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追梦青山绿水间——永州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欧显庭 吴林 编辑:陈小婷 2022-08-25 08:29:06
时刻新闻
—分享—

1.jpg

阳明山风光。郭磊 摄

“轰隆隆!”近日,双牌县对位于潇水河东岸最后一处化工冶炼企业旧址的烟囱实施定点精准爆破,并对厂房土地整理复垦,标志着曾是该县骨干企业和主要税源企业的化工企业关闭、退出已经全部完成。

如今,潇水河畔的双牌县城天蓝水绿、山清水秀,成群白鹭展翅翱翔栖息于此,中华秋沙鸭连续8年前来打卡。这个精致的“滨水县城”已然成为声名远播的生态福地。

7月27日,生态环境部公布2022年上半年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永州市在参与排名的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位居第17,同比上升4位。自2019年以来,永州市连续3年进入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前30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永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持之以恒坚持“生态立市”,不断巩固和厚植绿色生态优势,矢志不渝推动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成为永州人民最根本的遵循、最深刻的共识、最生动的实践。

坚守——

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源头的责任担当

湘江源头在永州。永州市境内湘江河段长515公里,占湘江总长度的54.32%。

源头之城,尽显源头之责。

永州素有“锦绣潇湘”的美誉,拥有“湘江源头区域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国家森林城市”等多块“国字号”生态招牌。

“永州最大的优势在生态、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发展潜力也在生态。”这是全市上下的共识。

如何最大限度保护好大自然的恩赐,扛牢保护湘江源头政治责任,建设好湘江源头生态安全屏障?

今年6月5日是第51个世界环境日。市委书记朱洪武,市委副书记、市长陈爱林联合发表署名文章《奋力书写永州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篇章》,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国之大者”牢记于心、贯穿于行、落实于细,努力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永州更大的贡献。

7月13日,朱洪武深入双牌县阳明山调研。在小黄江源,他俯下身子,手捧清洌甘甜的源头活水,叮嘱市、县相关负责同志,要坚决守护好一江碧水。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优良生态环境作为永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推进。永州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要“厚植生态优势,深化污染防治,推进绿色发展,精心打造‘烟雨潇湘’生态品牌,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决扛起保护好湘江源头、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政治责任。

聚焦精准谋划,构建发展蓝图。聘请湖南大学环境影响评价中心等为技术支撑单位进行规划编制,经多方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去年底《永州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新鲜出炉。

推动优化空间布局,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完成《永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编制工作和“三条控制线”初步划定,全市生态保护红线面积4434.83平方公里。

积极推进碳达峰。组织编制永州市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力促全市域全方位深入推进,探索走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路径。全市科学划定市县级保护区21个,近三年来投入资金1.13亿元,关闭搬迁企业23家。

出台《永州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定》,在全省率先完成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立法。全市消除饮水安全隐患684处,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二类水以上标准,52个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100%。

在全省率先推行官方河长+民间河长“双河长制”,市总河长率先垂范,市级河长巡河28人次,牵头解决36个涉河涉水突出问题,带动各级河长巡河履职。“鱼人节”“保护湘江母亲河,擦亮永州生态名片”等主题宣传活动深入人心。永州“双河长制”治水模式被央媒推介和水利部推广,荣获全省第三批生态文明改革创新案例。

整治——

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

“永州生态好,风景美!我们慕名而来,这里确实名不虚传。”

初秋的零陵蘋岛,高洁幽静,古木参天。来自桂林、长沙等地的游客沉浸在风光秀丽的秋色、美丽的传说和浑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之中,流连忘返。

蘋岛位于潇、湘二水交汇处,是潇水下游之终,也是湘江中游之始。湖南的雅称“潇湘”一词即源于此。

保护生态品牌,构建优质生态体系,全力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与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筑牢生态环境安全屏障。这是永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

生态兴,则文明兴。市委、市政府积极回应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关切,将抓好抓实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作为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关键举措。永州市自我加压补短板,在省定任务的基础上增加302项市“夏季攻势”任务。至6月底,永州市286项省“夏季攻势”任务完成率74.1%,排名全省第一。全市组织开展防范化解重大生态环境风险隐患“利剑”行动,查处环境违法案件79件。6月考核排名全省第一。

截至6月底,中央、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永州市的80个问题已整改完成74个;历次中央、省环保督察工作转办永州市信访件1081件,已办结1077件,办结率99.6%。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用心呵护永州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永州市委、市政府以实际成效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答卷。

确保碧水常流。制定《永州市水环境质量提升行动方案》,逐一明确52个考核断面超标因子和年度考核目标,组织专家现场帮扶问诊,排查出八大类54个地表水环境问题并交办县市区。加快推进重点问题治理,90个饮用水水源地整治任务已全部完成整治并销号,16个国控断面全部稳定达到Ⅱ类及以上水质。

