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竹夫人”。图/株洲博物馆
出土于马王堆汉墓的长柄大竹扇。图/湖南博物院
出土于马王堆汉墓的小竹扇。图/湖南博物院
长沙窑青釉褐绿彩狮座诗文瓷枕。图/湖南博物院
唐代长沙窑青釉褐绿彩绘兽座枕。图/长沙博物馆
本报记者向玲长沙报道
吃着冰西瓜,穿着单衣,吹着空调,你是不是觉得这高温天凑合着也能过?
两千多年前的辛追夫人,可能也是这么想的。尽管,她吃的瓜、吹的风、穿的衣,有点不一样。
今天,就让我们追着湖南各类文物,看看古人的消暑方式吧。
给辛追夫人扇风的扇子不止一款
作为著名的“吃瓜女孩”,刚吃完甜瓜的辛追夫人穿着素纱襌衣,款款而来。
这件重量仅有49克的衣物,不仅现在是湖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之一,估计当年也闯进过汉代夏装最受欢迎榜。
而且,它不仅清凉时髦,还能升职加薪。毕竟,西汉著名宠臣江充就靠着长得帅,身穿特制纱衣,把汉武帝迷得不行。
至于同款复刻他们俩的纱衣?别指望了,由于蚕宝宝长胖了,一模一样的线没了。
不过,辛追夫人身后和身旁侍女手中的物件,倒突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等等,怎么有人拿“菜刀”上来了,这是要现场表演拍蒜还是行刺啊?
好吧,保安可以下去了,这是人家汉朝的扇子。
其中,小竹扇扇面作梯形,扇面采用细竹篾编就而成,扇面边缘则是以针线缝缀丝织物进行包裹和加固。而另外一把长柄大竹扇,可就算得上“大家伙”了。柄长176厘米,宽45厘米,扇面较大,同样为梯形。
不过,虽然同样称之为“扇”,其功用却大不相同。尽管都可以摇动生风,但相对于偏向于仪仗用扇的大竹扇,小竹扇更加具有“便面”的作用。意思就是说,在碰见不想打招呼的人时,拿出来遮挡住自己的面部,以避免社交上的尴尬。
有人说了,扇子多有什么用,甜瓜我也不爱吃,辛追夫人有三伏天夜晚的烧烤吃吗?
事实上,可能还真的有,毕竟,辛追夫人对烧烤的热爱已达到“死了都要爱”的地步。
是的,辛追夫人不仅生前吃烧烤,死后也要把烧烤带到另一世界去。她墓葬中的简牍上记载,随葬品单是烤肉就有“牛炙一笥”“犬肝炙一器”“鹿炙一笥”等。
好家伙,这怕是带了几箱子的烧烤下去。
被窝里的它竟当过陆游的“夫人”
什么东西不仅钻进过黄庭坚、陆游的被窝,还当上了他们的“夫人”?
它,就是古人的床上消暑神器“竹夫人”。
走进株洲博物馆民俗文物展厅里,我们便可以窥见它的模样:长约0.9米,为圆柱形,用竹编制而成,中间是空的,外面则是网状。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件“竹夫人”是清代文物,是从株洲城郊的罗家大院征集而来。功能上,不仅可以抱着入睡,还可以用于搁脚。
有人纳闷了,这“竹夫人”如何纳凉避暑?原来,因为竹子本来就凉,加上中间是空的,空气流通,根据“弄堂穿风”的原理,就能让人感受到风的凉意。而且古人还会在“竹夫人”里放上薄荷、茉莉花等,配上竹子本就有的独特清芬,真是让人睡着都有香味。
跟古代文人相处久了,“竹夫人”除了有香,更有艳名。
苏轼戏语“问道床头惟竹几,夫人应不解卿卿”便罢了,黄庭坚更不得了,为了表示对“竹夫人”的喜爱之情,还为其取了爱称“青奴”:“青奴元不解梳妆,合在禅斋梦蝶床。公自有人同枕箪,肌肤冰雪助清凉。”“我无红袖堪娱夜,正要青奴一味凉。”
像不像现在的一些年轻人,没有女朋友一起睡不要紧,有手办、抱枕就行了!对此,陆游深表赞同,谁说我床上孤孤单单,我自有“夫人”陪我睡(“床空新聘竹夫人”)。
南宋词人刘克庄也不甘示弱:没错,再贵也要买买买,再穷也不能穷“夫人”(“谁谓先生贫到骨,百金新聘竹夫人”)。
唉,谁看了不说一句“城会玩”。
成双成对的蚊帐钩上刻着期许
和现代人一样,古人的失眠不仅仅可能因为爱情,还可能因为蚊子。
这个时候,怎少得了帐幔。帐幔一挂,整个夏天都安静了,不仅能消暑纳凉,还能防蚊避虫。
有了帐幔,又怎少得了收挂帐幔之物的帐钩?株洲博物馆就收藏了一对清代的“五子登科、佳偶天成”款铜帐钩。
别看现代蚊帐什么蕾丝、彩灯都有安的,放在古代富贵人家,帐钩都不可简陋粗俗。不仅材料上有纯银、白铜、黄铜、竹子、木料、牛角和象牙等,上面还得嵌有文字、图案等,将喜庆和美好的愿望置于其上。甚至,有一对清代皇宫所用的翡翠蚊帐挂钩,还得到过专家高达50万元的估价。
帐钩的状态,甚至还能透露出有情人之间的感情状态。若是看到铜镜背面所刻的龙纹被藏在匣中,凤形花纹的帷帐没上钩而长垂,那便是妻子在思念丈夫了(“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
株洲博物馆收藏的清代帐钩也不例外。该帐钩是铜质地,长约25.4厘米,宽约11厘米,两个帐钩正面分别刻着楷体“五子登科”“佳偶天成”,后面则有雕花。“五子登科”寄寓了帐钩主人望子成龙的心愿,“佳偶天成”则希望帐钩主人夫妇生活幸福美满。
真可谓,帐钩虽微物,寓意却深远。
既可消暑,又可拿来喂“狗粮”的,还有冰冰凉凉的瓷枕。
“日红衫子合罗裙,尽日看花不厌春。更向妆台重注口,无那萧郎悭煞人。”湖南博物院的唐长沙窑青釉褐绿彩狮座诗文瓷枕上,就描写了女子红衫罗裙,频施粉黛,等待迟迟不来的“萧郎”的情景。
单身群众默默递上了长沙市博物馆的唐代长沙窑青釉褐绿彩绘兽座枕。那行,解说换下词:该瓷枕为荷叶行枕面,中部微凹,枕面以褐、绿、蓝彩饰满云山纹,而蜻蜓翔于云山之间;枕座为一卧兽,两眼圆睁,周身以褐、绿相间作点彩条纹。器具以吉祥的猛兽为形,寓意求子及“辟邪”之意……
好吧,这古人夏天的“狗粮”,没完没了。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向玲
编辑: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