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非凡十年⑤丨浏阳:从“试验田”到“样板区”,湘赣边区域合作开新局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2022-09-29 10:56:47
时刻新闻
—分享—

03版非凡十年-2.jpg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小雷

湘赣边地区,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市场相融,是湘赣革命老区的中心区域,是秋收起义的发生地和井冈山精神的诞生地,具有鲜明的区域融合特征。

9月22日,湘赣边就业服务驿站启动,浏阳市、醴陵市、平江县、茶陵县、安仁县、宜章县、汝城县等湘赣边区域县市共同签订《劳务合作协议》,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支持。

9月16日,浏阳市与铜鼓县签署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切实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

近年来,湖南、江西两省共同推进建设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如今,区域合作的鼓点越来越密。作为湘赣边区域人口、面积、经济总量均居首位的县级市,浏阳担起了发起者和推动者的重任。

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朱东铁表示,东联湘赣边,西融长株潭,服务强省会,浏阳将坚持锚定区域优势谋发展,不断扩大开放度和影响力。

十年跨省合作,十年携手同行。如今,这场湘赣两省边界区域县市间的合作,正实现着从“试验田”到“样板区”的蝶变。

跳出浏阳

发起“朋友圈”融入大开放

湘赣边罗霄山腹地,浏阳河蜿蜒流淌。

地处湘东的浏阳,与江西铜鼓、上栗、万载等多个县(市区)接壤,素有“湖南东大门”之誉。

作为湘赣边区域合作“领头雁”的浏阳,必须跳出浏阳来谋浏阳,主动把浏阳放在更大的坐标去考量和谋划。2014年12月18日至19日,在浏阳市的积极倡议推动下,首届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交流会在浏阳举行。井冈山、莲花、醴陵、平江、上栗、铜鼓、万载、修水、永新、浏阳的党政负责人第一次坐在一起,共商开放合作大计。

03版非凡十年-3.jpg

9月13日,位于浏阳市省级农业科技园食品南路的湘赣边冷链物流枢纽中心正式揭牌,可承接浏阳市域内及湘赣边区域冷冻冷藏仓储及冷链物流业务。罗皓摄

湘赣边开放合作交流会并非一次心血来潮的即兴之作,而是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尝试后的顺势而为。

一声“老表”喊出了血脉相连,“湘赣一家亲”在边界地区显得格外真切、实在。在此之前,湘赣边各个县市,尤其是县域和乡镇之间,除了民间的密切往来,还有很多官方层面的跨界合作。如许多边界乡镇之间都签有森林防火互相援助的协议;2011年,浏阳还与上栗签订了经济社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结为友好县市。

因此,作为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发起者、推动者,浏阳在倡议召开“首届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交流会”时,便得到了其他9个县市的积极响应。

湘赣合作有广泛的基础,更有顶层的设计。2020年7月,《湖南省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发布,湖南实施包括交通基础设施联通、红色文化旅游提升在内的十大重点工程;2021年10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标志着湘赣边区域合作正式上升为了国家战略,两地紧紧抓住中部地区崛起、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机遇,推动湘赣边区域合作步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目前,在湘赣边区域内,已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烟花鞭炮、陶瓷、旅游等为主导的比较成熟的产业体系。

在今年5月27日召开的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上,浏阳作为湘赣边区域24个县(市区)中的代表作典型发言,并再次发出“携手共奋进,一起向未来”的倡议。

浏阳发起“朋友圈”,应者云集湘赣边。

区域合作从最初的10个县市到12个,再到如今的24个,湘赣边“朋友圈”在不断扩大,共识在不断凝聚、传播,也昭示着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的强大生命力。

交通先行

湘赣边城市互联互通

区域合作,交通先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就是一块“试验田”,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可鉴,需要不断探索,需要创新和突破。

该如何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浏阳的发展思路是:在“全面融入大长沙”的前提下,大力加强与湘赣边周边县市的互动合作,着力提升浏阳在区域内的影响力与辐射力,打造“省会副中心和湘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随着开放合作的推进,浏阳也形成了越来越清晰的战略路径——湘赣边区域合作,必先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开始。

从浏阳文家市镇五神村村部出发,驱车一路翻山越岭,约10分钟便到了江西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花园村。

五神村的这条水泥村道有6.5米宽、近5公里长。虽说建成已经有些年头了,但还比较平整。而花园村与之连通的水泥村道,则刚刚拓宽不久。

“村里这条路实施了‘白改黑’,投入资金330多万元。从这条路经过花园村上昌栗高速,只有8公里。”五神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绍林说。

市交通运输局的一份数据显示,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浏阳的工作重点是打通省界“断头路”及已连通但省界处存在瓶颈的道路,近三年提质改造G319、G106等出省通道共计115公里,目前浏阳与江西铜鼓县、万载县、上栗县连通的5条国省干线公路路况良好;同时,杭长高速连通万载县、铜鼓县,长洪高速连通上栗县,与湘赣边县市基本形成了“高速相连、干线相通”的交通现状。

