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巍巍罗霄今更红——湖南大力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综述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淦璋 通讯员 龚杰媛 编辑:宋芳 2022-05-27 08:00:5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色,是这里的底色。

湘赣边区域位于湖南、江西两省交界地带,是秋收起义、湘南起义、平江起义的发生地和井冈山精神的诞生地。

这里山水相依、人文相融、产业相近,一声“老表”,道出了湘赣边的血脉亲情。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巍巍罗霄山脉,一幅协同发展、老区振兴的画卷徐徐铺开。

深挖红色“富矿”,特色产业有声有色

随着国家发改委2021年10月印发《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湘赣边区域合作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湘赣边,是红色文化“富矿”,红色资源更是产业发展的巨大助力。日前,一批来自江西省吉安市的青年干部登上湘赣边红色专列,学党史,重温入党誓词,传承红色基因。这样的旅游双向交流越来越多。

围绕红色旅游,湘赣两省共同举办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推进湘赣边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创新区建设;整合推出“伟人故里红色潇湘路”和“不忘初心重走长征路”两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启动了“红色旅游扶贫湘东行”。

旅游带货,“湘赣红”名声在外。红土地长出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在“湘赣红”区域公用品牌的加持下,登上更多都市人的餐桌。

据了解,湘赣两省推进“湘赣红”“一县一特”品牌建设,至去年底共授权企业164家(湖南80家、江西84家),涵盖粮油、蔬菜、水果、茶叶、畜牧、水产、加工食品、中药材等8大类362款产品。

品牌联动,产业协同。湖南浏阳、醴陵,江西万载、上栗等烟花爆竹主产县(市)联合实施烟花爆竹专项整治,成立安全监管协作联盟,共建全国烟花爆竹集中区。

更多产业项目落地生根。醴陵东富产业园与萍乡湘东区电瓷产业园加强合作,携手打造世界级电瓷产业园。推进陶瓷玻璃、冶金材料等产业协同发展,宜春经贸合作园、浏阳合作产业园等园区有声有色。

聚焦“急难愁盼”,民生短板不断补齐

湘赣边区域,既是革命老区,也是欠发达地区、生态敏感地区,需要不断夯实发展基础。

眼下,老区人民期盼已久的长赣高铁即将动工。线路从长沙至浏阳,经萍乡、井冈山至赣州,是全国“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中渝长厦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路方面,湘赣边区域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900多公里,所有县市均实现30分钟上高速公路,规划的8个高速公路省际通道已建成6个。

补齐民生短板,湘赣两省不断探索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等领域合作新模式。

井冈山老百姓到湖南炎陵县人民医院就医,江西上栗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成为湖南浏阳定点医疗机构……湘赣两省积极开展医疗合作,建立了中医康复、孕产妇、儿童保健、眼科等多个联盟,实现检查设备共享。

去年12月初,来自湘赣边八县市(区)的45名中小学教师齐聚浏阳,参加为期一天半的“教学大比武”。这是湘赣边区域教育合作项目扎实推进的缩影。

推动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湘赣两省成立培训联合体、教育科研联盟、质量监测中心,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干部教育培训。两省还推动了招生互通互认、联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共建学生实习基地等方式,实现职业学校跨区域招生、中职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推动联防联治,探索生态发展新路径

萍水河由江西流入湖南后汇入湘江,在湖南境内被称为渌水。渌水沿线集聚了陶瓷、烟花等重要产业,是重要的省际水运通道,一度面临着污染问题。

“以前水质很差,老百姓怨言很多。”醴陵市东富镇莲石村第一书记张平说。

转变源自一份“生态对赌”协议。2019年11月,湘赣两省签订了《渌水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明确了渌水流域上下游省份各自职责和义务。根据协议,如果江西注入湖南的水质类别达到或优于国家考核目标Ⅲ类,湖南补偿江西;反之,江西补偿湖南。

按下“协同键”,渌水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换来水清、岸绿、景美,两省交界国考断面如今稳定在Ⅲ类以上。2021年,渌水醴陵城区段获评湖南“美丽河湖”,成为跨区域协同治理的标杆。

不仅是渌水,湘赣边16条跨省河流都在探索跨界河流共抓共管。两省支持新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农村污水处理站和建设配套污水收集管网。两省边际24个县市区供水企业还齐聚湖南汝城县,成立湘赣边区域供水合作联盟。

好山、好水、好空气。针对大气污染、固废污染、土壤污染等问题,湘赣两省建立信息共享协调、联合巡查执法、环境事故协商处置三个机制。两省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加强水源涵养和污染防治,通过植树种草、河道保洁、禁止家禽家畜放养等措施防止源头污染。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陈淦璋 通讯员 龚杰媛

编辑:宋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