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起厂房内,工人们正在生产汽车起重机。 郭雨滴 摄
近十天,长沙先后三次向市民免费发放“防疫健康包”,为市民及时送上防疫药物。这背后,少不了长沙生物医药产业的助力。
位于浏阳经开区的九典制药的车间里,一批批刚刚下线的洛索洛芬钠片整齐码放,正等待被送往市内各大连锁药店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以补给退烧药库存。在康普药业生产车间内,自动化产线正开足马力24小时高效运转,一粒粒复方氨酚烷胺胶囊经过检验合格后被自动化打包、封装,一批市场急需的解热镇痛类药物正在这里加急生产……能在短时间内发放超十万个“防疫健康包”,其背后是长沙制造业的坚实支撑。
“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生物医药(基因技术)产业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建立了‘五个一’(一个规划、一个园区、一批项目、一只基金、一套专班)工作机制,推动生物医药与生命科学特色产业链向千亿级产业链迈进。”长沙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负责人说。
生物医药产业的飞速发展仅是长沙制造业腾飞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全市工信系统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聚焦“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三大核心任务,广泛开展“强省会、勇担当,走在前、当表率”活动,为将长沙建设成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数据是发展最生动的注脚。1至11月,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速4.7和1.2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居首,位列中部省会城市第一。
A 规模大 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01户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放眼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构正在加速,主要经济体增速放缓成为常态,制造业被推至引领发展的重要位置;纵观国内,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成为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因素。
面对多重历史大考,长沙在年初发布《大力实施“强省会”战略 推进产业发展“千百十”工程实施方案》(简称《方案》),以不断做大产业规模来打通发展梗阻,对冲时代风险。《方案》指出,要通过围绕长沙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培育一批百亿级企业、推进一批十亿级项目,全面促进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我们实施企业培育‘四大行动’,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实现了长沙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四大行动”即领军企业“登峰行动”,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细分领域“头羊行动”,推动企业争当行业单项冠军;中小企业“拔尖行动”,推动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倍增行动”,推动企业入规纳统。
在“登峰行动”中,市工信局着力落实“一企一策”,鼓励大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条、研发核心技术、创新升级产品等途径,优化产业布局、做强核心主业、拓展经营领域,加快企业向百亿级迈进。1至10月,全市新增惠科光电、星朝汽车、弗迪电池、邦普循环等4家百亿企业,预计今年全市百亿级工业企业将达19家。
在“倍增行动”中,市工信局以政策引领为抓手,出台相关行动方案,以真金白银鼓励企业“应入尽入”,同时强化跟踪培育,通过建立“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库,聚焦小微工业企业为重点培育对象,截至目前,全市各区县(市)、园区的重点企业培育库共计企业318家,重点项目库共计38家。今年1至11月,全市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01户,净增163户,均排名全省第一。
百亿企业,是一个城市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今年宁乡市百亿企业培育取得显著成效,数量增至5家。“我们在长沙市工信局的领导下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将‘百亿小目标’具体到一家家企业、一个个节点:2022年新增3家,2023年将新增2家,2024年将新增2家,2025年将新增2家,2026年将新增3家。”宁乡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说。
如何实现“小目标”?宁乡市提出了“策划式招商”的答题思路,即围绕龙头企业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做大产业生态。
三一重起是宁乡首家产值过百亿企业,联合产值正向400亿元迈进。为给三一重起厚植发展沃土,宁乡短短几年内“策划式”引进了数十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在为其提供稳定要素保障的同时,打造了一条相对完整的工程机械产业链。截至今年底,宁乡工业“百亿朋友圈”将增加到5家。
除了精准对接企业助力其做大做强,近年来,长沙提出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相较仅注重产业上下游供求关系的链条式发展而言,集群式发展更讲求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价值链等的融合共生,从而形成良好的发展生态,进而形成“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良性循环。
B 质量高 国家级“小巨人”数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4
作为中小企业的佼佼者,强链补链的生力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为支持全市中小企业健康成长为“小巨人”,长沙创建了“三真模式”,即“真金白银”的投入,市本级研发奖补资金总量大幅增加;“真抓实干”的支持,市本级配套扶持政策已成体系;“真情实意”的帮扶,在投融资、公共服务培训、技术创新、数字赋能、品牌提升、市场展会等方面,“小巨人”企业享有优先权。
今年,全市新培育221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达533家。新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到14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4,全国排名第13。
