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城区。
红网时刻11月30日讯(通讯员 罗时茂 莫瑜)流水淙淙,碧波荡漾,逐水而居是一种理想的栖居方式。冬日,走进湖南浏阳,蔚蓝的天空下青山相映,碧水如带,漫步浏阳河畔,令人心旷神怡。
浏阳因河闻名,因水而兴,全域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先后获评国家生态示范县(市)、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市)等荣誉,浏阳河成功创建全国首批示范河湖,出境断面水质均值保持II类,以浏阳之为守护一河碧水到湘江。
作为国家确认的长江大保护第二批合作城市,2021年初浏阳又率先启动县级城市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创新实施“分区治理、分类推进、分步实施”工作模式,“浏阳经验”在省城市污水治理提质增效暨海绵城市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作典型推介,浏阳实现了污水管网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系统观念引领,制定治污的“浏阳方案”
由表及里除“病灶”、通“血管”
浏阳是一座因水而美的城市,不仅有九曲浏阳河穿城而过,还有济川河、淮川河、渭川河等城市内河,一起构成丰富多彩的城区河网图和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生活场景。
如果说河是城市的“动脉”,地下管网则是“毛细血管”。
浏阳长兴湖。
随着浏阳城区面积逐年扩大和人口不断增长,包括地下管网在内的原有城市排水设施经受越来越大的考验。前些年,在特大暴雨过后,城区部分区域容易出现雨污混排现象,个别路段甚至出现内涝。
城区污水问题看似是不起眼的“小”问题,却是关系民生的“大”事件;表面看是管网产生了痛点、堵点,实际上底下存在系统病灶。如何化解?
城区污水处理厂。
欲治病得先摸清病症。浏阳市相关部门联合中南勘察设计院对建成区430多公里地下管网进行摸底后,发现情况令人吃惊——诊断出缺陷管段3380处,三、四级结构性缺陷和功能性缺陷分别有417处、927处;排查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存在错接、混接问题2211处;管网空白处更令人头疼——有些老旧片区污水直排,周遭内河自然不堪重负。
病症在水里,根源还是在岸上,核心在管网。为此,浏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高位调度,制定系统治理方案,筹集项目建设资金,于2021年3月在全省率先开启县级城市城区全面推进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全面除“病灶”、通“血管”。
浏阳市城区雨污分流现场开工仪式。
这是一项覆盖面大、牵涉面广、任务繁重、推进复杂的社会民生工程,通过PPP模式引进社会资本16.88亿元,一体铺开了包括大栗坪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及扩建工程、雨污分流工程、智慧水务工程及28个乡镇的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程。
城区雨污分流,探索治污的“浏阳模式”
“三分法”统筹推进,雨污“各行其道”
过去,浏阳也试过截污,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效果欠佳。这次,通过高位调度,形成了市级主导、住建部门统筹、多部门参与的全域治污机制,实施综合治理、全域治理、彻底治理。
城区雨污分流改造现场。
在统筹推进过程中,依据主城区、新城区不同情况和特点,按照“老城区导流、新城区畅流、城乡结合区分流”的治理路径和理念,实行“分区治理、分类推进、分步实施”的科学方法,一方面新增城区雨水、污水管网,消除“空白点”,另一方面给现有管网“治病”,清淤、修复、更新一起上。
分区治理上,老城区的淮川河流域,侧重雨水导流、排污管网新增、主干管网上岸,全力减少溢流;天马路、净溪河等片区属于城乡结合部,则强化雨污分流专项规划实施,按照“先基础后开发”的原则,适度提前建设雨污干管,解决“肠梗阻”,实现雨污分流;济川河、渭川河流域的新屋岭、道吾、长兴湖等片区是新城区,早已全部完成新城区雨污管网错接、混接和管网疏浚修复工程,实现雨污畅流。
分类推进中,居民区按照“属地牵头”原则,由街道负责组织实施;路区街区按“政府主导”原则,由住建部门组织PPP项目公司负责;新城区房地产开发区按照“谁开发谁负责”原则,由浏发集团或房地产开发企业负责;商业区经营区按照“谁排水谁负责”原则,由企事业单位和经营户负责。
分步实施下,浏阳市制订城区雨污分流3年计划,确保1年完成管网错接、断头的修复,2年完成雨污主干管改造、新建和改移,3年完成老旧小区及周边雨污导流、截流和分流。
管网健全后,污水、雨水不再混流、乱流。雨水管网水质达标,排往河里;污水则进入污水处理厂实施净化处理。如今,浏阳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从6万吨提升为8万吨,城区污水处理率97.55%(远超上级70%的考核标准)。同时,浏阳市还大量建设溢流口、沉泥池,最大限度截住管网收不住的沿河直排污水。
乡镇污水收集,首创治污的“浏阳路径”
“智”水有方,绘就水净景美新画卷
为让乡镇污水和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浏阳开启城乡污水处理一体化模式。2020年已完成28个乡镇(街道)共324公里管网检测,基本摸清乡镇管网存在问题。根据普查情况,制定了“一镇一策”系统化治理方案,以支管网建设、入户收集和管网修复为主要具体治理内容和措施,重点督促污水管网清淤检测工作,抓好管网配套,全面排查、检测、维修已建成管网,加快推进未建成管网进度,用工程手段推进问题整改,解决乡镇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和收集不到位的现象。
澄潭江镇污水处理厂。
围绕污水收集问题,浏阳市近两年来共投入1.8亿元完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主支管网124.1公里。乡镇污水处理设施不断完善,污水收集和处理率大幅提升,污水处理率达到95.5%,较2020年上升4.4%。围绕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偏低问题,两年来共修复管网1300多处,改造雨污混接点189处,到目前为止28座乡镇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均达到60mg/L以上,其中有21座稳定100mg/L以上,7座稳定在150mg/l以上,乡镇污水处理厂逐步高效运行。
高坪镇污水处理厂。
与此同时,浏阳市出台了《浏阳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铺排建设智慧水务管控平台,如主城区城市管网系统数字化平台、浏阳市污水处理设施信息管控平台等;并在对污水处理厂站、排水管网及泵站进行智慧管控的基础上,建设一支管网安全监控、智慧管控的专业化运行维护管理队伍,逐步建立对管网以5至10年为一个排查周期的长效机制和费用保障机制,护航治污系统长期平稳运转。目前,建成了28个乡镇污水厂的在线监测系统。
镇头镇污水处理厂。
在补齐水环境问题背后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短板的同时,浏阳还统筹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规划海绵城市方案,不断实现城市绿色发展。今年,在主城区雨污分流工程渭川河、济川河排水片区主干管全线贯通后,一套“防洪治理+水质改善+景观提升”的综合整治方案随之启动,渭川河率先华丽蝶变——只见河面平静如镜,河畔绿树成荫、绿草如茵,崭新的步道绕着河岸向前延伸,一派“河洁、水净、岸绿、景美”的和谐画面。
来源:浏阳网
编辑:戴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