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让伟大实践与成就留存历史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黄承伟 编辑:姜媚 2022-06-24 11:01:05
时刻新闻
—分享—

微信图片_20220624104156.jpg

党中央宣布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党中央最关心的一件大事。

在“三农”工作重心实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背景下,再次品读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赵家洼的消失与重生》(湖南教育出版社)有着特别的意义。该书讲述的是山西省岢岚县赵家洼村通过易地搬迁方式摆脱贫困的故事。赵家洼村曾是吕梁山区集中连片贫困区中的深度贫困村,生存艰难。2017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赵家洼村进行了实地调研,走访贫困户,与当地干部座谈,做出“集中力量,找对路子,对居住在自然条件特别恶劣地区的群众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的重要指示,为赵家洼从根本上摆脱贫困指明了方向。此后,在各方面的支持帮助下,赵家洼全村上下开始整村搬迁,通过几年的努力,该村全部脱贫,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搬迁至移民新村后,一批扶贫工厂建立在家门口,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完善,随着“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工程的大力实施,脱贫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赵家洼的消失与重生》以扶贫工作队为主视角,回溯了赵家洼村的百年兴衰史,展现了其面对贫困的无奈,讲述了村民从抵触搬迁到积极配合搬迁,再到融入新生活的故事。该书细致入微地剖析了易地搬迁脱贫的一个村级样本,用有温度、沾泥土、带露珠的故事,呈现了脱贫攻坚伟大人民战争的丰硕成果。作品将社会学研究与文学性书写有机结合,读来真实、可信,富有感染力,体现出较强的社会价值。

在众多脱贫攻坚题材图书中,《赵家洼的消失与重生》的作者用心用情,作品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一是政治站位高。易地扶贫搬迁是“五个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之一,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也是难度最大、投入最多的专项扶贫工程。《赵家洼的消失与重生》聚焦一个村的易地扶贫搬迁,生动呈现易地搬迁全过程,深入挖掘易地搬迁的痛点、难点,客观展现易地搬迁的成果,擘画当地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走向全面小康的美丽画卷。

易地扶贫搬迁是推动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重大举措,堪称人类迁徙史和世界减贫史上的伟大壮举,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为民情怀、宏大气魄和英明决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赵家洼的消失与重生》以赵家洼村为缩影,以点带面地反映了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意义。

二是政策把握精准。衡量一部脱贫攻坚主题文学作品是否成功,能不能准确地把握相关政策是关键。本书作者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六个精准”的重要思想以及易地扶贫搬迁“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设计全书框架、选择内容素材、确定书写对象,重点着笔于“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搬迁后村民的社会融入、就业增收等问题,以驻村工作队细致的工作为主线将上述内容串联起来,既精准体现了相关政策,又颇具可读性,于润物无声中传递直抵人心的力量。

三是文学史学价值并重。一方面,作者突破了不少脱贫攻坚主题纪实文学以记录为主的写作方式,以深刻的思想为引领,以栩栩如生的人物、矛盾冲突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生动而细致地书写了一个村庄的贫困史、小康路,使驻村工作队队长陈福庆,贫困户刘福有、王三女等人物以及“惜别”“探房”“融入”等故事跃然纸上。同时,作者通过极具乡土的文风、简洁质朴的语言,使作品散发出浓郁的泥土气息,打造了颇具赵树理风格的乡土文学作品。另一方面,作者通过人物志、历史志的笔法,为因搬迁而“消失”的赵家洼村存留了一份重要的乡村发展“史记”,具有史志、文献的价值。

四是实现了融合传播。新时代的主题出版,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适应移动化、图像化的信息传播趋势和受众习惯,推动主题图书多元衍生转化,让丰富的内容通过丰富的载体得到丰富的呈现,使有深度的理论有温度,有意义的思想有意思。《赵家洼的消失与重生》出版后,湖南教育出版社联合湖南卫视、山西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共同制作了同名电视专题片、听书音频,拓展了传播介质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电视专题片收视率全国同时段排名第三,网络点击量70余万次;听书音频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听长书”栏目置顶推荐,并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2021年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奖。融媒体的出版模式,既为这部作品增色,也为主题作品融合传播提供了有益探索。

在脱贫攻坚宣传中,《赵家洼的消失与重生》的出版作出了颇有成效的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对于更有效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宣传工作,无疑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黄承伟

编辑:姜媚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