力争空气常新。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日常巡查、督查,累计交办问题174个。开展涉气重点行业企业专项执法行动,检查控排企业,立案24家。加快推进重点治理项目,17个省“夏季攻势”VOCs综合治理任务已全部完成。持续保持国家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全域创成“中国天然氧吧”。

保持土壤常净。开展涉重金属专项执法检查,加强土壤治理修复项目监管,推进项目加快实施,10个土壤专项资金治理项目已完成3个,其他7个项目可望9月底全部完成。

开展“绿盾”行动,为自然保护地保驾护航。深刻吸取甘肃祁连山、秦岭违建别墅以及洞庭湖矮围问题教训,坚决守护好总面积22.48万公顷的74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湖南祁阳小鲵自然保护区在“绿盾行动”涉及问题33个,保护区管理局联合林业、水利、自然资源及相关乡镇已完成30个问题的整改销号工作,其余问题整改也在稳步推进。

7月29日,全国首批、湖南首笔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基金)落地永州,资金将用于解决湘江流域生态治理工程项目的资本金,为项目如期建成投运提供资金保障。

永州市湘江流域生态治理工程项目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百姓期盼多年的重点民生工程。项目位于城区湘江西岸,包括湘江堤防加固,生态护岸、护坡,海绵化道路,雨污分流,产业载体等基础设施,投资约12亿元。中心城区一江两岸百里生态走廊建设已全面铺开,“烟雨潇湘生态走廊”正破茧成蝶。

盛夏时节,蓝山云冰山、江华涔天河国家湿地公园、东安舜皇山等地游人如织。徜徉青山绿水间,市民享受着如诗如画的清凉美景。

“欸乃一声山水绿。”放眼潇湘大地,青山绿水养眼,蓝天净气养肺,有机食品养身,田园生活养神。

赋能——

高水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永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

曾几何时,永州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也曾有过阵痛。

2020年长江警示片披露,永州市一家企业因设备拆除过程管理不到位,导致废油罐内重油废渣通过雨水管道流入湘江,造成江面污染。

事件发生后,永州市立即采取“专班、专业、专资、专责”的方式开展整改工作,并积极实施生态修复,坚决完成“污染消除、生态修复、群众满意”的整改目标。经整改修复,重油泄漏事件所造成的湘江部分河道底泥污染已全部消除,该河道断面常规监测稳定达标,水质稳定在二类标准。

在妥善处置的同时,永州市第一时间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通过司法途径,将3家负有事故责任的企业和7名自然人作为赔偿义务人,首轮磋商即达成协议,共赔偿到位1796.67万元,是目前湖南省生态损害赔偿磋商金额最高的案件,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指导性案例备选案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永州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让美丽永州的绿色底色越来越亮丽,让良好生态环境持续为人民群众增添福祉。

文生旅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成立永州市文旅产业联盟,出台促进旅游发展的“十条措施”,设立1亿元的文旅发展专项资金。围绕“千年打卡地·此处是潇湘”文旅品牌的持续营销推广,市委书记、市长化身永州旅游“代言人”,多次接受主流媒体采访。组织开展“湖南旅发大会·唱响好永州”专题宣传,成功举办2022年湖南省(春季)乡村文化旅游节。今年上半年,永州市共接待游客1709.1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2.37亿元。

实施开发区循环化改造升级。制订方案,对现有园区在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清洁生产等方面实施循环化改造,推进园区实现资源化利用,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基本实现废水、废渣“零排放”。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完成油茶新造10.2万亩,建成3个现代林业产业园省级示范园和林之神油茶仓储交易中心。发展森林旅游产业,创建1个国家级、2个省级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全市森林旅游接待游客560万人次。

推动矿山生态修复。建设绿色矿山24个。持续推进砂石土矿专项整治行动,清理整顿各类安全、环保要求不达标的砂石土矿,完成省里下达的指标任务。完成长江经济带废弃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任务,恢复林(草)地430.08公顷、旱地103.69公顷、建设及其他用地102.46公顷。

稳步推进生态廊道建设。高标准推进湘江流域沿岸和二广、泉南、厦蓉3条高速公路两侧的省级生态廊道建设,同步推进市、县生态廊道建设,厦蓉高速沿线道县段、宁远段生态廊道在全省评估中获“优秀”。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新)建农村户用卫生厕2.65万户,建设农村公厕214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9.54%,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较2020年提高5.37%。

立足生态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新田林业资源丰富,县委政府引进中国企业500强之一的鲁丽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湖南鲁丽绿色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可在当地形成林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全产业链工业体系,带动新田县林工产业产值达百亿以上。

巍巍九嶷山,滔滔湘江水。初秋的潇湘大地,满眼尽是动人的绿色画卷,“永州蓝”持续惊艳着人们的双眼。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一个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的生态永州正阔步走来。

来源:永州日报

作者:欧显庭 吴林

编辑:陈小婷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