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烧汤粉。攸县宣传部供图
或许你没有去过攸县,但是你一定吃过攸县米粉或者攸县香干,坐过攸县的哥的车;你在长沙逛的小超市,也很有可能是攸县人开的。低调的攸县,悄悄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从地理上来看,攸县总让人觉得是一个偏远、闭塞、人多地少的湘东山区县城。你一定不会想到,攸县,竟然是个经济强县,常年位居湖南县域经济十强。
攸县凭什么?
到过攸县你就会知道,攸县,实在是一个被大自然格外偏爱的地方。而生长于斯的攸县人,就像一个学习成绩好,又格外努力的优等生。四分之一的攸县人选择外出打拼,10万“攸县的士”行驶在全国各地,鼎盛时期占据了深圳90%出租车市场。攸县人占据着北京的菜市,“攸县超市”“攸县宾馆”遍地花开,“攸县米粉”“攸县土菜馆”深入到大街小巷,“攸县香干”成为湘菜食材的“顶流”之一……
雨后的攸县酒仙湖,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攸县宣传部供图
攸县人,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扎根,像一根根“毛细血管”,为中国的城市输送着活力和美好的生活。
撰文/唐兵兵
世上若有仙,我相信她住在酒仙湖
处于湘东山区的攸县,是大自然的“宠儿”,不但“貌美如花”,还能赚钱养家。
攸县有一个浪漫的名字——梅城。元明时期,攸县县城遍植梅花,是古代文人打卡地,元散曲作家冯子振(攸县人),创作梅花诗一百首。
攸县,如今没有了梅花,却有梅的骨,梅的魂。
酒仙湖。 图/钱烨
酒仙湖,岩溶峰丛环绕,是攸县的坐标,俯瞰像一块龙形镜面。世上若有仙,我相信她住在酒仙湖。酒仙湖最美的季节在春天,山上白色的桐花盛开,漫山遍野,开得热烈肆意,安然雅致。一阵风,桐花簌簌落下,是湖南春天的一道清流。
酒仙湖位于酒埠江景区,酒埠江景区还是一处地质公园。地面之上,是岩溶峰丛、仙人桥奇观,地面之下,是鬼斧神工的溶洞。据统计,景区有120多个溶洞,最神秘的要数禹王洞,传说是因为夏禹治水而得名,分为左右两个洞,中间天坑相连,天坑里古木参天,洞口仙雾缭绕,岩洞里石幔、石笋、石柱、石针、石塔、石林、石厅,神态各异,洞内的暗河至今都不知道通向哪里,是中国最长的自然地下河。
攸县宝宁禅寺,是曹洞宗祖庭。图/钱烨
酒仙湖、白龙洞、仙人桥、桃源谷、攸女仙境……名字,长满仙气,走进去,仿佛误入仙居,从此萦绕心头。
酒埠江景区的人文景观也同样灿烂。宝宁寺在酒仙湖之滨,建于唐天宝年间,是佛教南宗曹洞宗祖庭,寺内所保存的《宝宁寺志》与祖师塔、普同塔,被列为“宝宁三绝”。从唐朝到宋元期间,宝宁寺香火一直很盛,成为湖南佛教与江西佛教的交往中心。宝宁寺现存的寺院殿宇,为清光绪二年修复。行走在古老的宝宁寺内,梵音响起,临湖远眺,静静地俯瞰人间。
翻过攸县东西群山,是洣水和攸水冲击而成的辽阔、肥沃的江河平原,在秋收的时节,沃野百里,稻浪翻滚。攸县,是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还是湖南杂交水稻制种重要基地,自1978年至今,已有40多年的水稻制种历史。2013年,攸县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名副其实的“湘东粮仓”。
这片肥沃的土地,种啥长啥。辣椒、生姜、蒜薹、藠头都是畅销各地的农产品,水田里的水稻,旱地的大豆和山间的油茶,放养在水面的麻鸭,成就了攸县米粉、攸县豆腐、攸县香干、攸县麻鸭、攸县茶油五个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
攸县除了得天独厚的农业地理条件,还“家里有矿”。
攸县地下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煤、铁、锰、钨、铀、铜、金、石膏、大理石等矿藏资源20余种,尤以煤炭资源十分丰富,曾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和商品煤基地县之一,含煤面积约173.6平方千米,探明煤炭地质总储量4.2亿吨,可采储量2.5亿吨。地理学家徐霞客在经过攸县时,就见过攸县煤矿的盛景,“界北诸山皆出煤,攸人用煤不用柴,乡人争输入市,不绝于路”。
攸县产煤主产区黄丰桥镇曾经风光无限,豪车往来,别墅林立,一度是座不夜城,被称作“小香港”,热闹可不输县城。在煤炭产业式微之后,攸县迅速进行产业转移,形成精细化工、高分子新材料、建筑新材、煤电能源、农产品精深加工转移,改变以往单一的煤炭产业发展模式,依旧保持着强劲的经济竞争力。
攸县,很深圳
