10多万元吧,市场好的话,不止这个数。”熊浪不无得意地说,“今年,带着无人机走得更远一点。”
农田如“战场”
红旗绕着走,蓝旗打个圈,到了终点,敲响锣鼓,先到者胜。
田野上,三男三女两组农机手,把抛秧机开出了赛车的气势,你追我赶。
农田如“战场”,一旁观战的种粮大户肖建青深有体会。以前一到收割季节,肖建青与丈夫如同“打仗”。“六月天,收早稻,回来躺下就睡觉,连着3天没洗澡。”
辛苦就算了,最怕工夫白费。有一年,半夜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把刚晒下的早稻谷全淋湿了,发出的芽有手指长。肖建青借10多万元,建起烘干厂。
旋耕机、插秧机、收割机、烘干机……肖建青厂里的各种农机如今已有40多台,种粮面积发展到1600多亩。“田里油门一踩,这头到那头,不会再像以前那么苦了。”
草尾镇,取意“青草湖之尾”,原本是八百里洞庭的内湖青草湖在西北方向的一块冲击地,泥沙沉淀,土地肥沃。上码头村人口4100多人,耕地约8100亩。
33岁的周波,是村民眼中的大学生,也是驾驶农机的一把好手。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那年,正好家里流转了700多亩土地,需要人手。于是,他回家“接棒”做起了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当家人”。
“政策好,发展快!”周波说,鼓励农民机械化种田,政府层层有补贴,合作社的农机设备从无到有,去年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上万亩。
如今的种粮大户,耕种收全部实现机械化,洞庭湖区淘汰了“牛耕田”。
新奇的“数字大米”
63岁的冷世干,种了一辈子田,去年头一次听说还有“数字大米”。
每天打开门,站在自家前坪,他就能看到中联农科“智慧农业”数字大米基地。
洞庭平原上,牛犁地的吆喝声回响无数世纪。数字化技术、智能化设备,把田园上的诗与梦,变成了云端上的数据。
2021年3月,由中联重科和沅江市政府共同打造的湖南首家智慧农业示范基地落户上码头村。
“开着飞机打农药,穿着皮鞋收稻谷,玩着手机管田间,这些都变成了现实。”周波负责管理381亩数字大米基地。
以前凭经验,现在看数据。一块田一个传感器,将土壤中的水分、养分等数据传送到后台,看看氮、钾等元素含量多少。打开手机APP,可以实时查看长势监测、病虫测报等信息。
中联智慧农业现场农艺师王磊说,“数字大米”背后是“天、地、空、人、农机”五位一体的数据采集体系,海量数据上传到云端,通过算法分析、建立模型,实现智能决策、精准作业,达到降本增产、节肥减药的效果。
去年,基地晚稻亩产干谷重量约540公斤,与周边农户田块对比增产7%至11%,肥料用量减少13%。
中午时分,田野上支起8口大锅,传来阵阵米香。“沅江大米”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来自不同合作社、水稻基地的大米同台竞技,“新农人”化身“干饭人”,庆丰年的欢声笑语在田野上久久回荡。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曹娴 杨玉菡 何邵雄
编辑: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