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铁、地铁、芙蓉南路等完善的交通网络体系极大地方便了长株潭三市市民的出行,城南的奥特莱斯商圈成为了南部的商业新中心。
湖南长城国产计算机智能制造基地,工作人员正在有序作业。
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规划面积约有248平方公里在长沙范围内,山清水秀的石燕湖森林公园就包含其中。图片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同意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复函》,原则同意《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这是继南京、福州、成都后,第4个被国家发改委批复的都市圈,国内都市圈建设正在加速。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是长株潭三市市民寄望了数十年的梦想,也是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株潭一体化发展推进工作全面提速,发展要素加速聚集,“半小时交通圈”“半小时经济圈”加速形成,美好的都市圈生活正一步步到来……
基本实现“半小时交通圈”,三市来往越来越便利
盛夏时节,暮坪湘江特大桥项目现场吊臂挥舞、机械轰鸣,人人充满干劲。暮坪湘江特大桥是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省重点项目,是打通长沙市南部交通路网的重要节点,对长株潭融城核心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条路、一座桥,不仅拉近了城市与城市的空间距离,还拉近了人们的心理距离,甚至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长沙南部融城片区的洞株路,一辆辆汽车飞驰而过。家住长沙、在株洲上班的郭敏无数次往返于这条路,回忆从前,有些感慨,“老洞株路的路口多、等待红绿灯时间长,车辆通行效率并不高。”2020年8月,全长30.1公里的洞株公路全线通车,通行时间由原来的45分钟减少为28分钟。郭敏说,如今自己回长沙家里的次数都多了很多。
洞株路两侧,以花卉苗木产业闻名的雨花区跳马镇喜雨村游人如织,让人眼前一亮。喜雨村将洞株路沿线几百亩土地整合起来,打造成一个特色苗木基地。两地间快速高效的洞株公路,拉通了乡村与市场的距离;田野里蓬勃生长的花木,铺就了喜雨村乡村振兴和生态环保的阶梯。
基础设施是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官”,以2018年10月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首届联席会议在长沙召开为标志,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从那之后,三市制定了《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聚焦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明确了三市合作的重点事项。
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首届联席会议召开以来,共完成了50项合作事项;暮坪湘江特大桥、新韶山南路等重点项目启动建设;“三干”工程中的芙蓉大道、潭州大道和洞株路快速化改造已于2020年全面完成;长株潭城际铁路已平稳运行多年,基本实现“公交化”运营……
如今,长株潭三市基本实现“半小时交通圈”,“十四五”期间将加快建设渝长厦高铁、武广高铁直通线工程,构建“日”字形高速公路大环线,以及长株、长潭等市域铁路,继续完善多层次的长株潭交通网络体系。
探索“同城”模式,“跨市通办”覆盖诸多民生领域
公共服务一体化是民生所盼。许多年前,三市人民或受交通限制、或受机制限制,跨市办事总不太方便,彼此心理距离不够接近。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株潭三市不断探索“同城”模式,一项项民生举措已经落到实处。
今年3月,长沙市岳麓区人社局和湘潭市雨湖区人社局共办一场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与直播带岗活动,采用“线上+直播”的“云招聘”形式,岳麓区15家企业提供了533个岗位,让湘潭学子在校门口就能找到好岗位。
为实现文化惠民,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图书馆签订了《长株潭公共图书馆联盟协议》,目前,三市的图书馆总分馆体系都已实现了通借通还。
过去十年,长株潭三市致力于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加快民生项目建设,深化义务教育“双减”改革;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容和区域均衡分布,推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智慧都市圈”呼之欲出。
雨花区跳马镇关刀新村的李德仁老人来到株洲云龙示范区云田镇高福社区“跨市通办”窗口,不到5分钟就办好了老年人优待证;长沙企业家陈女士来到雨花区的“跨域通办”专窗,想在株洲开公司的她就近完成相关手续,雨花区市场监管局迅速将资料推送至株洲石峰区市场监管局,对方审核、出照并快递送达,仅一天时间便办妥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株潭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渐衔接成型,教育、医疗、社保、养老、就业、户籍等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取得明显进步。目前,三市协同推进数据融合共享进程已取得初步成果。雨花区、浏阳市、长沙县等地梳理出首批多项“跨市通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涵盖民政、医保、人社、卫健等民生重大领域。