深圳被称为湖南人的第二省会。但是要问湖南哪里人最熟悉深圳,那么一定是“攸县的哥”,他们穿梭在深圳的大街小巷,见证着深圳的扩张和生长。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湘东的时候,攸县人成群结队南下,来到改革的前沿阵地深圳。商业嗅觉灵敏的攸县人没有像其他湖南人一样进入工厂,而是开启了“攸县的哥”的传奇。
“攸县的哥”的传奇,是一个湖南妹子开启的。1990年,一个叫作谢吴艳的攸县姑娘来到深圳,在深圳找到一个银行职员的工作。机缘巧合下她得知在深圳开的士每个月能赚一万多块钱,当时,她在银行的工资只有300元,于是“怂恿”同乡“黑皮”承包一辆的士,翻开了攸县的哥传奇在深圳的第一页,而谢吴艳,继“黑皮”之后,承包了在深圳的第二辆攸县的士。在前行者的带领下,攸县人前赴后继奔赴深圳开的士,很快占领了深圳出租车市场,攸县话,一度成为深圳出租车的行内语言。据说在最鼎盛时期,深圳90%的出租车司机都是攸县人,
10万攸县人在全国开出租车,近到省会长沙,远到拉萨、乌鲁木齐。“攸县的哥”,成为湖南十大劳务品牌之一。
深圳梧桐山下的大望村,福田区的皇岗村,榕树下的石厦村,广州天河区棠下村……都是有名的“攸县的士村”,聚集着数万来自攸县的“无脚鸟”,把异乡装扮成故乡的模样,到处是“攸县米粉”“攸县土菜馆”……随处是熟悉、亲切的湖南攸县话。
在广东闯荡的攸县人,可不仅仅只是开出租车,开超市、宾馆,也是攸县人团结、传帮带闯出来的商业路径。据佛山市湖南省攸县商会初步统计,2022年,在佛山的攸县籍超市已经超过6000家。长沙的超市、北京的菜市、湘潭的布市都不乏攸县人身影。
商业嗅觉灵敏、敢为人先、团结、勤劳的攸县人,是天生的时代弄潮儿,不管时代如何变化,他们总能找到新的商机,带上亲戚朋友,一同创造属于攸县人的商业传奇。
湖南餐桌的“顶流”
在长沙大圫,用手机地图搜索一下“攸县米粉”,五公里以内,起码有超过50家攸县米粉店铺。攸县香干、攸县血鸭,也渐渐成为长沙饭店的一道当家菜肴。
包好的攸县豆腐像一个个发胖的小馒头。图/卢七星
攸县的美食,也像低调的攸县人一样,跟着攸县人走南闯北,悄悄占领人们的餐桌。
勤劳的攸县人没有辜负大自然的偏爱,把当地的物产做到极致。
翻滚的稻浪,被做成鲜辣的攸县米粉、切面。攸县烧汤粉,是湖南江湖米粉中一个独特的存在,高汤现煮,一人一锅,在汤里加入瘦肉、豆腐、猪血、青菜,再卧一个煎蛋,然后将汤倒入煮好的细粉里,主打就是一个鲜,韧弹爽滑、回味绵长,不过有点烫嘴。
攸县人有一双巧手,会做豆腐,皇图岭的水豆腐、丫江桥的油豆腐、桃水的百叶豆腐、攸县香干、火焙豆干、豆腐乳……一桌豆腐宴都不在话下。攸县的豆腐制作历史悠久,据《攸县志》记载,攸县豆腐早在南北朝时期就享誉盛名。攸县豆腐的特色是,先要包裹豆腐再压榨。包裹豆腐是非常精细的工艺,对纱布的提、拉、卷都很讲究,要折叠得紧致、好看,甚至每一块都要保持一致,这样才不会在压榨过程有失均匀。包好的豆腐像一个个发胖的小馒头,可爱极了。攸县豆腐上色,要用红糖跟水来配比炒制,放一丁点儿桐油,这样糖色非常光滑。攸县豆腐经过上色后不会带黑色,而是黄亮的。
锅香浓、口感滑、韧性足的攸县香干,已成为湘菜里一道不可缺少的主要原料,也成为攸县的一个重要产业。走南闯北的攸县人,行囊里总要装上几块攸县香干,青椒大蒜叶简单混炒,就是家乡的味道。
攸县麻鸭,成就了与永州血鸭、邵阳血鸭不同的攸县血鸭,甜沁、脆嫩,下饭下酒必备。
在腊肉主导的湖南,攸县晒肉,也算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攸县晒肉,精选当地土猪五花肉,通过传统工艺腌制,香椿木烟火熏焙,色泽光亮,风味独特,保留了最为地道的攸县传统风味。
低调的攸县美食,默默“进击”着,不经意间,它们早已登堂入室,成了菜单里的常客。
把字牌列入非遗保护名录
你可以跟攸县人争论米粉的长短,但是要争字牌长短,攸县人一定不会服输。
走在攸县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打字牌的人,四人一桌,明争暗斗又其乐融融。湖南喜欢打字牌的地方不少,常德、衡阳都是字牌流行区。但是只有攸县人把字牌抬到了非遗的高度。2015年,攸县把字牌列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攸县人欢欣鼓舞,戏言“人人都是非遗传承人”。但是,这却引起了舆论风波,这场风波,以攸县放弃向上一级非遗申报落下帷幕。
攸县打字牌的历史悠久,当地有“一百攸人八十牌”“无牌不留客”的说法。以前农村晚上没什么娱乐活动,字牌就是他们最好的娱乐,无论老幼,凑到一起打字牌,输的人钻桌子、倒立、喝凉水。字牌,甚至是孩子的数字启蒙。网上流传着“攸县字牌牌规十五条”,虽然是民间制定,却成为攸县字牌的律令,调解着牌桌上的争执。
字牌止步于县“非遗”,这并没有打击攸县人对字牌的热情。字牌,藏着攸县人的“基因密码”,攸县人在牌桌间谋略、计算,就像他们对生活的运筹帷幄。
来源:潇湘晨报
编辑:高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