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一医院3天收治12例中暑患者 提醒:热射病不是室外的“专利”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梅玫 苏英杰 唐兰兰 编辑:宋芳 2022-08-23 09:19:09
时刻新闻
—分享—

头顶烈日,脚踩泥土,65岁的长沙市民王洪涛(化名)在菜园忙着干活,直至一阵抽搐袭来……记者22日得知,由于高温天气“超长待机”,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急诊科3天内就收治了12名中暑患者。

其中,4名被诊断为热射病,由于病情严重,仍在急诊抢救室和监护室接受严密观察和治疗。

19日下午3点,王洪涛在家中菜园中顶着烈日干活,突然出现全身肌肉抽搐,随后失去意识,晕倒在地。家人迅速拨打了120,由救护车送进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急诊科。

接诊的急诊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袁锋发现王洪涛高热,体温接近40℃,伴有神志模糊。抽血化验结果提示王洪涛肝功能指标明显升高,肝酶在持续升高,还出现了肾功能受损,并伴随横纹肌溶解。袁锋根据王洪涛发病前所处的环境,体格检查及抽血结果,初步诊断为热射病合并多脏器衰竭。

经过询问王洪涛家属得知,王洪涛患有老年痴呆症,本身反应迟钝,对高温环境的敏感度下降,将近一个多小时暴晒在毒辣的太阳下,不知不觉中暑,进而导致热射病。所幸救治及时,目前老人已经脱离生命危险。

提醒:热射病不是室外的“专利”

有人说,热射病不是室外的“专利”吗?事实上,夏季除了室外高温酷暑的环境,室内闷热、缺乏通风的环境,也可能导致热射病的发生。

对此,袁锋介绍,热射病患者分为经典型和劳力型,经典型通常没有剧烈的体力活动,劳力型则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

袁锋提醒,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系统和循环功能障碍,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体温升高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热射病的主要特征。患者核心体温多在40℃以上,早期即可出现谵妄、嗜睡、癫发作、昏迷等,部分患者后期可遗留长期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共济失调等。病死率与发病后体温升高程度和持续时间相关,如果体温在半小时内降至40℃以下,则一般预后较好;如果经过治疗后体温下降慢或仍然较高者,则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

如果发现了热射病患者,应该怎样急救处理?袁锋介绍,首先要让患者脱离热源,将其及时转移到阴凉的地方,迅速采用各种办法,使患者的体温降下来。最简单、最直接的就是用流动的凉水和湿毛巾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擦拭,为患者降温。

袁锋提醒,高温酷暑环境下,老人、儿童等人群更要多饮含有电解质的水或者淡盐水,避免在气温最高的时段出门。另外,老年人不喜欢开空调,环境温度、湿度高,容易中暑,子女应尽量帮老人事先做好各项防暑降温工作,在家中备足防暑降温的药物,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如出现不适尽快送医就诊。作为热射病的高危人群,户外工作者应注意避免长时间高温下作业,适当调整工作时间,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必要时提前准备盐水和冰块。出现中暑症状,一定要及时处理,转移到阴凉处,降低体温,严重者要立即就医。

热射病高危人群

体温调节能力不足,且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

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上升的速度是成年人的3至5倍的儿童

需要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的人员,例如户外的交警、防疫人员

高温下进行剧烈运动的人员,例如消防员、环卫及建筑工人等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梅玫 苏英杰 唐兰兰

编辑:宋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