如今,一体化发展的红利不断惠及长株潭三市人民。未来,根据相关规划,长株潭都市圈将成为全国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示范区、全国都市圈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全国高质量公共服务典型区、全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先行区、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引领区。
产业协同发展,构建长株潭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从长沙出发,开车约一个小时,便来到长沙雨花经开区(韶山)智能制造产业园。作为全省首个立足推进长株潭一体化的“飞地园区”,这里热闹非凡、生机勃勃。
根据产业定位,该“飞地园区”将重点承接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含传感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航天航空与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配套服务产业,届时可引进20家国内外智能制造细分市场龙头企业和近300家相关联上下游配套企业,并吸引长株潭周边企业集聚,推进形成新的产业集群。“乘着长株潭一体化升级国家战略的东风,园区被寄予厚望,将打造成长株潭一体化产业同兴共建共享的样板。”园区负责人说。
湘江北去,一江孕育三城,产业携手同兴,这是同饮一江水的长株潭三个城市多年来的共同梦想。然而,长株潭三市产业链数十条,既有相似布局,也有差异发展,如何才能实现三城产业协同?
2021年,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构建长株潭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湖南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改革创新为抓手,聚力打造长株潭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今年,湖南省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实施方案(2022—2026年)》,提出产业科技同创同兴,探索建立都市圈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机制,搭建统一招商引资和服务平台。
引链强链,是长株潭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去年4月10日,长株潭三市共同审议并签署了《关于深入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全面推进长株潭重大产业协同发展的意见》,进一步优化长株潭三市产业空间和功能布局,加强产业分工协作,构建优势互补、协调联动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明确共同打造10条产业链,作为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长沙致力打造“创新谷”,已培育出集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于一体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并成功造就了新材料、北斗运用、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和山河智能跻身全球工程机械50强。株洲致力打造“动力谷”,形成了轨道交通、航空、汽车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巩固发展了硬质合金、陶瓷等传统优势产业。湘潭致力打造“智造谷”,大力发展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及军工产业,钢铁、电线电缆等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如今的长株潭产业特色突出、优势明显,集聚化、国际化发展加快,为引领湖南省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独一无二的城市绿心,沁润三市市民
长沙向南,与株洲、湘潭交会的地区,一颗绿心镶嵌其中。
2013年,《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保护条例》正式施行,在全国首创地方立法保护一片绿地,从此,绿心保护进入法治化轨道。“一揽子”配套保护政策措施相继落地:绿心地区生态补偿机制出台,明确了生态补偿的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范围及补偿方式;绿心地区保护监测管理办法得以制定,有关部门对绿心地区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
曾经,这里布局混乱,众多小工厂、小作坊随意开设,对环境污染较大。如今,走进石燕湖花海,只见青山苍翠、碧水荡漾,蜿蜒的道路两旁都是白墙青瓦的乡间民宿。一行行白鹭低空飞过,游人恣意享受郊野风光。