此外,以农村旅游路、资源路、产业路建设为抓手,加强省际农村公路有效衔接,近年来浏阳提质改造金刚镇至江西吉安小水村等湘赣边区域农村连接公路300多公里。

目前,经过多年合力建设,湘赣边区域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00多公里,所有县市均实现30分钟上高速公路。随着内畅外通、立体互联的综合交通体系的建成,湘赣边产业进一步实现协同融合发展。

“自2014年浏阳首倡发起湘赣边区域合作以来,湘赣两省合作热潮一浪比一浪高,2021年湘赣边地区生产总值6676.9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9.8亿元,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成果。”浏阳市发改局湘赣边区域合作中心负责人介绍,在湘赣边24个县(市区)中,浏阳以约1/10的面积和人口,创造了约1/4的GDP和财税。

截至目前,湘赣边区域共召开了五届交流会和六次主题联席会,签订合作协议73个,共同推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合作;铺排重大项目68个,投资约779亿元,全面完成省、市重点任务70个,基本建成红色文旅中心、“云上湘赣边”融媒体平台等六个中心(平台)。

深化合作

湘东赣西乐享“同城”生活

湘赣边区域红色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联合发展红色文旅产业是湘赣两省的共识,而浏阳市文家市镇早已先行一步。

近年来,文家市镇依托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发展辐射湘赣边的红色研学、红色培训,引进了“红旅营”“新青年”两个研学团队,开发了3条研学路线,打造了文家市村、新发村、沙溪村三个乡村旅游重点村。2021年6月,修水、安源、铜鼓、浏阳、芦溪、莲花、永新和井冈山8个秋收起义历史发生地成立秋收起义党性教育培训联盟,发布“重走秋收路,追寻初心源”党性教育精品路线。浏阳与上栗等6个县(市)签订红色研学实践合作协议,有5万多名学生到浏阳市交流学习。

此外,浏阳市还联合上栗、醴陵等8县(市)发行、推广“初心源”湘鄂赣文旅一卡通,累计发行6万余张。

在农业产业方面,浏阳建设多个“湘赣红”农产品公用品牌展示展销馆,大力推广湘赣边优质农产品。

浏阳辣椒、平江豆干、莲花血鸭……这些来自湘赣边革命老区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在“湘赣红”品牌的加持下,走进两省高端超市,入驻各大网上商城。“湘赣红”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自发布以来,授权企业164家(湖南80家、江西84家),其中,浏阳成功入选“湘赣红”授权的品牌有14个,产品涵盖粮油、茶叶、中药材等八大类。

同时,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联动湘鄂赣3省18县市成立“湘鄂赣城市广播电视联盟”,共同打造“新闻资讯共享、专题栏目共建、大型活动联办”的媒体合作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云上湘赣边”,大围山蜂蜜、炎陵黄桃等特色农产品在“湘赣红云集市”上走俏。截至目前,“云上湘赣边”累计联合举办大型活动80余场、采风活动近100场。

农业、工业、服务业,打通了融合发展经络的湘赣边革命老区,正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探索环保、医疗、公共服务等领域合作新模式。

来自上栗县的黄竹清对此就深有体会,她在浏阳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了一个星期,因为上栗和浏阳达成了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协议,她到浏阳看病十分方便,“和在上栗看病一样,可以直接进行报销结算。”

目前,浏阳市正在建设湘赣边区域合作医联体、推进异地就医跨省门诊直接结算、异地刷卡就医购药,增加定点医疗机构互认,建立双向转诊机制,来浏阳就诊的江西患者逐年增多。

在浏阳市民之家三楼,开设了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专窗。近年来,浏阳与湘赣边20多个兄弟县市共同推出不动产登记等“跨省通办”事项,预计到今年底,湘赣边跨省通办事项能达到100项。

浏阳市发改局湘赣边区域合作中心的一组数据显示,通过深化教育、医疗、购房等领域合作,积极推动区域校联体建设、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公积金互认等,近三年来,湘赣边地区来浏阳就学3700余人、就医37.7万人次、就业超10万人、购房面积达21.9万平方米,浏阳正加快向“湘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迈进。

为产业而“合”、为社会管理而“合”、为民生而“合”、为文化体育而“合”、为生态而“合”、为环保而“合”、为食品安全而“合”……

与邻共舞,开放共赢。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的成功实践,生动诠释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为内陆地区开放合作提供了样板,为省际边界地区合作率先破题。

与此同时,从零星到系统化,从局部到全方位,湘赣边区域开放合作正全面升级,基本实现各领域全覆盖,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的力度、广度、深度不断拓展,一幅鲜活的协同发展画卷正徐徐展开。

抢抓新机遇,共创新作为。听,巍巍罗霄山脉两侧,区域合作的冲锋号正在吹响。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