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丨宁乡市城郊街道:打造群众家门口的“便民站”

来源:人民网 编辑:宋芳 2023-08-23 10:22:44
时刻新闻
—分享—

3月,“三月春风暖 党旗志愿红”“三亮三比”党员实践活动带动群众跃动于城郊街道背街小巷;

5月,“志愿服务进小区”系列活动、“爱心宁乡”“垃圾不落地”“文明在楼栋”在街道和小区掀起文明热潮;

7月,“青春自护 暑假安全”系列活动如火如荼,路口交通安全执勤及学校路口护学岗等志愿服务全年到位……

微热渐生辉,星火亦成炬。

在宁乡市城郊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下简称“实践所”),一抹“志愿红”迅速铺陈开来,文明风尚成为了宁乡市城郊街道居民竞相追赶的“新时髦”。

城郊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受访单位供图

城郊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受访单位供图

凝心聚力 打造专业化阵地

乡土安宁,最是文明栖息地。

2019年1月,宁乡市城郊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于城郊街道办事处南栋正式挂牌成立,组建了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所长,办事处主任、分管领导任副所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力图打造“党旗+志愿服务”的实践阵地品牌。

仰仗着得天独厚的“红色磁场”,实践所充分利用原有的宣传、教育、文化场所,整合民政的社工服务组织、志愿服务民间组织、党团的宣传组织等各类资源,下设志愿服务站、市民教育室、理论宣讲室、文化活动室、科普宣传室、健身活动室等功能室,将“办公最小化,服务最大化”落到实处。

在实践所的指导下,区域内10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3支志愿服务队伍一起,构建了点多面广、互联互通、便民利民的城郊文明实践服务圈,持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品牌化,为街道各项事业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目前,各志愿队共有注册志愿者8600人,政协委员、社会贤达、离退休干部、学生成为志愿的主力军。“星火”理论宣讲、“大美城郊”文化文艺、科普、环保等志愿服务中队常年活跃在社区和农村一线,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大内容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守护幸福 提供便民化服务

文明建设,在朝朝夕夕。其中,垃圾分类是街道治理的关键小事,也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大事。

面对居民普遍关心的生活垃圾管理问题,石泉社区最早运用“党建+网格”模式,建立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管委会)、物业服务企业联动机制,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小区网格,积极参加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引领带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形成生活垃圾分类的基层合力。

坐落在石泉社区馨宁新村小区的垃圾超市映入眼帘。超市虽小,五脏俱全,笔记本、水性笔、洗衣液、拖把等学习和生活物品整齐地排列在货架上,等待着被“环保卫士”们领走。

废矿泉水瓶1元1斤,废纸0.5元1斤,废衣服0.1元1斤……居民们将收集的垃圾交给工作人员称重登记,再自行将垃圾分类并投入超市外的垃圾回收分拣站中,随后便可在超市兑换心仪的物品。

“我用易拉罐、塑料瓶和纸箱换到了一个漂亮的喝水杯!”10岁的娄珑琼小朋友虽然满头热汗,脸上却始终洋溢喜色,“垃圾本来是要丢掉的,但是却可以回收利用,我觉得很有意义。”

“让街道居民用垃圾换生活用品,不仅能够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环境,还能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城郊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大队长李贺钊说。

如今,“党建+志愿服务”迸发出的强大活力席卷街道,“石泉模式”已经被推广至周围的50个小区。实践所形成了由“点”及“面”相对成熟的宣传模式,收集垃圾10余吨。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取得现阶段性成效,俨然成为实践所的一块“金字招牌”。

创新机制 开展常态化活动

“红绿灯有什么通行规则?”

“废旧衣物属于什么类型的垃圾?”

8月17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交通安全和垃圾分类知识宣讲青少年实践活动”在实践所的“天天学习吧”开讲。端坐在课堂里的学生们或凝神沉思,或积极举手,或小声交流,课堂氛围好不热烈。

“这类的宣讲活动,寒暑假期间3天开展1次,平时保证每月1次”,负责此次知识宣讲的城郊街道爱泽郊扬志愿服务中队的志愿者周春雷介绍道,“举办此类活动,让孩子们养成文明习惯,再让孩子们去影响大人,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居民的整体文明意识。”

除了为青少年开展寒暑假实践活动,服务队还在周六为流动人员子女开展公益课堂,提供室内演讲、声乐、形态培训等课程;为街道内的高龄、残疾、困难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心理慰藉、陪伴等服务;为残障人士、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开展温暖餐桌、节假日主题慰问等志愿活动……

近年,实践所开展各项大型活动120次,常态化志愿服务活动1200次,服务对象超25万,活动包括科学普及、卫生环保、社会治理、健康环保、帮扶慰问、应急救援、文明劝导等。服务类型不胜枚举,参与人次数不胜数,构成楚沩大地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时时新风徐徐吹,文明薪火代代传。

面对蓬勃生长的街道风尚,李贺钊对于文明建设充满信心:“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下一步,实践所还将继续巩固成果,创新形式,把阵地建成群众家门口的‘便民站’。”

来源:人民网

编辑:宋芳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