参考闻名世界的纽约中央公园,在不久的将来,长株潭也将迎来自己的绿心中央公园。长株潭绿心内不仅拥有包括长沙石燕湖省级森林公园、株洲市石峰区九郎山省级森林公园、湘潭市昭山省级森林公园,还有左宗棠墓、万古桥、嵩山古寺等保存完好的古迹,具有良好的旅游资源禀赋。
位于长株潭绿心内的雨花区跳马镇龟坡片石场废址,多年前开采留下的矿山矿坑,与四周的青山绿水形成反差。多年来,雨花区在此积极展开绿心地区历史废弃矿山矿坑生态修复。经历清坑、铺网、喷土、覆膜等步骤后,植物种子在坚硬岩石上落稳了脚,慢慢地发芽开花,昔日光秃秃的石场废址渐渐恢复了生机。据悉,2025年前,18个废弃矿山矿坑将全部完成修复。
省政府今年印发的《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到,将落实长株潭生态绿心法治化保护,加强生态空间管控,优化生态空间结构,依托湘江水系、山脉和主要道路,打造若干延伸到周边县市的绿色生态廊道,建成全国都市圈独一无二的城市绿心和生态安全屏障。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如今,绿色已成为长株潭都市圈发展的保护色,泽被当代人民,造福子孙后世。
见证者说
民间观察人士、“长株潭都市圈”微信公号运营者黄林:
融城加速,三市市民共享美好都市圈
过去10年间,黄林在长沙、株洲、湘潭三地都工作和学习过一段时间,这让他可以站在不同的城市、从不同的视角来见证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带来的变化。黄林曾是位媒体记者,当时,长株潭城际铁路正在建设中,他多次深入现场进行报道,从那时起,他就关注并记录着长株潭一体化发展。
10年前,黄林从株洲一所高校毕业,在湘潭工作的他经常往返于长株潭三地。十年间,黄林感受最深的就是交通的变化,“那时候坐绿皮火车比较多,速度比较慢,在长株潭之间穿梭真就像在异地旅行一样”。
2016年12月,长株潭城际铁路刚通车,正在株洲一家媒体工作的黄林记得很清楚,那时的乘客很少,车厢里都是空的,抱怨的人不少,“当时希望长株潭城际铁路在走向、票价、列车班次及接驳公交等方面更加完善,补齐短板。”
如今,黄林来到了长沙工作,他一直关注的长株潭城际铁路,这几年的变化之快超出了他当年的预期,“现在的城铁,一到周末想找一个座位都不容易,有种早晚高峰坐地铁、公交的感觉了。”黄林说,如今自己往返长株潭,时而坐高铁,时而坐城际铁路,有时自驾,“选择什么样的交通方式取决于你去哪里和你住在哪里。”
除了交通更便捷外,黄林还注意到,越来越多的重点项目布局到三市融城区域,比如绿心中央公园、湖南图书馆新馆以及长沙市正在建设的长沙国际体育中心项目等,都位于长沙南部融城片区;株洲也积极向北发展,主动对接长沙;湘潭九华片区更是融入湖南湘江新区。
交通越来越便捷,“半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半小时经济圈”也慢慢形成。黄林感慨道,得实惠的是长株潭三地的居民,比如很多人居住在株潭,上班在长沙,早上在长沙嗍粉,晚上在株潭吃宵夜……
数说发展
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首届联席会议召开以来,共完成了50项合作事项
明确共同打造10条产业链,成立长株潭先进储能材料产业联盟
149个高频事项实现线上跨域通办,实现社保卡跨地区异地联网即时结算、图书资源共建共享、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
发展要素加速聚集,全省60%以上的创业平台、7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80%以上的高校科研机构、85%以上的科研成果汇聚长株潭
长株潭三市基本实现“半小时交通圈”,长株潭城际铁路实现“公交化”运营
“非凡十年”大事记
2013年
《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保护条例》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
2014年
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获批
2015年
长株潭试验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评价总指数为105.8,人均GDP达55323.8元,比上年增长3849.7元;长株潭绿心启动“天眼”监测系统
2016年
长株潭成功跻身全国十大城市群;长株潭城际铁路长沙至株洲南、湘潭段开通运营
2017年
长株潭城际铁路西线(长沙站以西)开通,运营总里程为105公里的长株潭城际铁路全线通车
2018年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首届联席会议在长沙召开,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2019年
省政府批复同意《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2010—2030年)
2020年
长株潭城市群“三干两轨”项目中的芙蓉大道、洞株路、潭州大道快速化改造项目陆续通车
2021年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构建长株潭装备制造产业集群;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第三届市委书记联席会议召开,三市共同签署重大产业协同发展等14个文件
2022年2月
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邓艳红 刘树源
编辑:杨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