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喜迎二十大丨筑牢百姓“幸福梦”——湖南社会建设十年回眸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段涵敏 余蓉 张斌 周阳乐 编辑:李丽 2022-10-13 09:59:32
时刻新闻
—分享—

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百姓冷暖、民生福祉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最大的牵挂。

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全方位改善人民生活,大幅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为人民群众筑牢“幸福梦”。

以人民为中心,一个都不能少

金秋时节,花垣县十八洞村猕猴桃基地里,果子挂满枝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湖南是“精准扶贫”首倡地。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论述。

精准扶贫,风起十八洞,迅速吹遍三湘四水。湖南省委、省政府扛牢“精准扶贫”首倡地政治责任,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举全省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全省68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92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全面消除。

花垣县十八洞村实现从深度贫困苗乡到小康示范村寨的“华丽转身”;凤凰县菖蒲塘村跑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速度”;汝城县沙洲村走出一条宜居、宜业、宜游的红色乡村幸福之路……

一个个村寨脱颖而出,一批批具有湖南特色、全国影响的经验模式相继涌现,精准扶贫、补齐短板,为群众带来满满获得感。如今,三湘儿女正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奋力描绘新画卷。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健康路上,同样一个都不能少。

我省全面部署启动健康湖南行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量的健康服务和更高水平的健康保障。全面深化医改,实现县域二甲公立医院全覆盖、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全覆盖、村卫生室全覆盖,开展医药集中采购,持续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加快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不断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让“一老一小”更有保障。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制、体系建设,建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疾病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网络。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两年多来,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湖南始终坚持以一域之稳服务全局之安,在贯彻中央部署上不折不扣,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在高效统筹上下功夫,在守土有责、守土担责上下功夫,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到把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贯穿始终,为全国大局作出“湖南贡献”。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人民生活幸福安康

恢宏气派的教学综合楼、艺术楼、科技楼、运动场,赏心悦目的校园绿化,铺设一新的校园道路,现代化的教学仪器设备……在三湘大地,建在原贫困地区的101所芙蓉学校绚烂“绽放”,让当地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的梦想成真。

以前一到晚上,小区漆黑一片,打着手电筒都不敢出门,一下雨泥水都漫到屋子里;如今,小区全面亮化,道路“白”改“黑”,还全方位规划地下管网、停车空间……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长沙市望城区白沙洲街道马桥河村东马佳园小区,经过改造“颜值”全面升级,让居民住得舒心。

这10年,我省民生短板加快补齐,民生底线不断筑牢。

就业是民生之本。全省大力推进稳岗位、提技能、保就业系列政策,努力确保就业局势总体稳定。10年来,累计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347.4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23.63万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全省脱贫人口务工达249.77万人。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22173元增加到2021年的4486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8024元增加到2021年的18295元。“腰包”鼓起来,生活越来越有盼头。

居住不断改善。10年间,我省共实施城镇棚户区改造197.82万户,建设公共租赁住房78.74万套,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4.35万套。老旧小区改造后,颜值高了,功能丰富了,居民幸福感更强了。

养老更加安心。10年来,全省养老床位数增加近2倍,达到43.68万张,其中兜底养老床位数18.07万张,确保有意愿入住的失能特困人员“应住尽住”,基本养老服务补贴、高龄津贴和百岁老人长寿保健补贴等制度年均惠及120余万名老年人,年发放资金近14亿元。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消除大班额4.7万个,是全国消除大班额最多的省份。截至2021年底,全省共有幼儿园16312所,其中普惠性幼儿园13062所,实现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入园不再难、不再贵。2022年,提高公办义务教育学位占比列入省政府十大民生实事项目,截至今年9月,全省公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提高至95.76%。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暖暖的民生温度温暖千家万户,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比蜜甜。

社会安定有序,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

国泰民安,民之所盼。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我们两个小区的通风采光纠纷,经过红色业委会的介入,彻底得以解决!”近日,说起“小区党支部+红色业委会”治理新模式,津市市三洲驿街道柏枝林社区居民们赞不绝口。据了解,治理新模式运行后,三洲驿街道信访总量下降了6成。

这是湖南从水平更高、治理效能更优、人民更加满意3个维度,持续推进全省社会治理创新的一个生动实例。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全省社会治理创新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推进共建共治共享,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以第一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为牵引,湖南一体推进市县乡村四级社会治理创新,完善“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模式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县域警务模式,涌现了长沙“互联网+群防群治”、衡阳“湾村明白人”、株洲 “N合一”机制、常德“1+6+N”智治体系、“永州快反”机制等一批特色亮点鲜明的先进典型,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以衡阳市推行的“湾村明白人”群众自治工作为例。从去年到今年5月,该市“湾村明白人”共收集反馈群众意见3.2万条,办结率达91%,化解家庭邻里等民间纠纷12万起,成功率98.6%。

互联网时代,新技术日新月异,风险与挑战更多。智治,在社会治理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湖南着力抓好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推广应用,努力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有了这套系统,有效增强了破案效率!”走进位于雪峰山腹地的安化县公安局情报信息中心,各项数据应用在“云端”高速运行,全县重点场所、高速路口、各乡镇治安、交通等情况一目了然。

据了解,安化县公安局通过构建全城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联网视频应用体系,创建集实时监控、视频分析、数据比对、线下抓捕于一体的“山区合成作战警务机制”,破解了警力少、地域广、时效差的山区警务难题,全县实现发案率、破案率一降一升,连续10年实现命案全破。

智能感知,更要“智”而善治。为进一步推进矛盾源头化解,全省各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加强诉源治理,完善信访制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近年来,全省各类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6%。

10年来,全省创新社会治理的举措机制频出,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夯实。数据显示,2021年,我省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得分99.05分,比2012年提高20.95分。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湖南省委、省政府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在发展中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现代化新湖南建设的丰硕成果,绽放在湖湘儿女的灿烂笑容里。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段涵敏 余蓉 张斌 周阳乐

编辑:李丽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