一大批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在长沙拔节生长,一个个行业领先的产品从长沙走向世界。
“我们今年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和第七届省长质量提名奖。”湖南晓光汽车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俊宏表示,未来,企业将坚定不移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赋能传统制造,并牵头建设好湖南(长沙)国际模具产业园,着力推动产品设计、模具工装开发、零部件试制与量产等全产业链建设,把湖南现有的钣金模具做强,并延伸补全精密模具、塑料、压铸模具等薄弱环节,引导和带动一批产业链下游优质企业落户湖南共同发展,为构建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生态强化基础支撑。
位于长沙经开区的长沙一派直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直线伺服与非圆截面数控机床研究,通过率先把直线电机技术加入到数控机床中,闯出了一片广阔的市场,终于“自成一派”,跻身“小巨人”。
“我们通过积极引入社会力量,集聚和整合优势资源,进一步聚焦全市22条优势产业链,培育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市场优势明显的‘专精特新’企业。”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长沙建立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后备库,收录了600余家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长沙还积极推动企业争当行业的单项冠军,鼓励企业加强示范引领和行业交流,开展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孵化营、专家团队访企业等特色活动,引导企业专注于细分产品市场的创新、产品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努力成为行业单项冠军。今年,工信部在全国范围内共公示了140家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199款单项冠军产品,其中,长沙有2家企业、8款产品登榜,数量居全省第1。
来自湖南中大创远数控装备有限公司的全数控螺旋锥齿轮干切数控机床,今年获评工信部第七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记者获悉,中大创远的数控机床成套设备性能比肩世界一流,而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60%,故而受到国内各大制造厂商的追捧,市场占有率高达90%。
在园区的引导下,在制造端取得突破的中大创远转而向制造软件端发力,通过在设备中加装通信模块,将所有设备纳入后台管理系统,并打造产品信息平台,可为远在千里之外的客户提供低成本的后期运维和生产指导,提供全周期的数控机床服务,真正实现了高端制造。
C 前景好 抢先夯实未来产业发展基础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高端制造则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尽管这些产业当前尚处于孕育孵化阶段,但其高成长性、战略性、先导性的特征已逐步显现出来。
近年来,长沙一手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积极布局新兴优势产业,抢先夯实未来产业发展基础。11月21日,2022全球工程机械50强峰会上公布了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三一集团、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星邦智能等5家企业上榜,长沙一举成为全球第2个拥有5家工程机械50强企业的城市。同月,长沙市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在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中胜出,成为全市第二个、全省第三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长沙计算产业有多强?一项数据很有说服力:全市拥有先进计算骨干企业超1400家,形成了“央企+龙头企业+中小企业”的梯队布局,以及“超算引领六机云集,七芯汇聚软硬齐全,特色应用畅销全球”的产业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长沙首创“两芯一生态”体系,为全国计算产业的发展蹚出了一条发展新路径。据悉,“两芯”即鲲鹏CPU、飞腾CPU,“一生态”即“麒麟软件系统生态”,目前全国已有数万家企业,超百万款软硬件产品融入“两芯一生态”体系。
毂梁微是开福区的一家芯片企业,历时两年时间,其成功研发了“麓山”系列高可靠国产DSP芯片和“韶山”系列高性能自主DSP芯片IP核,擦亮了“中国芯”研制的湖南新名片。据毂梁微电子联合创始人、董事兼副总经理汪东介绍,“麓山”系列相比同档次进口DSP芯片的性能最高增强了30%,平均功耗降低了25%,而且堵上了进口芯片的数据安全漏洞,价格和服务相比进口芯片更具市场竞争力,预计5年内可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增收超500亿元。
作为长沙计算产业标志性重点项目,世界计算·长沙智谷项目现场人头攒动、机器轰鸣。“目前我们已同136家企业进行洽谈,共有75家龙头企业意向入驻,中软国际、朗源电子等12家企业已签订协议。”长沙软件园智谷事业部项目负责人王娟表示。据悉,最终这里将聚集20家龙头企业、50家总部企业、1500家中小企业,产业从业人员达8万人,实现千亿营收规模、带动万亿产业生态,成为一座“产城融合、智慧低碳、生态友好、青年向往、宜居宜业”的先进计算之城。
除了先进计算产业,诸如光电、钠电、大飞机等新兴产业正加速向长沙聚集。
12月15日,总投资108亿元、目前湖南最大光伏产业电池及组件生产基地正式签约落户浏阳经开区,填补了我省光伏行业空白。由于该项目生产的组件处于光伏产业链终端,覆盖了产业链上的工业硅、硅料、电池片、组件等十余个产业环节,将为长沙光伏产业发展带来质的飞跃。
“在园区的引导下,我们同多所高校展开合作,抢先布局先进储能材料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德赛电池执行副总裁孔祥鹏表示,今年已同西安交通大学签约成立“未来电池技术研究院”,在新型锂电池、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动力电池等领域开展合作;同时,计划2023年再同省内一家高校联合成立研究院,在新型电池材料及电池工艺等领域展开合作。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在壮大产业集群优势、增强数字经济动能、激发园区发展活力、推进现代服务业转型等方面重点发力。
奋进新征程,推进现代化。长沙制造业这艘巍巍巨轮,正不断夯实发展基础,抢抓发展机遇,挺直实体经济发展脊梁,以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稳增长敲响定音鼓,放下压舱石。
来源:长沙晚报
编辑:秦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